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

發布日期:
作者: 鍾櫻容。
點閱率:768
字型大小:

◎沒走過,沒經歷過,永遠不知道在寶島台灣的深山處裡,藏有那人間天堂;愛過,生活過,我絕不會後悔歷經崎嶇不平的產業道路盡頭,那兒有個地方叫司馬庫斯。
車子一路搖搖晃晃地開下山,風景一路而過,眺遠望去那滿山遍野的綠樹,部落與我們背道而馳,此時,隨著距離越來越遠,我已經開始泛淚,想念那兒的人情味和對傳統文化的堅持,才慢慢熟悉司馬庫斯這塊土地,怎麼又要分離了呢……
時間拉回三個月前,七月天氣炎熱,當我們走下舒適的遊覽車,一早背起厚重的行囊、一群伙伴分工合作拿睡袋、食材等上山用品,準備挑戰這艱鉅的任務,我們要從新竹尖石鄉宇老觀景台(尖石鄉前、後山地區的分界),開始行走約四十公里的路程,再加上走到司馬庫斯十六公里的產業道路,我心裡想:「厚重的行李,外加我們浩浩蕩蕩的一群人,怎麼可能做得到?」沒錯,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滿滿的行囊,也帶著一顆驚奇的心,人生中從來沒體驗過的事情,我要用自己的雙腳去征服後山。路途蜿蜒不斷,走過一座山,繞過一個彎,每一段都是驚奇的、雀躍的,有生記憶以來,我從沒上山過,深度探訪原住民部落生活,還記得當初在山下期許自己要帶著「從零開始」的態度去看待這未知的旅程,不要帶有個人色彩因素去看待部落人,要帶著感恩之意去接受山上的一切挑戰。路上走走又停停,走過一公里就休息一次,一直期待終點的到來,走過大半天的路程,終於準備走完最後通往的上帝的道路「天堂路」,才會抵達司馬庫斯部落!這段路程是早期前人辛辛苦苦慢慢鋪路而來的成果,要是十年前來,我們可能還要斬草除根,比現在更辛苦的走完這道路。坦白說,16K的距離,歷時四小時以上的顛簸路程,這真的是不容易做到啊!漫長的路程讓大家雀躍的心情也漸漸轉換成暈頭轉向的不舒服,到了路上一半,天公不作美下起一場大雨來,最後雨滴已把我們的一絲力氣都沖刷掉,還記得部落I kwang長老說過:「雨下越大,代表著司馬庫斯越快樂地歡迎遠從外地而來的客人」,雨慢慢濕透我們的衣服,但澆不熄我們這次上山的熱情,最後,基於安全考量及體力不支的情況下,在12K的距離,距離部落不到五公里之處,我們還是忍痛麻煩部落人開車載我們回到部落,開啟我們十一天的山上生活。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的深僻部落,踏上海拔1765公尺,大霸尖山的山腳下,這塊孕育泰雅族群的土地,他們身上傳承泰雅老祖先的智慧,重視「gaga(紀律之意)」,司馬庫斯的真正價值在於「分享」,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分享,也是族人和森林、大自然的共享,他們帶著尊敬和感恩之意在這片烏托邦農忙,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小小部落裡住著28戶人家,約175.5位族人,偌大的部落分為共營區和非共營區,大部分共營制度的人們,每日清晨於部落廣場石階上開晨會,長老分派族人一天的工作,依照觀光解說、農作採收、建設維護及餐廳人力支援等不同需求,指派族人不同的任務,他們共同工作、共食、共同享有資源。
每日早晨,陽光熱情撒在可愛的部落,踏進司馬庫斯的牌坊開始,驚豔的美景、開朗的笑聲、泰雅族語的交談聲每天在生活中重演,我們每日行程都是早、中、晚餐到餐廳幫忙備菜、備碗盤餐具及打掃環境、民宿打掃、水蜜桃田農忙,到了下午,則是固定幫部落小朋友課輔,督導他們完成他們的暑假作業,晚上是最貼近部落人的溫馨時刻,到各家拜訪聊天、聽長輩分享故事或者互相自我介紹,熟悉彼此、建立默契。
凌晨天未亮,我們還惺忪闔著眼,必須摸黑出門,到餐廳幫忙切菜、洗菜,忙碌的一天開始展開,除了準備遠道的旅客的早點,也是部落人一整天的元氣來源。到了清晨七點,一夥人坐在石階上,聆聽著長老報告和分配今日的工作事項,聽不懂的族語,卻有服務至上的精神。早起開部落的晨會,我們早上分配去水蜜桃田幫忙採收一大片的水蜜桃。一顆顆剛成熟紅潤的水蜜桃,彷彿像個小女孩害羞地對我們打聲招呼,一顆顆結在樹上對著我們微笑,溫柔的摘下水女孩,香甜芬芳的滋味,親親的咬下它一口,飽滿多汁讓人難以忘懷那人情味,聽著長輩教導如何去摘選那一顆顆的桃,真的只有親自下去採收水蜜桃的時候,才知道這上天恩賜的豐收果實,是得來不易的甜蜜,每當自然災害來襲,農民臉上顯露出的擔憂,細心呵護好這維繫一整年的經濟命脈,並祈求上帝保佑這大片水蜜桃田,能免於災害的侵襲。
下午,繼續下一站的任務:拿起鋤頭幫忙除天山雪蓮的草,第一次的下田經驗,從來沒有拿鋤頭的經驗,而我們必須在烈陽下邊做事邊聽著部落人分享著從前部落的歷史脈絡,幽默的語氣,調侃著從前的丟臉趣事,儘管帶著大斗笠,臉上的汗水從未停過,但是有種苦中作樂的心情,我們的草除到一半,從同伴的手接過一瓶礦泉水,大口喝下那解渴的泉源,下一秒,繼續奮力除草,直到肚子的咕嚕聲喚醒我們的意識,原來已經到了日落時候,不管身體的疲累,總是要先填飽我們早已飢腸轆轆的大胃口,每一餐都是考驗我們團隊的默契,不管飯菜好不好吃,而是辛苦之後來場熱騰騰食物,是最平凡的幸福。
晚上,是我最期待的家訪時間,除了能多更認識這純樸的環境,更能拉近我們和部落人的距離,多天相處下來,我們的名字早已深深被他們記住。馬賽頭目家,是我們第一個探訪的部落人家,免不了的還是需要輪番自我介紹一番,大家都很害羞靦腆,可是馬賽卻很熱情的和我們談天,YAGU也是很開朗的女生,她是頭目家最小的女兒,和她相見歡,永遠記得第一次有人說我長得像原住民,就因為這特別的初遇,開啟我們友誼的橋樑。每戶部落人家裡,都有一座大大的烤爐,在烤火房裡大家一起圍著烤爐一起烤火取暖,就像一家人溫馨聊天,這種感覺很幸福,外面天氣再冷,也都不怕了。也隨著走進部落人家,也真的慢慢去從對話過程中,去認識這背後不一樣的文化,談笑風生中很肯定馬賽頭目家有著和諧的氣氛,我們能真心感受到有種很熱情、很純樸的招呼。夜晚星空,我們有幸來場不再表訂的行程,和部落人來場夜間探險,我們坐在觀景台上,抬頭仰望一整片明亮的星空,數著天上的小星星,聽著精采絕倫的上山冒險故事和古老的泰雅傳說,有那麼一刻,我想讓時間停留在這快樂的時刻…
十一天十夜的旅程很快地結束,每一日都是充實而收穫滿滿,我得到滿載而歸的回憶,下山的好天氣把離別的陰霾都掃空,在搖晃的車上,開始思考著我該如何用小小的力量去盡一份力量,身為一個平凡的大學生,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是要如何跨越這障礙持續對部落保持著互動?要怎麼做才能回饋部落的付出?想著,卻始終沒有一個解答,但直到和前輩聊完後,我重新得到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內心很謝謝你的一席話「人總有一天會分離,但帶不走的是你的想法。」點醒了我的困惑,也感謝你的肯定,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可是你的一句話,讓我們的猶豫變成一顆顆種子等待我們去付出,不要小看這一株小小的力量,或許一個力量足以改觀我們對原住民的刻版印象,每當我們還看不清所有真相時,唯有再用不同角度去看待它,得到的答案也盡是不同。此外,和部落人的深層談話,他們目前擁有一種自給自足、生活愜意的樂天知命生活,宗教帶領他們一種精神寄託,他們只希望永遠傳承下去泰雅文化的精隨,不要隨著現代化的生活,慢慢流失,另外,也期望透過互相交流,我們不要給予原住民有異樣的標籤,在司馬庫斯的生活態度,我看見他們嚴格自律,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愛喝酒、偷懶,而是認真的度過每一天的到來。
夏天漸漸接近尾聲,就如同故事就這樣告一段落,說著也慢慢憶起十六公里的路程上,那種疲累感和山上路程的暈眩,但當你累了,抬頭仰望天空,那片藍天白雲裡,存有一種使命感,想起部落對保育生態的堅持,守候著這片大地的所有萬物,這是老祖先傳下來的智慧。 和部落人勾勾手約定,我們會再見面的。我想我會繼續帶著這熱忱,慢慢一步一腳印走過我這輩子最難忘的夏天。最後,伴隨著蟬鳴鳥叫聲,我如夢似地迷戀上這純樸還具有人文歷史的地方-上帝的部落,我想人情味已經深深走進我心深處的一處天堂,親自走過,才知道路上的一花一草木綻放得如此美麗;生活過,原來我們遺忘了最簡單的幸福哲學;愛過,愛不只是說說而已,心裡早已認定「我不會是你們人生的過客,我會像候鳥般定時回去看看你們,並問候著我們心靈相通的語言。」約定好下一次回去探望你們的時候,大聲呼喊「Lo-kahsu?你們好嗎?」
(本文作者為金大應用英文系四年級學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