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娘的俗語話之十七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915

◎「第一嘴水,第二風水。」──嘴水指說話婉轉,風水指祖先的庇蔭,前者是後天,後者是先天,告誡我們人與人間,應對進退之禮居首要。
◎「(勿會)爽,吹竹管。」──心情不暢時,吹竹管發洩情緒,也是一種理性的紓壓管道;另者,可能只是為了押韻,隨意湊對,久而久之,已成一句慣用語。
◎「好囝呣免打,歹囝無彩肉。」──好囝無需以打罵處罰,只要講講道理,即能規過向善;歹囝即使打罵也是白費心機,毫無成效。因而有人說:「好的不用教,歹的教不好」,足見教育的力量,有其限度。
◎「男浡風,女浡雨。」──浡是嘴巴冒出口水,出生四個月的嬰兒,如果男嬰浡涎,表示會起風,女嬰則會下雨,據說準度不輸氣象報告。
◎「一個庫庫,呣知禮數。」──庫庫借音,或者只為押韻,在此指長相,意指這種長相的人,一看便知不懂禮數,長相與言行,似乎有些關聯。
◎「三歲教五歲。」──三歲五歲,非實際之歲數,乃指年幼者教導年長者,有後生可畏,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意。
◎「講仔飛天鑽地,呣值鋤頭落地。」──講得天花亂墜,無所不能,不如肯幹實幹,踏實去做。空談不如務實。
◎「會的一兩步,(勿會)的千里路。」──會的在此指有方法,有訣竅之人,(勿會)的即其反義。誠然,會的人做事迅速確實,易如反掌,不會的人,曠費時光、徒勞無功。
◎「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即平均半個月換一個,頻率之高,聞所未聞,然二十四,在此表多數,以誇飾手法比喻不安於職位。
◎「一日食五噸,一暝枵到光。」──早年生活貧苦,粗茶淡飯,湯湯水水,加上苦力工作,消化力快,即使一日數餐,仍是整夜挨餓。
◎「十身著無夠死。」──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空手打虎,徒步渡河,有勇無謀,真是十身不夠死,只是徒喪性命而已!
◎「秤頭若路頭,呣道秤無夠。」──昔日以桿秤為衡具,秤頭起落影響商譽,關係銷路,勉人切勿偷斤減兩,以免自絕商機。
◎「擤鼻糊,搵瀾貼。」──鼻涕或口水,都沒什麼黏性,以此比喻粗製濫造的器物,不堪一用;或喻身體極為單薄虛弱,經不起一點打擊,形同紙糊的物品。
◎「無想長,無存後。」──沒有設想長遠未來,亦無預留後路,表示此人短視近利,不知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二八是十六,四四也是十六。」──過程不同,但結果一致,其解有二,一指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二指要知變通,不要一成不變。
◎「落尾落船,頭先上山。」──落尾是最後一位,落船即下船,理應後下後上,卻是最後下船的人,反而最先上岸,表示後來居上,青出於藍。
◎「會離門戶,(勿會)離腸肚。」──人可長期遠離家門,無法長久不進飲食,表示飲食居首要,生命才能延續。
 ◎「有手伸無路,有腳行無步。」──手無處可伸,腳無路可走,比喻面臨困境,處處碰壁。
◎「甘願得罪十個君子,呣通得罪一個小人。」──君子胸懷大度,不計前嫌,即使得罪十人,也會獲得諒解寬恕;小人則是器量狹小,存心報復,即使得罪一人,也將寢食難安。
◎「敢死的提去食。」──膽大的人,在某些地方敢做敢為,往往占了上風,因而得利。
倘若人人如母親一樣,在適當時機與場合,不時地將金門俗語推廣出去,則金門俗語,必然「遍地開花」,流傳不絕。(四之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