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坑道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啟文。
點閱率:880

坑道,一種防禦工事,外人常以「鬼斧神工」來形容此一工事。正解:為了防禦敵人的侵害,在山間或地下挖鑿的通道。幽解:穿透山的胸膛,直到出現微光。住在金馬地區的軍人一直和坑道有不解之緣,因為戰爭的陰影,在暗無天日的坑道裡守備,如果不是戰爭的緣故,怎會破壞美麗又堅硬的岩層,誰又願意住在這伸手不見五指的坑道裡?
我初到小金門時,住的是碉堡,在青岐的石鼓山,若從天空眺望,像一個個綠色小饅頭,又像原始人住的洞穴,分配到小小蝸居,住起來真的很克難,從鐵床的上鋪一骨碌起床,頭就撞到頂,常常哀嚎一聲,下鋪就知道發生啥事了。
後來受士官訓,住龍磐山下的坑道,空間變大許多,人也活跳起來。結訓後改建制換單位,到退伍前就一直住在坑道裡。
冬天的坑道乾爽怡人,只是濕度太低,常令人口渴,地上潑些水,很快就乾掉了。夏天一來,坑道內又太潮濕,有些地方甚至滴水,棉被常要拿出去曝曬。外面愈熱,裡面愈濕。
坑道真是令人又愛又恨,春秋季節當然最舒服了。春天來了,某一天,文件室的班長從村莊裡要來一些菜瓜(絲瓜)的種子,就在坑道外的花圃育苗,很快有了成果,又找一班人搭起簡易的棚架,一時之間,景觀憑添優美,經過的人都會駐足觀賞一番,坑道口的衛兵也增加一些話題。
那年頭坑道內還沒人用手機,電腦也不普及,文件還用傳統的打字機來作業,經過文件室附近,不時傳來叩叩的敲打聲,尤其有急件時還要特別拜託打字文書幫忙加班,不夠力時,甚至請出軍官來協調,又欠一個人情。
當年沒有電子信箱,一切私人聯繫用寫信的方式,我還曾在熄燈後,用手電筒的燈光在棉被裡寫信或寫文章,年輕氣盛,內心有感不吐不快,也在坑道內寫下許多篇章,那些篇章也可謂「苦悶的象徵」,除了金門日報以外,青年、中華日報和國魂月刊以及明道文藝、文藝月刊等都是我常投稿的地方,承蒙編輯青睞,多獲得採用,對經濟不無小補,弟兄也有機會打牙祭。
有時停電用燭光,很有情調。
有時用火光烤香腸,三張衛生紙捲成麻花捲的樣子,沾上酒精點火,就可以快速烤熟一條香腸,這是軍官朱上尉教的「求生術」,就在那年中秋節前,家人自台灣寄來一包香腸和一盒月餅,包裹卻破一個洞,月餅全部分解成粉碎狀,只得以手抓成一糰來食用。
香腸只剩一小串,研判失蹤了,學長說:「寄海運時遇到大老鼠了!」讓我欲哭無淚,烤來吃,你一口我一口,我也只吃到一條,最後一條快烤熟,忽來一位少校,劈頭叫罵:「坑道內玩什麼火!」說完命令我們交出違法的工具,最後那一條香腸進了他嘴裡,又說:「看在這香腸好吃的份上,這回饒了你,下回可沒那麼好說了!」只有香腸的餘味殘留在坑道的岩壁上,還有別科的人聞香過來探詢,那是某個週末夜晚,留守人員不多,我們在坑道內惹的事端。
站衛兵時總會聊天,某回小林和我提及某人事官是他的情敵,他們同時愛上冰果室的小姐,但是因為軍官外出時間比較多,收入也較多,所以小林不及軍官,小姐的心顯然在軍官身上,但等到軍官輪調時卻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軍官不想再續這段情緣,軍官返台那日,小姐由友人陪同到機場送行,回來時哭喪著臉,小林去安慰他,大家以為小林這下子有機會,不料小姐不領情,為了撫平這段創傷,小姐不久後到高雄的百貨公司找到工作,小林返台時還去找她,但也得不到芳心,他們三人這盤棋全沒有個贏家。
小林後來還邀我到烈女廟求個籤詩,問明這段姻緣的結果,抽到的是下籤,完全不看好,他這才死了心,本來像是得了相思病,這才清醒過來,世間的情愛若能隨緣,就能減少不必要的困擾。
我們終將要退伍,忙著發送退伍菸和口香糖,也接受朋友和長官的歡送宴,談笑風生裡,有光榮有糗事。我們都是大時代裡的小人物,把職務交接給下一任,不出幾個月,別人都把你忘光了,倒是留下不少甜美和苦澀的回憶,在往後的人生裡,不時可以拿出來咀嚼一番。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