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紀念一個老友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文華。
點閱率:712
字型大小:

近日來天氣潮濕寒冷,總覺得腰椎和膝蓋酸痛,雖然還是倔強地拿起鋤頭在屋旁的小土地上種菜,但是不得不承認力氣已經不如以往,容易氣喘噓噓了。我本來就是農家子弟,從小就在田裡做事,後來靠著勤學讀書,考上了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忝為人師,課餘之暇,仍然幫忙家裡作農,後來父母過世,兄弟到台灣任職,自己一人無法耕種大片田地,只好荒廢了離家較遠的幾塊,僅保留了屋旁這塊,種些蔬菜水果,這是把做農事當作活動筋骨的運動,也是長久的習慣延續下來改不掉吧!任教三十餘年,退休以後,看書寫字作畫之外,種菜仍然持續,鄰居農戶陳偉傑,開玩笑說看來當農夫才是我的終身職業,我不以為意,反而覺得自己已經七十多歲還能耕種很是欣慰。
由於田地相鄰,時常遇見,先是寒暄問好,後來也彼此熟捻了。偉傑一輩子都是農夫,雖然終年忙於農事,但是雅好文學,又寫了一手好書法,說是從小看父親寫春聯,耳濡目染之下,喜歡執管書寫,又蒐集名碑法帖,揣摩臨寫,自謙是不務正業,只是讓自己農忙之餘,有個嗜好消磨時間而已。我平常也喜好寫幾個字,覺得他的字盡脫俗氣,渾厚樸拙,是碑學一派,問他為何能如此,他只說既然無意用此道追名逐利,只是隨順己意,擇喜愛的碑帖臨習,自然不與流俗相類,我勸他將得意之作裝裱展覽,讓文藝界欣賞他的傑作,他只是推辭,說寫字只是怡情養性,若想到要展覽,恐怕要顧慮許多,患得患失,反而寫不出字來了。
偉傑見我對他的書法推崇不已,笑道沒想到今天遇到知音了,於是磨墨鋪紙,當場揮毫寫了一副對聯贈與,是引用于右任的聯對:「觀其為文不隨時趣,與之定事大有古風。」以篆文寫出,古樸雄強,有吳大澂的筆意。我甚是喜歡,裝裱後掛於客廳,往來友人見此,沒有不稱讚的。當今著名的書法家薛平南先生,我曾受他的指導,數月前去大陸參加學術研討會,經過金門,我們幾個學生盡地主之誼,招待他參觀地區名勝,到寒舍時,見到此對聯,也稱讚用筆遒勁,當我說是鄰居友人時,薛教授即表示希望引見,可惜此時偉傑已經去世兩年多,無緣遇見比我更能欣賞他的字的人了。
老友陳偉傑,八十二歲時因為胃癌過世,一生辛勤務農,但是對於文學和書法不斷自修,取得一番不凡的成就,甚是難得。他的家庭,雖說是以務農營生的農家,卻因他的喜好文藝,家藏萬卷書,充滿了書香氣息,育有兩子一女,皆讀書勤學,其中一子碩士畢業,另一子一女大學畢業,如今都在知名公司工作,是受其身教影響。偉傑的書法好,自作古詩詞亦甚佳,雖然他韜光隱晦,知道他讀書寫字的人不多,欣賞他的獨特造詣者更少,然而究其本意,本來就不在希望傳揚名聲,大有古時隱者之風。觀其行誼,反而令我這樣讀書寫字作畫數年,便作千秋之想的人慚愧不已。
當我去金門醫院看偉傑的時候,他已經因為多日不能進食,靠打點滴輸入營養過活,而顯得無精打采,氣息奄奄了,但是他見了我還是很高興的樣子,用微弱的手示意讓我坐在旁邊,看了我帶去的自己種的水果,說:「種得不錯啊!」就像一個老農對新手農夫的些微成果嘉勉一二似的,他總認為我是文人,自己才是農夫。那時他的精神已經不行,在我眼前竟然就不由己地睡著了,不忍心吵他,我默默地坐著陪了他一會。這就是我最後見到他的光景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