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家

發布日期:
作者: 莊火練。
點閱率:691
字型大小:

家是最初的感動,沿著一條生命之河迴游,爸爸就在署金醫院的病榻上走完人生終程,一生精采的身影,就在回到他的發跡地山外緩緩的落幕了。
家鄉的習俗不客死在外,通常是留一口氣回家,當醫生告知病況惡化危急可以回家了,瞬間我們面面相覷,也只能無奈接受殘酷的事實,不捨即將失去爸爸的恐懼與哀痛頓時湧上,如注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
爸從病情急轉直下戴上呼吸器後就未再卸下,沉濁微弱的氣息就像春蠶般仍努力的喘吐著,接獲病危通知後倉皇將爸的病床推出了病房,穿越狹仄卻好像沒有盡頭的長廊,似走向一個懸浮在現實之外夢與回憶的國度,走向最後回家的路上。
臨終前他那銳利的雙眼已張不開了,燈光映照在他那枯槁的病容益發死灰慘白,在意識還清楚時氣若游絲吃力的說:「四弟與五弟從台灣回來了嗎?」之後病情惡化陷入昏迷,直到彌留仍似有所牽掛,遲遲未能安然闔眼,便哄說在機場馬上到了,只見他眼眶泛淚,而四弟與五弟最終因濃霧飛機延誤沒能見到爸最後一面,因為在回家的路上,已然斷氣了,他的風雨人生、他的故事、他的傷痛與愛已成絕響。
爸的去世就像風吹沙揚起塵埃般的卑微,一沙一世界,只要存在過,就會留下一點痕跡。他出生的那一年,正是軍閥割據、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國事如麻的年代,一生年近九旬歲月緊緊隨著中國近代史的動盪而跌宕起落,日騎的鐵蹄踩踏童年顛躓的步履,少年羸弱身軀擋不住國共內戰的熾熱戰火,赤禍滔滔河山傾覆,他嚥下國破的苦澀離開了原鄉惠安來到第二故鄉金門。
他常說海島的人,註定是出外打拚的命,老天爺總是喜歡跟窮苦人家開玩笑,命運撥弄,自幼失怙,家中唯一男丁,責無旁貸一肩挑起一家的生計。古來金門廈門一衣帶水,兩門相通同船共渡,往返經營小生意,勉可餬口,孰料風雲變色,戰爭打亂了青春,兩岸隔絕,關山難越他鄉變故鄉,還鄉成為遙不可及的夢了。
當時的金門童山濯濯、黃沙滾滾,土壤貧瘠物資匱乏,兵荒馬亂國軍進駐,數萬大軍的消費帶來地區的繁榮景象,他為人豪邁不拘一格,商業洞察力強,生意場上身經百戰,曾在山外夜猶未央的早市擺攤賣菜,並先後經營過餐飲店、雜貨店、豬肉鋪等維生。
民國四十七年爆發舉世震驚的八二三砲戰,長達四十四天猛烈砲擊,硝煙蔽日,到處焦土殘垣滿目瘡痍。十月間政府利用砲火間隙疏遷老弱婦孺及學生到台灣安置,當時尚在襁褓中的我們兄弟倆在爸媽的揹負中,懵懂隨著大批逃離戰火驚駭慌亂的人潮搶搭軍艦遠赴台灣,抵達高雄碼頭後就這樣開始了我們那島與島間的流離。
戰爭延燒的台灣也是百廢待興,謀生不易,爸飄洋過海攜家帶眷來到陌生的異鄉,初來時舉目無親徬徨無依,先落腳賃居在三重埔,惶惶然急著尋親找到了失散在鐵路局服務的堂叔,由他介紹到鐵路局跟著火車做綑工雜役一段時日,之後陸續換了幾個工作但並不順遂,落番異鄉如蒲公英般的隨風飄零,食指浩繁家境日益窘迫,駐足省思終非長久之計遂又返回金門定居。
人間事,喜或悲,幸與不幸,都歸諸心念的選擇,當年逃遁戰爭同時遷徙來台的鄉親散居各地,如同遺落漫天星光幻夢的種子,多年之後在異鄉繁衍開枝散葉成為一方草原,逢年過節便像候鳥成群結隊回到自己的土地來尋根。
金門位處邊陲雖是個蕞爾小島,但卻以彈丸之地抵擋了萬丈烽火,當時戒嚴軍管的戰地幽閉鎖島禁忌箝制重重,就像一幅潑墨畫被恣意的揮灑渲染,全島草木皆兵,宵禁、出入境、自衛隊演訓、民生必需品等有不可勝數的嚴苛管制與扞格如影隨形;那砲火連天歲月,讓整顆心緊繃、旋緊著;沒有遐思、沒有異聲,祇有壓抑和噤默。
不過島上大街小巷充斥的軍人,人聲鼎沸的人潮倒是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一間間小雜貨店、冰果室、撞球間便維持了一家家的生計,爸在山外菜市場內頂了間雜貨店重操舊業,日子就在無數的軍管禁令闇默下與菜市場嘈雜紛沓的吆喝聲中度過。
爸生命旅次始終如飛絮般奔竄,漂移歲月懸宕的行腳落定又揚起,民國七十二年驛馬星動,赴中壢士校附近尋訪旅台多年的姑姑,也因此訂了她住家附近的一間預售屋結為芳鄰,自此以後就在中壢落腳。後來並接了阿嬤赴台定居,他一直到最後病重返金,羈旅金門、台灣兩地奔波,就當了卅餘年台金間的空中飛人。
故鄉是每個人生命的啟航地,也深深牽動著每個旅人的靈魂,一路走過,思念怎堪抵抗時間的磨蝕?心中總有濃得化不開的鄉愁。那一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惠安老家捎來多封力邀爸返鄉探親的信箋,激發他那久蟄平靜心湖的騷動引爆思鄉潰決,當時小三通尚未實施,往返大陸需繞道港澳轉機,終於,鬢角已如霜的他踏上了返鄉尋根之旅,一圓契闊卅餘載漫長激越鬱結的鄉愁。
在福州機場通關出口處,爸的堂弟趕來接機,流逝時光在他們臉上鐫刻著歲月的皺褶,驀地相見怔怔相望淚相擁,彼此緊緊握著對方的手,胸臆澎湃激盪不已,金廈隔海相距近在咫尺卻遠若千山萬水之遙,雙方久別重逢恍如隔世,寒暄後隨即驅車返回惠安老家。
爸歷經兩岸砲火對峙紛擾,飽蘊滄桑,如今物換星移重返原鄉,宛如逆溯時光之旅,他不斷翻閱記憶,回憶失憶交錯,過往煙雲如潮湧現,長街寂寂老屋窄巷景致不再,尋訪故舊,祇是歲月已老,人事已非,一切彷若神隱在風中消逝,一時難掩莫名的空虛失落,他錯愕、啞然。
爸歸程行囊刻意掬了一把家鄉的泥土,想擁抱珍藏今生最鍾愛土地化作永恆的回憶,自忖歸鄉路迢迢,無情歲月催人老,不敢想此番別離後,是否還有下次的歸期?祇怕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了!
回顧前塵往事,歷經戰火洗禮的金門子弟,同島軍民一命,展現浯島花崗岩堅韌的生命力,孕育勇於放縱少年悠然神往的壯志豪情,投身軍旅者忒多,我們三兄弟也就在這種情境下陸續考取了軍校,四弟考上台電遠赴雲林縣受訓,都成為離鄉背井的遠方遊子。
三弟住桃園,軍中退伍後任職中油並考取台大夜間部,風雨無阻通車台北長達五年畢了業,那種堅毅不懈的進取心,一直深深撼動著我。而每一年他都會帶著妻小回家省親,臉上總是露出燦爛的笑容,貼心的問候師長親友,他就是這麼懂事、這麼戀家。直到有一天,驚聞他在桃園大園出車禍的噩耗,他走了,上天何其忍心以卅八歲黃金年華就讓他拋妻別子撒手人寰,白髮人送黑髮人更是人間的慘事,爸媽那悲慟不捨痛心淒厲的嚎啕聲無法喚回他;我知道他已永遠不會再像候鳥般的回來了。
浮生若夢,因緣聚散本無常,誰能真正擁有?緊接著旅居在台九十多高齡的阿嬤病重住院多日,隨著?病情日益加重,自知來日無多,交代爸不想客死他鄉,惦記著死也要回家。
當包機飛抵金門上空時,爸淚眼模糊趴伏在陷入彌留的阿嬤耳邊,哽咽泣訴「金門到了」,祇見阿嬤似會意已無懸念,眼角淚珠潸然流下,回家不久旋即溘然西歸,至此我才知道落葉歸根的情懷竟是至死方休啊!阿嬤內心深處或許有憾,那就是未能重回原鄉-福建省惠安,生前不能重返,但願此刻能魂歸故里,一路好走…。
生命,在喧嘩中開始旅行,在沉默中止息,歷史長河潺潺流過,三弟車禍人生折翼、阿嬤病重相繼過逝、四弟、五弟來不及見爸最後一面、爸抱憾辭世,親人生離死別撕裂般的揪痛,決然的生死滿溢得令時間停駐,翻飛的思緒似一股伏流掠過,總是觸動內心深處的隱痛。
紛亂年代金門譜著戰地光環走在歷史的浪頭上,陷入像海嘯般席捲的戰爭漩渦,我們都身不由己的擁抱戰爭,在島與島、原鄉與異鄉間隨波逐流飄泊擺盪,雖千迴百轉,最終總是泊入母親的臂彎、心繫家園而歸,因為愛戀原鄉一夜鄉心處處同,家永遠都是撫慰遊子的避風港。
白雲千載空悠悠,歷史像風呼嘯而過,回首來時路,金門在歲月滄桑裡蛻變,不變的是原鄉情的呼喚與悸動依舊,島嶼天光,而那曾劃破天際的烽火煙硝已然灰飛煙滅,雲淡風清。
(本文係第11屆浯島文學獎散文佳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