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書法聯展記感
感謝金門縣教師退休協會吳理事長友欽副縣長,於今(103)年教師節前,安排筆者與林金龍校長書法聯展,以及董朝來老師磐石個展,一起在文化局第一、二展廳共同展出,可謂是他任退教會今年的一場盛事。
往年退教會教師節聯展,都是由退教會慶利兄等同仁,負責跑廈門處理裱褙工作,非常辛苦。這次我們不忍心再勞駕他們,經過與林金龍校長多次研究,遂決定由我的得意高足「書經舍」老闆蕭棟欽先生來幫忙裱褙,免得我倆老跑廈門之負擔,而且可以隨時寫好就近拿去山外交他處理,方便多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林校長與我都希望這次展出能出一本《書法專輯》,但文化局補助經費有限,我又找到熱心藝文活動的黃泰華董事長協助,希望能實現此願望,真是感謝眾緣的成就。
我寫書法原本是為了抒情、抒壓與療癒,把能夠震撼我心靈的文章詩詞寫成書法用來自勉,增強抗力,沒有很重視他的美感,後來越寫展出作品,越感到不夠圓滿,心想既寫書法作品,就應注重它的書法美,但要怎樣寫才能夠美,我書法沒拜過師,自己又沒素養,如何精進成為我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結。
民國99年(西元2000年)6月20日,我在廈門參加海峽兩岸教育論壇,會中碰上兩岸和平文化交流,藝術聯盟總會秘書長李沃源國畫大師,他知道我愛寫書法,於是推薦我上北京師大藝術學院,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就讀,他認為一定會有很大的求美進步空間。因此,我從99年起,連續三年利用二個暑假(第三暑假籌辦畢業聯展),每次上課一個半月的研究學習,每天七個小時的努力進修,想起來真是非常辛苦,但也很值得,我很感恩。當然這番研究學習,一時無法完全吸收,但我預備用十年時間慢慢來消化它,希能達到「人與書俱老」的境界。
這次我書法展的重點可分五大主題,其一是我早期所寫的范仲淹先生的「岳陽樓記」,有行楷及楷書各一幅各十條幅。可見我早年很喜歡這篇文章,讀它、背它、寫它都是為了抒發我的胸襟,它給我安定奮發的力量,從「憂讒畏譏,寵辱偕忘」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自我期許。
其二是岳飛的「滿江紅」,我在斗六高中參加學校合唱團時,曾經高歌演唱過,它有舊版與新版,我比較喜歡唱新版:「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很有強烈的節奏感,非常雄壯有力。岳將軍那種奮鬥打天下的精神與毅力,深深地感動了我,當年負笈在外求學,面臨困境,我也曾「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過,要求自己「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書隸書、草書各一幅,草書希能展現我的豪情壯志心境?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學習吧!
其三是蘇東坡的「赤壁懷古」或稱「念奴嬌」,蘇軾這首詞,在我晚年讀來感觸越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無情的時間洪流,帶走多少古今的英雄歷史人物,人生似乎就是一場悲涼空幻,權勢畢竟空,不可長駐,誠如金剛經所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終將「灰飛煙滅」,不能帶走一片雲。東坡先生從「人生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豪氣到「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灑脫,心思轉換,我深有同感,他由儒家積極追求功名的思想,轉向成老莊的逍遙豁達,以及佛家看破紅塵的豪邁瀟灑,與我心有戚戚焉!我以草書八條幅企圖展現其豪邁瀟灑。
其四是〈歸田園居〉,今年元月元日清晨,我參加元旦升旗慢跑,下午三時,晴空萬里,暖洋洋的冬陽,我想騎單車走農道,返湖下故居以及生態花園看看,因為去年,我把湖下故居要回,準備做文物陳列室,又在老家附近整理一塊祖業田地,準備開闢成生態花園。退休非常嚮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之生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也想要效法唐朝詩王白居易栽花種樹的風範:「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在故居湖下的祖地是一塊空地,三面高,中間低,像一個佛龕,我以約五百多塊花崗石條(30×60公分),花費台幣拾伍萬餘元,佈置成一尊長約五十公尺,寬約五公尺的立佛像,準備以櫻花植大佛。我以六條幅行書寫陶淵明的〈歸田園居〉,及以前學彿書法舊作,藉以弘揚佛法。「但使願無違」,希望我的田園願望都能實現。
其五是八則《病床懺悔錄》〈如圖〉。意外回程就在荒郊野外的埔邊轉彎處,滑倒掉入坑洞,雖然坐了五分鐘才能爬起來,又休息了很久,才騎車回家,原以為沒事了,照樣參加了金城退教會、金蓮淨苑、佛教會等活動,直到五日下午三點參加佛教會的歲末祝福回家後,腳開始劇痛,六日一早就診,經照相李醫師認為骨折,必須立即轉診金門醫院住院開刀,正好遇上金門書法協會總幹事陳志鈺兄,他熱心地立刻幫我叫救護車,我被綁在擔架上,推上救護車,啊嗚、啊嗚、送到急診室再做檢查,這種情景讓我感慨良多。
下午一點三十分推進手術房,馬上進行手術,五點半鐘住進病房休息,這太意外了,原本為好友臻公寫的紀念文來不及完成,他九日的告別式勢必也無法參加,這讓我比自己身體傷痛還傷痛,而且留下無以彌補的遺憾,臻公,對不起,我感謝您。種種不幸的發生,我似乎早有預感,人生無常,在病床上,讓我不斷的懺悔反省,於是有感寫下這八則感悟《病床懺悔錄》。廿四日報導作家楊樹清、好友廖尚夫、楊智品來訪,問起我的病情,我說一切康復良好,只是生病感觸很深,我就把我寫的感慨文稿請他指教,他立即把我寫的書法,拍照加上文字放在網路上,「浯友二會」、「浯友三會」的浯友知道,立即就有黃克全、陳能梨、李台山、陳榮昌、翁維智、以及王先正、陳為學等好友表示關懷,我在浯友網上PO文,戲稱樹清兄是「世界級的快速傳播達人」。以下是我的八則《病床懺悔錄》,我把它當成書法創作來展現:「苦智」;病後始知身是苦, 健時多為別人忙,心中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總不妨。「無常」:哀我骨折打三釘 ,活龍一條變成蟲,好友臻公突往生,人間煉獄昇天堂。「禪心」:遇橫逆不怨不尤, 患病時不驚不怖,這就是所謂禪心,手術房開刀感悟。「隨順」:面對外在事物 , 盡量隨順因緣,不一定要強求,盡心力即可矣。「感恩」:患難見真情 ,處處有溫馨,慚愧又感恩 , 行善報眾生。「無欲」:學佛治貪欲 , 無欲則剛強,不如泯得失,隨波亦快哉。「正念」:骨折開刀不是禍,放下萬象方知福,找回生命無價寶, 安分平凡度終生。「精進」:人並非一帆風順, 遭遇困難要克服,休息為走更遠路 精進充實不空過。綱目是用朱色的隸書寫成,懺悔錄內容,用黑墨行楷書寫,以全開中堂裱褙,水墨加朱紅色,應該可增加一點色彩的趣味。
今年元月,我跌倒骨折開刀的休養期間,感到一時失去健康,行動不便,除了獲得內人更多的悉心照護外,還有子孫的親情,師父、師兄的道情,長官、鄉親的友情,讓我更懂感恩,更懂惜福,更有時間思考寫作出書,更有時間勤練書法,準備書法展,也意外獲得小小一筆保險理賠金,讓我感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很多,真是因禍得福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