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落番的故事─瓊林現代王寶釧苦守寒窯幾十年
落番甘苦(七言古詩)
瓊林現代王寶釧,苦守寒窯幾十終。
族人成功艱苦拚,飛黃騰達人人恭。
金門瓊林族人落番的故事,令人感動萬千!現代的王寶釧,苦守寒窯幾十年,歷盡艱辛,甚至連夫婿最後一面都見不到,比古代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還要悽慘,真叫人柔腸寸斷!
從小到大,我時常聽到老一輩的長者,在茶餘飯後時,開講自己瓊林村裡族人落番的故事,我聽得很感動,有時難過、有時心酸、有時落淚、有的慶幸、有的羨慕、有的讚嘆……因為他們落番的故事,都有一番曲折離奇而感人肺腑的淒美故事,成功發達者,妥善照顧南洋、金門兩邊家,萬人欽羨;其不能發達者,南洋家已自顧不暇,金門家則無法兼顧,徒留遺恨!
族人蔡永要君,二十來歲,結婚不到四十天,放著如花似玉的十八歲新娘,獨守洞房花燭夜,即落番討生活去,從此留下孤苦零丁的元配,後來她與養女相依為命,勤儉持家,直到養女刻苦奮鬥,功成名就,擔任教師,出閣為人婦,嫁得好夫婿,創造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而她自己依然孤家寡人,守著空閨,守著活寡,一熬就是七十幾年,這情何以堪!蔡永要到達馬來西亞、新加坡(後來獨立)以後,落地生根,另娶妾室,生下一群子女,從此在南洋拚命討生活,早就忘記在金門瓊林所明媒正娶的美嬌娘。據說蔡永要在臨終前,曾經返回瓊林老家兩趟,但是當時兩位六、七十來歲的老人家見面,徒增感嘆,徒留遺憾而已!啊!這是第一位瓊林現代的王寶釧,她獨守寒窯七十幾年,失去丈夫,失去家庭,沒有親生子女,沒有家族香火,沒有明天,沒有希望,她現年九十二高壽……你看,她的一生多悲慘啊!現代的縣長父母官,是否該陳請總統頒贈一座貞節牌坊來表彰她呢?
族人蔡世詳君,生下一個女兒後,不久就告別美麗的妻女,告別幸福的家庭,告別生長的家鄉,因為要落番去,到南洋馬來西亞去工作,後來結識了番女,再娶番女為妾,俗稱番婆,幾年後生了一大堆子女,家庭陷入困境;族人為了前途,為了工作賺錢,一窩蜂落番去,並不是每一位都那麼順利幸運,他在南洋沒有工作做,民國五十幾年,只好帶著番婆、子女返回金門瓊林老家生活居住,然而原本生活背景不同,舊娘新娘不和諧,且父母不諒解,又常有怨言,造成第二次分離,蔡世詳帶著番婆、子女移居台灣,從此不再見面,最後夫妻天人永隔。值得稱揚的是,元配勤苦持家,除了奉養孝敬公婆,還撫養女兒長大成人,努力讀書,出人頭地,擔任教職,出嫁以後,擁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人人稱羨;元配自己則清心寡慾,無怨無悔,獨居到老,含憾而逝,她艱苦卓絕、堅貞不二的精神,應該永垂青史。這是第二位瓊林現代的王寶釧,她也苦守寒窯七十幾年,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幸福,沒有天倫樂,難道這是她的錯嗎?
族人蔡承擇君,二十餘歲,與美嬌娘結縭不到幾年,生下兒子之後,為了討生活賺錢,就離開二十餘歲的妻子、幼小的兒子落番去,他去到越南(古稱安南)工作過活,並非每位落番者都那麼幸運,蔡承擇並未續弦,只有勞苦工作,賺取微薄生活費,最後流落他鄉,客死他鄉,一直未再回到家鄉金門,當然與元配、兒子未曾再見面,元配獨自撫養兒子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延續家庭香火,頗獲好評,但是親人永隔,天荒地老。啊!這是第三位瓊林現代的王寶釧,她苦守寒窯六十幾年,丈夫沒有帶來希望,沒有帶來夢想,最後遺憾而終,她貞節的形象深植人心,精神永在。如果惟一有著希望與夢想者,那就是她把家庭的未來寄託給子子孫孫……
金門瓊林族人落番以後,在南洋一帶發展,一生辛苦工作打拚,努力刻苦經營事業,最後發達出頭、好善樂施者,大有人在;甚至大富大貴、影響政經者,亦不乏其人,例如:蔡嘉種、蔡淑仁、蔡延甫、蔡錫琛、蔡錫洪、蔡水潭、蔡偉卿、蔡顯謀、蔡金情、蔡承澤、蔡端拱、蔡普中、蔡有祿、蔡承丑、蔡金對、蔡建殿、蔡國略……等人,其對家鄉的宗祠家廟、寺廟、學校等修建、設備,飲水思源,鼎力捐輸,有目共睹,回饋桑梓之情義,既深且大,令人欽佩與景仰,永垂不朽!
我深深了解金門瓊林族人落番去,一則導致現代王寶釧苦守寒窯幾十年的辛酸故事,刻骨銘心,終身難忘;一則促進族人刻苦耐勞,事業有成,揚名立萬,成為金僑楷模。因為曾經多少希望,海市蜃樓,破碎幻滅了!因為曾經多少美夢,夢斷南洋,遺憾終身了!也因為曾經多少勤苦,出人頭地,功成名就了!也因為曾經多少奮鬥,名留青史,萬古流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