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颱風天的美食

發布日期:
作者: 蒔蘿。
點閱率:704

我愛吃炒飯,從小就愛。
根據老媽的說法,打從不用別人餵飯開始,只要一碗白飯,再拌一湯匙醬油,我就可以打發一餐,有時怕營養不良,想幫我加些菜,還得滿院子追著跑,算來我屬很好養的型。
上小學後,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菜櫥子,找看看有沒有殘羹剩菜,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菜櫥子大都是空的,那時爸媽下田還沒回家,肚子餓了,只好自己想辦法,大部份時間只能去掀飯鍋,用剩飯拌一匙醬油,有時幸運點,會在鍋底刮到一些鍋巴,那真是人間美味。也有人會用豬油拌飯,不過那得熱飯才行,否則油化不開。
稍大點,會動鍋動鏟了,知道飯炒過更好吃,餓了,就在油罐子裡挖些結成白色膏狀的豬油,把剩飯炒一炒,起鍋前再淋上醬油拌抄一下,一碗香噴噴的炒飯就大功告成。那時可沒蛋或肉絲、蝦仁之類的佐料,簡單的口味滿足簡單的味蕾和心靈。
再大一點,懂得在炒飯前先加些紅頭爆香。老媽很體貼,中午煮飯時會刻意煮乾些,也會備些雞蛋在菜櫥子裡,偶而還有些肉絲或是高麗菜,這時吃的已不只是醬油炒飯了。據說隋朝時的楊素愛吃的碎金飯就是今日的蛋炒飯,想到古代高官也跟自己吃一樣的食物,就覺得能吃碗蛋炒飯也是很幸福的事。
慢慢的,學會了炒飯的一些訣竅,知道炒時用壓的方式飯比較容易散開,而且要持續的翻炒,這樣才能粒粒分明,不管加什麼材料,都不能喧賓奪主,飯才是主角,所以我炒飯時儘量不加太多食材,以保持飯香,唯一的調味料就是醬油,這也是我較鍾情蛋炒飯的原因,愛的就是它的簡單和清香。
後來因為工作,加上外食方便,漸漸的很少動手炒飯了,大部份買現成的。市面上炒飯種類繁多,佐料形形色色,可是總覺味道太豐富了,反倒不如我的醬油炒飯,簡單中另有股迷人的滋味。
最近一次炒飯是被風雨逼出來的。
是個颱風天,風吹得傘花朵朵開,路人得彎腰而行,大雨傾盆中,實在不宜外出覓食,冰箱裡也沒多少存糧,大夥商量著中午吃什麼,老爸說:「好久沒吃豬油拌飯了。」
「這時哪來的豬油。」老媽已好幾年沒炸豬油了。
突然有人靈光一閃:「XX肉燥麵裡的油包,好像是豬油。」
這還真是窮則變,變則通呀。於是我拆了好幾包XX肉燥麵,做出一道香噴噴、老爸懷念不已的豬油拌飯。當然起鍋時不忘在鍋底留一小碗,加一匙醬油,拌一拌,就是我的私房美食了。
老媽還到後院摘了些自家種的地瓜葉,川燙後,拍幾粒蒜頭,淋些香油,一盤翠綠的雨後時蔬就上桌了,老爸說:「這些東西我們小時候常吃。」
看著老爸滿足的吃著香氣撲鼻的拌飯,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我想,他吃的是回憶的味道吧!原來,簡單的食物也可以有大大的幸福。
飯後整理餐桌時,老媽指著那些拆了封口,少了油包的肉燥麵問:「這些怎麼辦?」
「可以捏碎了當零食吃。」有人如此建議。
嗯,當年我們都是這樣吃王子麵的,只是現在它變了性,換個新髮型,還改了名字叫「張君雅。」
於是那個雨驟風狂的午后,客廳裡幾個放颱風假的人無聊的守著電視,或躺或坐,人人手裡都是一包「張君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