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追思──憶楊世達先生
認識楊世達先生,是在民國64年到金門當兵之時,當時軍方沒有桌球隊,選手服役一律下部隊,因此有很多好手來到金門,我運氣好編在金防部,一放假,就打聽什麼地方可打球,一開始,活動範圍在金湖,輾轉得知金城電信局有一位課長,對桌球活動非常熱心,在他的號召下,散駐各部隊的好手,遇假日,才有機會聚在一起打球,當兵薪水很少,楊先生既好客又慷慨,套句臺灣話「呷穿攏看伊」,可以說在金門喜歡打桌球的人,沒有人不認識他的。
和楊先生實際相處雖然不到兩年,退伍返臺後,還是保持密切聯繫,舉凡寄送桌球用品、金門球隊到臺灣比賽協助安排、介紹到金門服役的桌球好手認識等。尤其是後者,經楊先生透過軍方關係,努力爭取安排服役選手,以公假方式外出到各學校擔任教練,因此而受惠的選手很多,如今談起來,仍讓人津津樂道。
民國82年,楊先生來電詢問,是否能安排合庫桌球隊到金門訪問表演賽,因為當時合庫陣容,有聞名國際的吳文嘉、許榮展、陳靜、徐競等選手,如能到訪,可望帶動金門桌球風氣,經多方奔走努力,幸能成行;記得出發前一天晚上,天氣不穩,楊先生擔心行程變卦,觀測風向,徹夜未眠,並數度來電預告隔天可能的天氣,可見其用心;然好事多磨,當天上午7時的班機,因機械故障,竟然延宕到下午4時才起飛,讓楊先生在機場苦候長達10小時之久。每憶及其對桌球之熱忱與費心,實令人動容。
有一回,楊先生來台洽公,預定當天晚上,住在外島服務處附近之旅館,好多年不見了,我很高興,特別約了服役時受他照顧、現任文化大學教授的沈啟賓教練一起去看他,本想可好好敘敘舊,並盡地主之誼、招待一番,可萬萬沒想到,今人傻眼的是,到了旅館,楊先生竟留話說,因飛機尚有空位,他先回金門了。不喜歡麻煩別人,是他的個性。
有一年,我邀同顆粒高手高金旺先生到金門比賽,楊先生喜歡怪武器,是大家都知道的,他看到高先生中顆粒球拍,試打後愛不釋手,高先生慧眼識英雄,當場即將球拍贈予,當天,楊先生馬上回贈高一隻收藏多年的心愛茶壺,價值應遠超過球拍吧?不喜歡占人便宜,也是楊先生的個性。
記得10年前,舉辦第一屆世達盃時,和楊先生的子女們聊到他們的父親,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父親交代,身後遺骨一定要歸葬在金門,經過楊先生摯友楊碧泉一再說明後,他們始能釋懷。其子女應以父親在這裡受人尊敬而感到驕傲!
楊先生大半輩子,就像桌球農夫一般,默默的為推展金門桌球運動播種、施肥、灌溉,不計回報的付出,大家看在眼裡,感念在心裡,他的付出沒有白費,在晚輩們承續推動下,近年來,金門桌球風氣日益興盛,舉辦的比賽規模越來越盛大,參加選手層面,更已擴及兩岸三地,本地選手,也漸漸在國內占有一席之地,楊先生地下有知,一定會感到高興。
每次再回金門參加桌球比賽,昔日球友們相聚時,總一再談起和楊先生相處的往事,懷念之餘,都希望能快快再舉辦世達盃紀念桌球賽,感謝多位球友熱心的共同發起,更感謝金門桌委會全力的動員配合,才能讓這場賽事順利舉行,希望楊先生當年撒下的桌球種子,能順利的萌芽、成長、茁壯。
(稿費捐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