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站阿舅
從小我就跟著兩位哥哥叫三舅為「罰站阿舅」,當時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稱呼他?這個名稱的由來說來有趣,並不是阿舅名字叫罰站,也不是家人戲謔他的綽號,而是我的兄長小時候跟著媽媽回娘家,在外婆家頑皮,玩得太過火時,常常被三舅叫到牆邊罰站,久而久之,「罰站阿舅」就叫上口了,變成他們喚三舅的代名詞了。儘管三舅很疼我,不曾罰過我,我卻常常跟著哥哥傻叫,三舅也沒有排斥,於是我習慣這樣叫他,「罰站阿舅」一詞變成另一種暱稱。
罰站阿舅興趣非常廣泛,他喜歡一些我們眼中看來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說舅舅們孩提時都抓過蓋斑鬥魚〈金門話稱「中斑」的鬥魚〉來餵養觀察,長大以後只有罰站阿舅不曾忘情,一度想要藉由自己的力量來復育本地純正的鬥魚,雖然後來知道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不了,還是耿耿於懷經常掛在嘴邊。
春天的田野野花盛開,蝴蝶在草叢飛舞,斑鳩咕咕聲在小麥田裡唱和,這時有些人喜歡到處走一走、貼近大自然,罰站阿舅也喜歡走訪山林、踏足田園,他不是四處賞景遊山,而是尋找一些大地之寶。相思樹下根部所生吸收精華的靈芝;田邊草叢裡野生煮茶喝可以清肝降火的枸杞頭;開著紫紅色小花清熱解毒的爵床草〈金門話俗稱嬰兒草〉都是他眼中的大瑰寶,也是他孝敬外婆的最佳餽贈品。
夏天的海風習習,遇到大潮退潮的時刻,罰站阿舅會提議大夥一起去海邊挖花蛤。迎著南風,赤著腳享受踩在潔白綿密沙上的感覺真好,只要我們不貪玩,他會細心的示範指導如何挖到重量級的大花蛤,當天晚餐美食中就有新鮮的花蛤絲瓜湯可享用了。
為了健康飲食,罰站阿舅想辦法放養山雞,嘉惠親人,我有口福吃到營養的土雞蛋和品味道鮮美的雞湯都要感謝他。為了吃到時令蔬菜,罰站阿舅利用假日轉身當起農夫,開闢數畝農場,根據蔬菜的生長季節種植,四時都有生鮮蔬菜可品嘗。有了好收成一定分享給眾家兄弟姐妹,因為沒有農藥的污染,吃起來特別可口安心,最受大家的歡迎。
外婆因為雙腿患了關節性退化症,長期不良於行,每天一早罰站阿舅固定推著坐著輪椅的外婆到附近空地,讓她呼吸新鮮空氣,又讓她扶著助行器練習走路,減緩雙腿退化的速度;下了班不及更換輕鬆便服,就忙著幫外婆按摩、拍打背部催痰,深怕患有慢性疾病的外婆呻吟難受。雖然後來請了外傭照顧起居飲食,罰站阿舅仍不改初衷、事必躬親。遇到外婆舊疾病發,不時漏夜開車送診,有時醫師見外婆年事已高,不適合安排住院治療,罰站阿舅只好席不暇暖一天送外婆就診兩回。若是病情嚴重,他就難過得食不下嚥,一定要等外婆舒緩過來,才放下心頭大石,好好吃飯。
雖然罰站阿舅性情剛烈又心直口快,平日難免會得罪一些相交不深的親友,在我看來這個小小缺點比起他的大大德性,是瑕不掩瑜的。因此,我要藉文後篇幅祝福親愛的罰站阿舅:「笑容蕩漾臉上、開心幸福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