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中篇小說>天晴

發布日期:
作者: 江漢。
點閱率:596

二、長歌
孩子
…這兩篇文章頗具參考,併寄供你參考:一是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寫的「每天做一件好事」;另一篇是薛仁明先生寫的「十五志於學」。文學作品,多半有讓讀者多方解讀的可能,而千古流傳下來的好文章,必定在情感的真誠、思考的多元與手法的巧妙上有其過人之處。美麗的手法提供閱讀者美感經驗;思考的多元提醒對所處世界的多角度關懷;而真誠情感的體現,則是藉由作家的誠懇表白,來感動興發讀者,使他們能受到某種程度上的啟發,甚至在感動之餘,產生和以往不同的想法。
父字 辛亥年1月13日
十五志於學(薛仁明)
…「生涯規畫」,看似與「志」相仿,其實,完全兩樣。志氣,近於混沌,必是感興的。…志氣向來講不明,卻明明白白開向一個可欣喜的未來;志氣向來說不清,卻清清楚楚指向一個可感興的未知。
志氣如詩。好的時代裡,年少之人,各有其志;而少年十五二十時,也人人皆可是詩人。詩主感,又主興;孔子說「興於詩」。詩向來也講不明,說不清;現在學校教授古詩,為圖方便,硬是逐句翻譯成大白話,實是造孽。把學生僅剩的感悟能力,也將扼殺殆盡。
詩,是透過文字,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詩,是通過文字,與人世風景相映照。詩是孔子說的「思無邪」,是日月光華照見天地萬物,歷然爽豁,俱生好意。詩是年少的志氣滿滿。青衿之志,貴在昂揚,貴在飽滿;即便過當,即便恣縱無涯,都無礙於那厚實底氣。年少青春,有此深厚底氣,好比盤纏殷實,往後的人生,便可「走盡天涯,歌盡桃花」。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