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巴黎地下鐵

發布日期:
作者: 齊秀。
點閱率:970
字型大小:

其實,我最喜歡的乞討者,是在自己一篇介紹詞之後會跟乘客說不給錢沒關係,還是祝大家有個快樂的一天的。另外,我最喜歡給的,是食物而不是金錢。記得有一次,也是從學校回家的路上,中途上來幾位吉普賽人,媽媽帶著孩子,他們並沒有太多的禮貌,只是向每個旅客伸出他們的手,輪到我的座位時,孩子伸出她的手,我臨機一動給了她兩顆中餐沒吃的小橘子,我看見她欣喜的神態,轉頭看著另一個孩子,無言語地和他分享「這個是橘子耶」,這時,我留意到母親的懷裡抱著另一位嬰孩。
新浪潮大師侯麥艾力克(Rohmer'Eric)的電影「Reinette和Mirabelle的四個冒險」,兩位女主角辯論著乞討者、竊盜者和詐騙者的社會意涵,我知道無論如何乞討者也許是偽裝的,但並不表示他們不真實。
曾幾何時,我也變成了地鐵通勤族。13號線是條讓人害怕的地鐵線,原因是巴黎的北邊住滿著外來移民,也正是這不同膚色的誘惑讓我遷居此地,但逃不過通勤的痛苦。在上班時刻出門,就要做好擠進地鐵車廂的準備,有時等了好幾班地鐵,也得硬著頭皮往車廂上擠,這時候人的體味臭汗只能置身事外,祈求早日到站轉換下一班車。常常在這時候,我會非常同理Raymond Queneau所寫「Zazie坐地鐵」這本書裡頭,那位從鄉下進巴黎城剛體驗坐地鐵的小女孩,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說的話卻是最無污染最誠實的。可憐的是,歷經了100多年,巴黎人仍然忍受著這樣的地鐵經驗。這是巴黎生活的第三課。
是的,巴黎的地鐵已經100多年了,這個可說是全世界最早建立的地鐵工程。巴黎人愛地鐵不分男女老少、各式階級,朋友說她常看到螢幕上的明星,就坐在她的身旁、對面,我相信她。因為就是巴黎的地鐵,讓你不覺得自己是唯一的。有時,人會想不開,就爭著那麼的一分一秒,就在「巴黎不夜晚」(La Nuit Blanche)這一天,有人擠破頭摔下了月台,當了鐵軌上的冤死鬼,不是為上班,而是為了週末的享樂。想想死在一個連廁所設施都沒有的地鐵裡,有多麼的不方便,也有多麼的不值得啊。記得自己曾住在南邊,要去北邊的學校上學,這路程需要1個多小時,當用完早餐出門後,往往就會有這樣的問題,需要中途找廁所,因為路途實在遙遠,我的生理機能控制不住。幾次為了找廁所而瘋狂,最後我也只能選擇中間出站,花點錢到咖啡廳買咖啡,其實目的是上廁所,再重回地鐵站裡接續我的路程。
巴黎的地鐵車廂中,可以吃東西,這個我倒是常常做。但事實上,地鐵裡的旅客閱讀的比吃東西的要多很多,我還在想大概是我讓地鐵吃東西的習慣比例高了些。有時我會看著隔壁座的人在閱讀的書報,有些人驚覺會刻意移動,表示不舒服和抗議。到中國城去採買時,最希望自己的家離地鐵站近一點,地鐵出站時也不要離「陳氏兄弟超市」那麼遠。坐上4號線,可以帶著我去拉丁區買書、吃希臘三明治、泡LeMalongo那家咖啡店和逛塞納河畔的舊書攤。聖母院的考古遺跡和聖路易島的冰淇淋,這似乎是夢想的一線,從零點開始。
是在來的第一年,就是在Saint-Michel這一站附近,被朋友帶去看了一個來自台灣美術學院男生的攝影展,攝影展主題正是「巴黎地鐵」,攝影師來巴黎有兩年。當時他作品中留下各個國家人們的鏡頭臉譜,從台灣到法國就為了在巴黎地鐵站中捕捉藝術,當時讓我感覺弔詭。為什麼他不在台灣,就可追求這樣的藝術人生呢?難道台灣沒有各樣的各國臉譜?這和在多年之後一位風行台灣的少女在巴黎街頭親吻陌生人所行一樣,同樣地讓人困惑。這位不在台灣街頭就親吻不同人士的少女,為什麼就要跑到巴黎來做?有特別的不一樣?特別的傑出或勇敢嗎?巴黎,它帶著什麼樣的一個光環。地鐵,卻是赤裸裸。
巴黎地鐵,見證人生?或虛構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幻影。記得有同學在法國留學生網站上留言說:在月台上遇上劉德華。的確那一些地鐵海報上的廣告明星,像極了劉德華。我則是在地鐵站上,特別留意台灣Acer的電腦廣告,注意台灣生意走進了歐洲,終於之後在法國。
恨死了Chatelet,懂了巴黎地鐵後,再也不會選擇在這裡轉車。和人約會,約在Forum des Halles,4號線、A線、7號線還是14號線?別人出口就是找不著。錯過了、尋不著、等不到了,才能體會人生有時,錯過了這次,也就是錯過了一輩子。曾經從這裡巴黎的中心點送朋友坐上RER去機場,她在車上被劫了。
下一次,她還是進了巴黎。地鐵會停駛,工人罷工之時,大家還是照常的出門,雖然到辦公室時已經快接近中午,上班不過一兩個小時,就得趕著回家的車次,上班族同理接受鐵路局工人的罷工,他們的權益未損,只是有些不方便。每個地鐵站有著不同的擺飾和裝置藝術,我恨死了地鐵站出口擺著賣著的花,有人買了它們來送我,就覺得便宜隨便,讓人直覺是公園裡頭偷來的,即使是公園裡的花,也還讓人覺得更美更漂亮。
下雪時的鐵道,在火車駛入Saint Lazare的前幾站時,靠近我家的小公園佈滿沉雪積雪,我出了火車站,步行在唯有巴黎會有這樣的景色裡,公園禁止進入,因為雪深,那些帶著父母的孩童、玩著滾鐵球(Le P'etanque)的無聊人士們,頓時消蹤匿跡。這裡已不是地鐵。巴黎生活第四課。
曾有這麼一個女孩,她發誓要清除巴黎地鐵站出口的菸蒂頭,原因是她到東方國家走了一趟,她發覺東方國家的地鐵都很乾淨,吸菸區和非吸菸區分隔很清楚,也很少人會亂丟菸蒂。
她們跟我說跟著一個對巴黎地下社會熟透的年輕人去走那些坑坑道道,巴黎的地下社會,不只有這些地鐵鐵道,還有兩次大戰時躲藏的地道,知道的人也許不多。這個經驗喚起了我對金門故鄉的記憶,那個遙遠的海上公園、地下堡壘,和現今的美麗之都、塞納河秘境,竟混在一個抽屜底層。坐在地鐵上,回家。回到我自己的家,某個清晨,在巴黎。(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