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賭」了一生
首先聲明:我是良家婦女,真的。
提起我的「賭」程,啟蒙甚早。在陽盛陰衰的大家族裡,我的童年沒有洋娃娃和家家酒,倒是打從穿開襠褲時就總跟在堂兄弟後頭跑,男生嘛,最大的興趣不是打彈珠,就是玩尪仔標,玩啊玩,進化到賭輸贏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這些遊戲不歡迎女生參加,倒也不反對旁觀,所以我也就樂當啦啦隊,在一旁搖旗吶喊一番。
後來堂哥們不玩這些要趴在地上的玩意兒,改玩撲克牌。那時還沒上學,別說加減乘除,連最基本的123也不識,不過這不妨礙我觀賭的樂趣,可能我對賭也算小有天賦吧,看啊看,我竟然在這裡學全了0-9所有的阿拉伯數字,而且在學前就對「撿紅點」有小小的概念,在堂哥們上廁所時能墊墊檔,雖然常常算錯鬧笑話。
第一次因賭遇上「兄弟」嗆聲是在小學時。
那時放學總愛到同學家做功課,同學家一樣是大家族,堂兄弟姊妹沒二十也有十七八個吧,做完功課大家會玩玩跳繩之類的遊戲,那次寫完功課時間還早,有人提議賭橡皮筋,剛好我手上有個五六條吧,就用這小小資產當賭資,也不曉得是手氣好,或是打小練就的一身好賭藝,那天我簡直如有神助,一路過關斬將,沒多久面前的橡皮筋已翻了好幾倍,志得意滿之餘,絲毫沒留意其他人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直到天色不早了,才猛然想起該回家煮飯,忙收起戰利品打算走人,不料同學弟弟竟然嗆聲說:「贏了就想跑嗎?」我有點錯愕,看看其他人,也都一臉煞氣,跟平時長相都不太一樣了,轉頭看看同學,也沒有伸援手的意思,我更不解了,只聽說有人賭輸了落跑,沒聽說贏家不能走的,更何況我只是想回家煮飯而已呀!要不然誤了一家子晚餐,爸媽下田回來要打掉一層皮啊。
經過這次事件,我並不曾因此戒賭,只不過換了個方式,買愛國獎券。
和現在的彩券有投注站,也有身障者拿著到處零售一樣,那時的愛國獎券也有一些人拿著大街小巷兜售,辦公室裡常會有些老弱人士拿著一疊獎券來賣,習慣上我都會買上一二張,有時今日來了這一位,明天來了那一位,常常還在猶豫買不買,一疊獎券已遞到面前了,讓人實在拒絕不了,明明前幾日已買了好幾張,還是免不了再買二張意思意思,不能厚此薄彼嘛,這樣下來,常常一期要花個近千塊在獎券身上,那可是月薪六、七千元的年代呀!
因此同事都稱呼我「愛國大戶」。不過這大戶並不受財神爺青睞,每每和獎金擦身而過,現在,我手上還留有一張獎券,那是愛國獎券要走入歷史時特意留下的。 愛國獎券之所以走入歷史,大部份原因是被大家樂附身。
那時大家樂幾乎成了全民運動,連外婆那七十幾歲老人家,一輩子不沾賭的純樸農婦也偶而參上一腳。街頭巷尾都在談明牌,怪力亂神全出籠,每組號碼的背後都有一則神奇故事,甚至在路上看到隻狗或貓都能聯想出號碼來。
這股全民運動風當然也吹進辦公室裡,不過我們不採單打獨鬥方式,大夥集資買個希望,偶而中個小獎打打牙祭也樂得很。
在這場運動裡真正贏家沒幾位,週遭親朋好友裡只有大姨丈因大家樂贏了一棟房子,他算聰明人,懂得見好就收,買了房子就此收山,不再沾賭,他是我所見唯一的贏家。
在大家樂風行的同時,股市也風起雲湧。當股市漲到四千點,小散戶化身螞蟻雄兵,推著股市一路飆升,菜籃族天天到證券行報到,要不即守在電視機前,上班族則個個帶著小收音機,偷偷摸摸聽股票行情,餐館生意興隆,大家手頭上好像都有大把錢可揮霍,社會上一片榮景。
大賭小賭從不缺席的我這次倒沒參與盛會,對外我都說沒錢,實話一句,我是小氣,輸不起,畢竟股市的輸贏可不是幾條橡皮筋,或是像獎券般,花小錢愛國兼助人。
沒參與股市這盤賭局我可也沒閒著,我投入另一場人生最大的豪賭,婚姻。
與男友認識一年我就下了今生最大的決定,要拿下半生跟這個人對賭。
結婚前老媽語重心長說:「都說女孩子是油麻菜籽,飄到哪就到哪生根,嫁好嫁壞是命運,早年父母之命的年代,也許是有幾分運氣,現在這對象是妳自己挑的,就不能說是運氣了,婚姻幸福與否,得靠經營。」老媽拍拍我的手,加重語氣再說了次:「要用心經營。」
婚後我聽老媽的話,生活重心全部放在經營一家子的食衣住行上,完全戒了賭,久了也就興趣缺缺,與賭斷絕往來。
有次看見同事拿著一大疊統一發票,大約百來張吧,一時心癢,賭癮發作,對同事開出價碼:「二百元買你這些發票。」當時打的如意算盤是,只要中一張就回本了,中二張就有賺頭。
結果呢?只能說對於屢犯不改的人,財神爺當然是不關照的。
至於我這場人生的豪賭輸贏如何?哈哈,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