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爸的晨間約會

發布日期:
作者: 黃珍珍。
點閱率:1,221
字型大小:

老爸尚未從職場退休前,一直是以單車為往返住家與店裡的交通工具。後來那老爺單車已不堪使用,他喜孜孜的買了輛新單車,不想騎不到兩個月竟被偷走。那天老爸想著只是回家吃個午餐,餐後馬上就走,因一時之懶沒上鎖。誰知新買的單車馬上不翼而飛,報了案也無結果,只有自認倒楣,自此之後就用「11號自行車」。
老爸晚年時,把他經營了一輩子的冷門行業「聯發白鐵店」給收了,偕同母親一起遷台與兒媳們同住。而台灣人多車多,交通混亂,兒孫們自然不敢買單車讓他老人家「以車代步」到處趴趴走,所以,老爸繼續用他的「11號自行車」。
2009年,我最親愛的老媽往生後,老爸就一直提出要回金住「大同之家」,卻遭到子女及一票親朋好友們的「大力反對」。但我那可愛的、笑口常開的老爸終於以他那「堅持到底」的決心獨排眾議,最後讓反對的聲浪妥協著說:「好吧,那就回金去住住看,不適應隨時可回來。」
於是,2011年六月底,老爸迫不及待的束裝回金(就差沒一路吹口哨)。2011年7月1日,老爸「滿臉笑容,歡天喜地」的入住他夢寐以求的新居「大同之家」。
老爸在台時三餐得外出覓食。大台北生活緊張,兒、媳們各自上班早出晚歸,等他倆回家時,老爸已早早就寢。老人家的生活習性與步調和年輕人是截然不同的。再而,少了老媽的陪伴,每天守著空蕩蕩的屋子,內心的孤寂無所排遣。一段時日後,「落葉歸根、告老還鄉」的念頭時時湧現。如今,住進大同之家這個「大家庭」,三餐準時開伙,不用像在臺時每天徒步出門去永和文化路上各家小吃店、餐館「搭伙」,時日一久,和各家老板都成為好朋友了。
無事一身輕的老爸,回到家鄉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趕緊去「買單車」,方便他悠閒地遊走在熟悉的馬路上、街道巷弄間。
老爸雖然住在大同之家,但我們對其生活作息「瞭若指掌」。比如說,他每日早晨(大雨天暫停)必定「拜訪」南門境內的五間寺廟,虔誠的拈上一炷香(不燒金紙)向每一尊香爐前的神佛請安。
但在五間寺廟中,唯獨我對「禹帝廟」是全然陌生甚且不知其「位於何處」?於是,興起了想要去一探究竟之意,於是和老爸約定時間,要親身體驗和他走一趟他這「晨間行程」。
大同之家早餐6.30分用膳,7點多老爸餐畢後已在門口等我。為了參與老爸的這晨間活動,平日日上三竿才起的我,特地早醒與老爸來個「親子遊」。
騎著機車,還連連打哈欠的我,和精神抖擻騎著新單車的老爸,啊哈,一個九十高齡的父親和一個耳順之年的女兒,我們父女倆,這天的晨間休閒與運動時間於焉開始囉!
首先,老爸沿著國民黨部(前育樂中心)、金門高中體育場這條路一直走著,到西南門里辦公處時過馬路到對面「7--11」超商後,再順著旁邊巷子一路滑行來到他拜訪的第一站「禹帝廟」。
禹帝廟,這讓我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問老爸:「這廟裡供奉的神明和大禹治水有關嗎?」「有的。不然為何稱禹帝呢?」老爸笑著回答,接著開始向我解說著這廟的典故。「這地方在古早以前稱「網寮」,廟前原是個大海,是以後政府『填海造地』後才有了這海埔新生地,變成現在密密麻麻的住宅區。」啊,兒時就曾聽聞長輩們說「南門海被填了一半造地….。」當時覺得「這有可能嗎」?一直抱著存疑態度。如今經由老爸口中證實著,覺得還真神奇,現代版的「滄海桑田」居然在金門金城鎮南門里重現。「那網寮的這個網字和禹帝廟又有何關係?」好奇歐巴桑的我又問著。「以前住南門的大部份都從事捕魚工作,漁民們都在廟前的這一大片沙灘上曬網,所以稱『網寮』。」經老爸詳細解說後,至此我才真正瞭解這禹帝廟與網寮的關係。但我也覺得滿汗顏的。想我從小住金城南門里,卻對它一點都不熟悉,直至今日因著老爸回家鄉來住,我好奇於他每日的作息才與老爸一起來造訪,感謝老爸替我上了一堂寶貴的鄉土課哩。
接著,老爸帶我到第二站,一樣是隸屬南門,成功補習班旁的「天后宮」。這間廟是我最熟悉最懷有感情的。小時候常跟著母親來這裡拜拜。除了供奉「主神媽祖婆」外,還有一尊神明「白府千歲」也住在這裡,每年農曆的十月十日是他的生日,廟裡都會作醮三天慶祝,敲鑼打鼓很是熱鬧。老媽一向對敬神拜佛極為虔誠,又因老爸有加入為白府千歲而成立的「白廠官會」,為此,家裡還常久供奉著「白府千歲」的官印。老爸說:這廟俗稱為「二媽祖宮」,在南門境內還有一間「大媽祖宮」。瞎密?媽祖宮還分有大、二之稱?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一直以來,我心中的 「媽祖宮」就是這裡啊!
我和老爸在「媽祖宮」拈香拜拜完畢後,老爸輕快地踩著單車出了牌樓,右轉向金城國中、福建省政府一路直直去,我們來到了第三站「萬善爺」宮,現改名為「森羅殿」,後殿為「地藏王」廟。兒時就常聽母親說「萬善爺」的事。昔日金門歷經戰事,諸多壯烈的軍士或在此犧牲或身軀由它處移至這裡,多少的無主孤魂聚集在這僻靜的南門海邊。爾後經撿骨師一一「撿骨入甕」,蓋了間遮風避雨的簡陋小瓦屋安置,統稱「萬善爺」,每年農曆七月南門居民都會帶著供品、金紙去祭拜。而每年的這任務,我家都由老爸出馬。一來是路途有點遠,二來是老媽也挑不動一擔兩籃的祭拜物品,三來是老媽膽小,想到一個個的骨灰罈,心裡就發毛。
而說到「萬善爺」,老媽還告訴我個真實故事。有個素行不良的學生偷了同學的錢,但老師和其家長在教室和家中卻都遍尋不著贓款。後來請出警察來軟硬兼施「逼供」,最後終於道出說:「我把錢藏在萬善爺處的骨灰罈裡….。」這個答案,讓在場所有人都瞠目結舌嚇壞了!非常震驚於他的大膽,竟然無懼於骨灰罈裡的人骨。
如今,此處經過整修重建,已是座很具規模的寺廟了,昔日的悽楚悲愴氛圍已全然消失了。
拜了森羅殿裡的萬善爺後,我們沿著海濱公園轉往體育館旁的幽靜馬路,老爸停下單車對我說:「在這裡我都會停留一會兒,看早班的飛機飛來金門…。」就在說話當兒,天空忽地有飛機在莒光樓上方劃空而過。果然這個點還真是看飛機的最佳位置。我還真歡喜九十歲的老爸還滿「童心未泯」,懂得享受這生活中簡單的娛樂與幸福。
飛機很快地消失在浩瀚的晴空。我們也來到「第四站」,座落在水試所左邊的林家「天后宮」。老爸說這就是「大媽祖宮」,是所有「林姓」家族集資興建的。古早古早以前,這「媽祖宮」原是同屬南門海邊「萬善爺」那一區,後因年代久遠,歷經風霜歲月之洗禮,終至岌岌可危。數年後覓得現處的新址,「大媽祖宮」於焉開始動工興建。同時亦成立了 「金城天后宮媽祖會」,會員眾多,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迎城隍這天,「天后宮」都有精彩的節目參與,如「蓮花大鼓陣」、「十二婆姐」的表演,都很精采吸睛。最近又有新編的陣容龐大,熱鬧滾滾的「迎親陣」,金城天后宮媽祖會的節目真是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有看頭了。
老爸在每個香爐上完香後,帶我到「第五站」,位於大媽祖「天后宮」後面的「香蓮廟」。廟不算大,廟內供奉的是「註生娘娘」。記得大妹婚後數年不孕,我還陪母親來此拜了數次,還真靈驗哩!
再來是老爸晨間運動的「第六站」,莒光橋旁北堤路上的水果店。老爸會買些他愛吃的水果,如葡萄、西瓜、橘子、香蕉或已切好的鳳梨…等帶回家吃。有時橘子他買多了,我也分一杯羹呢。
最後壓軸的「第七站」是「我家」。他到我家的第一件事是「看報」。老爸是「金門日報」的忠實讀者。之前遷台時,連同金門日報也訂到台,之後他回金門住,報紙就由小弟接手「續訂」。「金門日報」大同之家也有,但畢竟多人搶看一份報紙,要等很久,因此每日都到超商買。我告知他我亦有訂報,我家看報,免等免買。
因此,老爸七點出門,當他虔誠的完成五間寺廟的拜拜及買水果後,到我家已近九點半,報紙早已送到,正好可坐下來休息,悠閒看報。之後再閒聊話家常,十點多回大同之家再小寐一下睡個回籠覺,然後就準備吃午餐囉!
所以,親朋好友若要探望老爸,都要先預約,否則到大同之家常常找不到人。
陪同老爸走訪了這趟晨間行程後,我很慶幸老爸身體健康,並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他過得開心快樂,我們做子女的也沒負擔,皆大歡喜。
想想,名與利皆是過眼雲煙,身體健康才是王道,活得久更要活得好才是真正的快樂人生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