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針草
鬼針草緊黏記憶!
喚起童年兒趣,突發奇想,想利用後院空地灑播鬼針草種子,一時興起的想法,告訴孩子,他們絕對欣然,只是,孩子氣漫天的想像,最後還是潛藏心底,畢竟,院子空間不大,少了玩鬼針草時可以奔馳讓髮浪飄在空中的寬闊草地。
咸豐草,鬼針是別名,卻恰如其名傳神演繹植物特性,當然,曾經如此親民的植物,還有一長串的各式別名,針刺草、粘身草、婆婆針、一包針、跟人走、鋼叉草、羞查某、刺查某、同治草、含風草、蝦公夾仔、盲腸草、肝炎草……,孩提時,時常可見鬼針草沿著路邊開滿白色小花,待花瓣落盡,種子披露在外,在陽光照射下曬成乾焦厲爪,一不小心,讓厲爪欺身黏上,瞬間,一陣刺痛發麻讓人牢牢記住它的尖銳!
童年,玩伴們喜歡摘取鬼針草熟透猶如刷子般韌度的種子,當成遊戲子彈,童伴身上的衣服是我們投擲的靶標,遊戲規則很簡單,看誰身上黏的最多,誰就是大輸家,遊戲訣竅在眼明手快,快速在草叢裡尋覓摘取補充鬼針草子彈投向玩伴,讓對方黏得滿身都是,遊戲常常沒有輸贏,只是盡興的在野地裡追逐,享受乘風般的快樂。
印象中,母親有「神農嚐百草」的精神,花草當茶也入菜,咸豐草熬成的青草茶經常出現在夏日的冰箱裡,當一株株咸豐草花期已盡,母親就愛尋這植物整株拔起,洗一洗曬乾再用菜刀斬成截入鍋熬黑糖,夏日冰鎮後清涼退火別有一番風味!
母親的百草食譜,枇杷葉、金桔餅、冰糖熬汁治咳、枸杞嫩葉炒菜或是煮成明目茶湯、冬日時菜白蘿蔔蜜糖止咳、龍葵入菜退火、豬母乳(馬齒莧)炒肉絲、台灣人蔘嫩葉大火炒蒜頭、曇花曬乾煮湯……,孩時,從這些野菜入菜時序習見自然規律。
如今,我仍愛在旅遊途中覓得一塊開滿鬼針草的空地,與孩子在野地裡展開一場鬼針草的奔跑追逐,讓風盈耳,享受自然時序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