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古道遙想--漫遊北固山
陪遊老友徐築說,你們在鎮江只有大半天,非常緊湊,至少要看兩個景點,三山中的兩山:金山和北固山(還有一個應該是焦山吧)。去金山我們有奇遇,遇到貴人,瑞芬與羞答答的女警TQ1018合影,我們受男警之邀上了他的車,到了金山寺園;到北固山,會發生什麼?我們這次出門出得匆忙,沒有對要去的地方做足功課,何況鎮江後來已經被我們從行程表裡刪除。
完全沒有想到北固山那麼多典故那麼多故事,都與三國有關!
我們從金山寺乘計程車來到北固山。可能有某些景點或樓宇在維修、沒有開放,門口顯得有些亂,也沒收門票--不收門票才好!內地有些公園,內裡普普通通,沒什麼看頭,髒、亂,管理很差,動輒收個四五十元,實在太貴了--進入北固山方圓時,一個約七十幾上下的男子,步履矯健,一路上他和徐築說話,我們也是和徐築邊走邊談。從12月9號開始,年長我們好幾歲的徐築,陪我們遊,相當盡責,只要是認定的一個景點,雙腳就無所不至,我們也交足功課。以前,參加一些旅行團,去過的景點或需要攀爬一類的,我們多多少少都會滋生偷懶之想,躲在汽車內享受冷氣,這一次,被徐兄的熱情所感動,完全交足功課,走遍所有應該走的。也好,不但沒有辜負陪我們一程的朋友,而且是一次難得的運動;旅途中被宴請入口的東西、如今已經在肚腹沉澱下去而化為不健康的膽固醇,就可以盡量在途中消耗中排掉吧。
終於看到了登山的小路。分量不輕的「東吳古道」四個大字,赫然貼在山壁上。究竟是不是一千多年前的真正東吳古道,就有賴專家去考證,但它強烈地吸引著我們攀山探幽,絕非虛言。可見文字是有強大感染力的。在多次的內地遊中,入寺廟,攀古塔,多與佛祖、老子有關,香火鼎盛,煙霧繚繞,唯獨與三國有關的景點未曾領略,因此一時遊興大增。三國是一部文學大書,在初中時就讀了,小時候在印尼還看過幾十本有關的連環圖,看過還講述給駝背的外祖母聽。播放三國的長篇電視劇時,香港全城的中學生都陷入瘋狂和沉迷,我們一家還一集一集地錄下。儘管有人不喜歡三國,我卻覺得,三國不盡是說陰謀、講謀略、算計人,其實也有不少精彩的智慧、可以參考的價值觀,文字也不乏文采。漫步中,那些人物、豪氣、事件,英雄,一一湧上心頭。此時,遠遠就看到一面山壁,看來約有二十來米高,底部三分之二,由大塊的磚型方石堆砌而成,呈現米黃色。一些細小的綠色植物從石與石之間的縫隙冒出來,遠遠看上去好像青苔爬滿一壁。高部三分之一連接成城牆模樣,幾乎一大片都呈現灰黑色,彷彿三國戰事剛剛在昨天發生,被火焚燒過,還是熱燙燙的。於是,黃、綠和黑。出現在一面宏偉的牆上。雖然沒有萬里長城那樣壯觀,卻也叫人聯想無數。古道細長,一邊是葉子暗紅的楓葉,輕飄頭上,像是紅色的薄雲。不像前些日子一路上見到的禿頭梧桐,給人的是一腔荒涼感;這兒,漫上心頭的是幾許浪漫的秋意,或者說是古意吧!見到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景物,膩感一掃而去。至此,我們知道北固山將會帶給我們無限驚喜,我們已經一步步地漸入佳境了!很快就看見長廊和階梯,直往高處延伸。抬頭,赫然看到不遠處又出現一面高牆,底部紅磚堆搭得整齊,上面灰黑,一座氣勢飛揚的城牆出現在我們視野中。黑瓦灰牆,飛簷枯樹,在沉沉的天幕上輕輕爽爽地勾勒出簡潔凝重的建築物線條。讀那上面的字,分明寫著「古甘露禪寺」,太耳熟能詳了,於是我們加緊了攀登的腳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看到一道斜斜向上的石階梯,約有百來階直通上方,兩邊都是矮矮的牆,除了綠樹和遠方半圓石門上方「吳雲楚水」四字是藍色的外,全都是灰色的。給人一種淡雅樸素的感覺,太好了。我們知道,已經開始踏上三國的景點故事中。終於我們到達了甘露寺!建於265-266年間的甘露寺,想不到上面的橫額「古甘露禪寺」還是武將「猛張飛」的親筆墨寶哩。古剎範圍不大,但名氣不小。當年,曹操實力膨脹,成為吳國的孫權和蜀國劉備的共同敵人,孫劉雖然結成聯盟,但彼此也有心病。劉借了荊州不還,令吳國耿耿於心。於是周瑜出了一個餿主意,以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做誘餌,希望乘劉備到京口招親之際,囚禁他,迫使他還回荊州。劉備遵從諸葛亮的「將計就計」的計謀,促使吳國太來到甘露寺與劉備相親。當時,孫周決定,萬一吳國太不滿意,就當場將劉備拿下,沒料到吳國太一見劉備就非常喜歡,事情就弄巧成拙,假戲成真,締結了皇帝和將軍妹妹一段姻緣。我們再走上去,走到了望江亭。三國故事仍在精彩而無言地繼續著:孫劉聯姻後,孫尚香夫人跟劉備到荊州不久,又被孫權他們騙回到江東加以軟禁,孫劉聯盟宣告破裂,發生了蠡陵大戰,劉備戰敗,病死白帝城。孫尚香感到極度悲傷,就在此亭設奠望西遙祭夫君,而後投長江自盡。從此,此亭就被命名為望江亭。傳說康有為登上此亭望見北固山,就提筆寫下了「江山第一亭」幾個大字。
我們繼續攀登,爬到最頂峰,就到了聞名神州大地的北固樓(又稱多景樓)。樣子簡陋不起眼,竟然與洞庭湖畔的岳陽樓和武漢的黃鶴樓齊名,統稱中國大地長江流域的三大名樓。米芾曾經寫下「天下江山第一樓」而令這樓名聞天下。當然,也許孫尚香曾經在此打扮的關係,它又被稱為梳妝樓、相婿樓。辛棄疾也寫過包含有「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著名詩句。因為這兒的景點多和三國故事有關,歷來的文人墨客、詩詞大家如蘇東坡、米芾、陸游、辛棄疾等都寫過代代傳世的名篇。這兒的鐵塔、石刻、狠石、溜馬洞、試劍石等等,每一處都有故事,太值得我們一遊了。
臨走前,情緒上有些依依不捨。在山下,我們回眸,再向甘露寺仔細觀望,多拍了幾張全景無人照。回想多日來我們都在長江邊居高臨下地望江,望江,望江,在那戰火紛飛、戰馬在曠野啼達、滿山遍野都是白骨累累、血流成河的舊年代,是不是浪濤滾滾的豪邁長江水,引發了多少英雄不可遏止的強烈的江山征服欲和佔有欲?爭奪江山,其實無不是個人野心的極度膨脹而已。無論什麼樣的戰爭,無論是古是今,所有的殺戮、戰爭,都是人類的大悲劇,我們除了從名著經典吸收智慧之外,還應該吸收教訓;遊覽景點遺跡也是如此。在甘露寺下,遠遠地遙望寺外門牆上寫著「東吳遺址」和「六朝風月」匾額,不禁感嘆萬分。
歷史常常給我們啟示,景點往往讓我們沉思,這麼重要的歷史遺跡,我們差點錯過,要感謝的是徐築,帶領我們惡補了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