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勿里洞到雅加達──金僑王萬權先生訪談錄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133

 訪談時間:2011年11月19日
訪談地點:雅加達金門會館
家世家庭及返鄉
我的祖籍是金門洋山(營山),父親王秋波(殆1912年出生,生相屬牛),母親鄭坤蘭。祖父王德荷當年從新加坡轉來印尼勿里洞,祖父何時到新加坡,何時來印尼,我不清楚,但我看了《金門王氏族譜》,知道曾祖父明質公傳子有七,祖父德荷公排行第七,除了三伯公德揉留在金門,子孫赴菲律賓或去台灣,其他如大伯公德聚、二伯公德撮、四伯公德抨、五伯公德趁、六伯公德命都也來印尼發展。祖母陳氏,我是華僑第三代,1943年出生,父親和我都出生於勿里洞。外公鄭樹郊是金門吳坑人,1959年去世,外公還有幾位弟弟,如鄭樹清、鄭樹明、鄭樹桐,外婆是印尼原住民,是外公姨太太。上一任福建省主席顏忠誠娶我外公兄弟的女兒鄭含寶老師,我稱顏主席姨丈。
父母生下我們兄弟七人,長兄萬芳已去世,傳子國建。二兄萬炫十多年前在香港,如今去世,傳子國偉。我排行第三,育有男女各一,子國俊改名敬尊,曾赴美國落杉磯讀大學工業管理系,畢業後回印尼在自家貿易公司幫忙,娶朱氏育一男二女。女兒淑瑋,也是赴美國落杉磯讀大學財經科系,現已嫁郭先生,幫夫婿做生意,她在新加坡和美國皆有居留權。四弟萬新去世,傳子有國儀、國傑。五弟萬榕傳子國寶及二位女兒。六弟萬力,有女兒一位。
據說父親未婚前,十幾歲時,祖父曾帶他返鄉,那時應是先到廈門再回金門,但詳情我不清楚。1975年我結婚去台北渡蜜月,去了阿里山、日月潭,也想坐軍機回金門,但手續繁瑣,且要等一週以上,於是我就轉去日本。之後世界金門日第一次和第四次,我都有回金門參加。
 父親及我在印尼的奮鬥
家父從小跟著祖父做土產生意,也跟著姑丈賣白米,或從事胡椒、橡膠等物出口貿易,在勿里洞算是大盤商。父親在勿里洞的華校建新學校教過書,後來做華校董事,父親當時就常寄錢回金門,修理祖屋或蓋家廟。我年輕時於1964-1967年,做過外國(如日本、美國)影片進口代理商。1970年開始做玻璃砂事業,在勿里洞開採坡璃砂和黏土(即瓷土),供應印尼玻璃廠原料,黏土可燒製壁磚。日本、澳洲都來投資,挖砂賣到外國。
我也開設過小型巴士公司,汽車從五輛成長到四十幾輛。印尼政府要我出資,協助支援小型運輸,此純屬幫忙性質,方便大家,但後來因動亂,我就收了。1970年在勿里洞開陶瓷工廠K.I.A,有新加坡的技術人員來指導,1976年我搬來雅加達,看到外國壁磚廠改設地磚廠,於是我在雅加達開設了第一家地磚生產工廠。日後想到瓷片磚遲早會被淘汰,於是改做拋光磚,1995年跟瑞士、馬來西亞合股在印尼(NIRO尼羅牌)、馬來西亞新山開設工廠(SANDIMAS金山地公司),現在員工人數加上銷售人員有750多人,工廠佔地有十多甲地。我們現在也做OEM(代工),即由設在越南、中國的工廠生產我們的舊式產品,掛我們的牌子販售,至於新的產品,有的是義大利的師傅設計,由我們自己的工廠生產,這些代工的工廠,設在印度及西班牙,貼我們的招牌,我們都有QC(質量管理),派人在彼處做好品管,我們的產品在商場已建立起品牌,目前已輸出到64個國家,包括台灣。拋光磚算是比較高級的高價磚,以出口為主。
90年代台灣的磁片磚,如冠軍、和成等牌,我都是他們在印尼銷售的大盤商,當時印尼本地的產量不夠。1993年和成牌也想和我合作生產清潔用具(如馬桶等物),但沒談成,後來他們就到中國去投資了。做生意想要成功,必須懂得創新,創新就不會被淘汰。研發部門很重要,要懂得學習,學習是仿製加以改良,中國的模仿能力很強也很快。
我除了幫台灣賣過磁片磚,也幫台灣的朋友來印尼做過水產養殖,但這些都沒賺錢。介紹台南的朋友來印尼生產白貝黑木耳,因為這種黑木耳必須在氣溫攝氏18度生長,台灣冬天只能生產一季。我幫朋友找到雅加達附近的山上,氣候適合生產,車程距離雅加達只要一個鐘頭。但白貝黑木耳的價錢,被一再壓低,就無利可圖了,近年有人在中國生產,以低價搶市場。另外我將引進屏東的朋友來印尼做鰻魚養殖,目前鰻苗價好,全世界都缺貨。過去鰻苗只可抓,無法人工繁殖,如今技術已有突破,大家都想養鰻,我已找到適當地點,這也是印尼第一次有人投資鰻苗加工廠,明年(2012)就要正式引進,希望屆時能順利成功。
我在勿里洞投資了不少土地,我表哥黃進益主席掌握的土地也很多,我的土地有的設置貨倉,有一些目前閒置,曾種過胡椒,日後計劃做養雞場。另外,在勿里洞我投資近百幢的燕屋,燕窩的價格被香港的貿易商控制,近來又受到假燕窩的連累,價格稍跌,大盤商要收購未洗淨的燕窩。目前自己除了僱人照顧燕屋,也以電子儀器遠方監控。養燕除了製造鳥聲來吸引燕子,有的人甚至買燕糞佈置在燕屋中,以吸引燕子築巢;有人做假燕窩來吸引燕子,但究竟有無效果,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華人說養燕沒出息,說:「飼鳥家業潦。」其實此乃倒果為因,有人因家道中衰,子孫沒落,樓房無人居住,燕子入住,他人不明真相,就說養了鳥會使家業潦倒。要知,我們現在養燕,以企業方式經營,又不做缺德事,我們善待燕子,甚至還以空調來侍候燕子,燕子住的地方比人還舒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