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愛上金門馬拉松

發布日期:
作者: 莊苓堅。
點閱率:618

從雅芬幫我們報名半馬(21公里)開始,我始終忐忑不安。雖然一直就有運動的習慣,但從來沒有一次跑過這麼長距離,很懷疑自己,跑得完嗎?台北去年的整個12月又陰雨綿綿,找不到時間練習,當然這不能當藉口,因為競賽組總共約3400人報名,有一半參賽者是來自大台北地區,他們跟我一樣也沒有太多練習機會。
我10日就和太太及二位朋友先回到金門,他們來幫我加油,順道觀光。11日帶朋友到金門的幾個景點參觀,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跟往常熟悉的觀光客不一樣,年輕、勻稱的身材、穿著看起來就是慢跑專用的跑鞋,跟同學書猛相視而笑,這些就是我們明天的對手。在古寧頭戰史館還和一位從廈門來的跑者聊天,他已經是第五次參加金門的馬拉松了,他說:金門的空氣,路況,人們都很熱情友善,是一個跑馬拉松的好地方,他還說在大陸有些馬拉松比賽是不給65歲以上的人參加,怕發生意外,他直誇:台灣太自由了。我心想,現在兩岸和平了,我們就來比跑步吧,這是最文明的方式。看到這麼多人專程來金門參加馬拉松,讓許多跑步愛好者了解金門,也增加了金門許多觀光商機和曝光機會,我想這樣的活動應該更加擴大。或許有一天可以跟台灣的富邦馬拉松媲美,甚至像波士頓,紐約,東京馬拉松一樣,成為所有馬拉松愛好者一生必須至少去一次的聖地。
7:00整,鳴槍起跑了,因為對自己沒什麼信心,我刻意排在隊伍的後面,從金門大學側門轉出至環島北路,「啪啪啪」的跑步聲,非常整齊悅耳,在冬天的清晨,迎著16度左右適合跑步的天氣,有一種幸福的感覺。經過育樂中心門口,我們接受到第一批啦啦隊的加油,有小朋友,有長者,他們熱情的向我們揮手,我也在人群中不自覺的向他們揮手,我想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跑到金門高中校門口,有老師帶領著同學們用熱門音樂迎接我們,我這個邁入54歲的「年輕阿伯」回頭望向學校大門,民國67年高一的時候,我可是100公尺短跑決賽的冠軍得主呦,頓時心情有些激動。往事一瞬間從我腦中閃過。突然身旁有人跟我打招呼,原來是國中同學黃明鳳,她參加11公里的競賽,我們並肩跑了一會兒,並互道加油。
跑向慈堤路段時,冬陽悄悄的露出溫暖的臉,一面迎著慈湖的風,背後是溫暖的陽光,很舒服。許多跑者紛紛停下來拍照,有情侶、有夫妻、有朋友同好,大家互相鼓勵,說說笑笑,是一場充滿歡樂的嘉年華會。跑到六公里處,我進入撞牆期,感覺到胃不太舒服,很擔心自己可能會被迫半途而廢,還好,我稍微放慢腳步,身體漸漸適應了。經過雙鯉湖,在村口又有許多鄉親幫我們加油,此時略感疲累的身體又受到一些鼓舞,在安岐村口有鑼鼓聲,啦啦隊幫我們加油。瓊安路是比較辛苦的路段,有幾個上坡路段,我終於第一次停下腳步用走的,因為真的累了。很想就放棄吧?但看到許多女生穩健的腳步紛紛從我身旁超越而去,一股不服輸的鬥志重新燃燒著我,女生都可以,我應該也可以。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是一位長跑愛好者,他在其一本散文「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書中寫道:一般跑者多半會預先設定「這次要以這樣的時間跑完」的個人目標來向比賽挑戰,在比賽中勝過或敗給某些人,對跑者來說並非是最重要的。能夠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才是值得「自豪」的事。此次的比賽,因為是初次參加這麼長距離的比賽,我原本給自己的目標是3小時半完成(因大會規定全馬是7個小時內完成即算成績,我目標是半馬至少應該在3.5小時完成)。
跑過瓊林折返點,給水站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已經17.5公里,剩下約4公里,他們不斷的鼓舞我們,因為熟悉跑步路線,經過瓊林後心裡有把握應該可以完成賽程了,沒想到跑到后盤山下坡路段前,發現左小腿有抽筋現象,我立即停止跑步動作,停下來舒展左腳,稍微休息了2-3分鐘,並改成用走的,一邊小心地試探左小腿的感覺,一邊再改成小步伐的跑步,還好到終點之前,雖然整體速度是跑跑停停,但抽筋並沒有真正帶給我嚴重的阻礙,我以2小時37分完成人生的第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
太太臨時起意的參加了5公里的休閒組,受到現場熱烈氣分的感染,她迫不及待地告訴我:明年她要陪我回金門參加11公里的競賽組,同行的台灣友人,也躍躍欲試的說他要帶兒子一起來參加,我們度過一個快樂、健康的馬拉松假期。我愛金門,我愛金門的馬拉松。
(後記:全程42公里的馬拉松是人體體力與意志的極限考驗,謹以此文,向所有參加此次2014金門馬拉松競賽,並跑完全程的跑者致敬)。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