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浪島嶼
當同行的四個女人都有共識,未必是件好事。那天早上天剛亮,投宿的旅館旁的市場,已是人聲鼎沸。女人們都想著同一件事:投入那擁擠的市場,狠狠殺價一番,把家中需要的貨物提回去。
嬰兒好夢正酣。若能騰出雙手採購,那該多好?「大清早帶他出去吹風不好吧」、「若無讓他多睏一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女人們的想法一致:「在金門,不也常常把孩子放著,忙進忙出?」
回想起來,真是鬼使神差,才足以解釋這些人的作法。年輕母親將兒子放在旅館裏,心想就在附近的市集逛逛,他沒那麼快醒的,待回來再餵他。
臨出門前,做母親的又轉身望他一眼,睡得好香甜。
那最後一眼。
手上的採購品被驚嚇的女人凌亂棄置在旅館房間的入口,她衝到床沿、四處搜尋,連床下都探頭找過,她瀕臨崩潰。
她們的行李一件不少,唯有孩子無影無蹤。旅館人員從上到下都叫來問過,從老闆到清潔婦,大家都說不知道。
幾乎昏厥過去的年輕母親,在歷經這麼大的驚嚇之後,甚麼主意都沒有。周圍七嘴八舌的女人們,像一缸忙著吐泡泡的金魚,在無聲的水底世界,兀自忙著吞吐。
那母親嚇得難以回魂。周邊的人努力吼叫許久,最後不知是否真將大姑婆的建議聽了進去,大家只聽她喃喃重覆著:「買個孩子……買個孩子……」。
「這個買來的孩子,就是我的父親。」當她吐出這句話,故事至此已完整兜連起來。
那個被買來的孩子,他的雙親是因為嗜賭、窮困,抑是也不小心遺失了他?兩個失去親生骨肉的母親,恐怕要帶著遺憾,直到老死。
餵孩子的奶水,豐沛如常,只是吸奶的小嘴換人。養育著並非自己骨肉的孩子,聽他喚娘。看他一天天成長,歷經童年、青少年、成年、結婚生子……,想像自己同年齡的孩子,或也正過著這樣一個個的進程。這是一輩子的幸福,還是一輩子的折磨?
我倆靜默了好久。我問:「你跟祖母聊過這個話題嗎?」
她眨眨雙眼,好似這能幫我從遙遠的時空拉回來:「祖母今年八十六了。我從小得知這件事,就沒敢跟她聊。她們那一輩的女性,大多喜歡看連續劇,我不常回金門,但回來有空會陪著她看。」
「是喔……,」我嘴裡應答著,心中想的是我祖母,她也是如此。
「看她們入戲那麼深,陪著劇中人物又哭又笑,真是不可思議。有次我祖母哭了,我不知如何安慰她,只好默默遞紙給她。」她說:「擦完淚後,她緩緩說道,『觀眾心裏吶喊著那些事情不要發生,可是劇情總是如此進行。這就是人生。你不要認為劇情都是編出來的,正因為現實生活總有這些事,編劇才有故事可寫啊。』
我點點頭,末尾這段話好熟悉,聽長輩這麼說過。
她跟家人準備搭船回小金門省親了,結束談話時,她的表情變得好複雜:「你曾想過嗎?她們為別人而哭,也為自己而哭。」
跟許多金門婦女一樣,我家中廚房的乾貨多購自廈門。金廈之間的對口碼頭早已轉移,然而中山路附近、通稱「八市」的市場,其規模浩大、貨色齊備,依然是兩岸居民採購的重心。
距離八市不遠的小巷弄間,有家春成旅館,旁邊還有個小市集。春成旅館西側房間窗戶,望出去就是隔壁住家的後巷,聽得到居民的對話、聞得到今日菜色的油煙味、看得到襪子內衣掛在一手之隔的鐵窗裏,甚至還能聽聞附近市集的聲響與氣味。
需要採買的日子,我會投宿在春成旅館。體驗那迥異於連鎖快捷酒店的感覺,這裏很「生活」、很貼近當地,尤其是樓下的市集。
我常想,六十多年前的那個旅館,或許就在這一帶。
我想像著那些徬徨母親的形象,以及她們臨別小孩的最後一眼。
然後,我輕聲告訴自己:我們都住在一個小島上,不管是大金門、小金門、廈門島,這些浮在浪上的島嶼,暗喻著我們,順著命運之舟,浮蕩行進。
至於我呢,就當個平凡的、傳遞這些故事的人吧。(下)
(本文係第11屆浯島文學獎小說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