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懷想一個知識份子

發布日期:
作者: 木石山房主人。
點閱率:595
字型大小:

記得有一位長輩,他在民國三十八年間大陸撤退時,隨政府來台,在公家機關謀得一個小課員的工作,他小時候唸過私塾,民國後進入西式學堂求學,一直讀到北平輔仁大學畢業,中文造詣甚高,古文詩詞無一不通,還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最難能可貴的是英文嚇嚇叫,曾用英文寫過小說,也曾出版上市,這樣一個中西飽學之士,多年前曾聊起他的一段往事。
民國四、五十年代,當時軍公教人員薪俸微薄,他一個人賺錢,養活一家五口,食之者眾,生之者寡,生活之艱辛,可以想見,家中常常三月不知肉味,有一次單位聚餐,他因屬資深同仁,被同事拱到長官桌去,陪機關裡的長官吃飯。
那位長輩告訴我說:「長官他們可能平日伙食比我好得多,看他們吃飯,每一道菜都吃一口兩口,我則難得有此大餐可吃,不管諸位長官在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忙得不亦樂乎,長官們看我如此好胃口,都不斷的給我佈菜,還說:『多吃點!多吃點!』那天美食在前,將『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的聖人道理完全拋之腦後,真是有損平日修為。」言下不勝唏噓,似有大節不保、愧未堅持讀書人基本操守的境界之意,如今此人早已作古,但當時與我訴說時的言談謦欬,猶在眼前。
為何想起這段陳年往事,是因為有位王先生日前在報章談到政府團隊「博而不士」一語所引起,政府團隊的作為如何,不是在此討論的範圍,但就其提到「士」的部分,我們常想到的,除了「士不可不弘毅」等原先描述「士」之傳統形容詞以外,古人也有「國士無雙」較為推崇的說法,歷來傳統社會中把「士」視為一個很尊榮的階級,代表著有知識、有理想、有才幹,能改變社會,創造更完美境界的讀書人。
這種社會期許,使入學讀書的人從略識之無起,都把成為一個「士」當作目標,作為終生追求的鵠的來自勵,同時追求士的表徵,即自我精進和突破,堅守讀書人的本色,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自我鞭策等等,要在平凡中亦需見得偉大。
而今日教育普及,功利主義盛行,知識才幹往往所代表的侷限於個人榮辱、匹夫得失而已,抱負與理想常有與現實妥協、和環境握手言歡的傾向,知識份子嚮往的不再是內聖外王的功夫,夢寐以求的反倒是追求一己的地位與奢靡。
我們古讀書人的氣節與胸襟到那裏去了?知識份子主張王道與霸道、自由與秩序、生產與分配之分野的責任到那裏去了?原來「士」應該是生活在我們的心中的,應該是生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士」,曾幾何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這種「士」,今日已不復多見了,這點是現今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應該深省及努力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