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媳婦﹐金門公婆﹗
現今社會變遷快速,道德倫理日漸式微,在邁入高齡化社會,老人問題日益嚴重。新聞時有所聞,有老人受到子女棄養淪落街頭,因此以撿破爛維生或者老死家中無人知曉,每看到類似的新聞,我的心總是不勝噓唏,父母用他們的青春以及血汗,一把屎一把尿的撫養兒女長大成人,而在殘燭之年卻是如此淒涼,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是的,中國自古以來就大力倡導「孝道」,孝道是中國固有的美德。 身為大陸新娘金門媳婦的我,一段「緣分」嫁到人生地不熟的金門,公婆則是古稀之年,公公尚康健,生活能自理,婆婆則是臥病在床多年,前來和先生作媒的人聞之有其母臥病在床,皆逃之夭夭。面對這樣的婆婆,我和先生雖有婚約,不必侍奉婆婆,但相處也盡量盡為人媳婦的孝道。
公公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對我疼愛有加,初來乍到,飲食不慣,面黃肌瘦、病懨懨的,公公見狀心不捨,託人到城裡為我買一顆豬心,要讓我補身子,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燉煮好之後,各盛一碗給公婆吃,老人家也需要營養,另一碗給先生吃,先生做的粗活需要體力,也需要進補,最後我吃剩下兩、三片豬心和一點點湯。公公得知後心疼說:「一顆豬心,一人獨吃都還不夠,還分與四人吃,怎補身子啊!」之後,公公逢人便誇:「我兒子三生有幸,娶到一個乖巧賢慧的媳婦!」左鄰右舍也是讚不絕口。
自入夫家,我就起大早準備早餐,乃至把幼小的兒女背在背上料理早餐,煮好之後先招呼公公用餐,再把熱騰騰的早餐盛放到婆婆房間,接著餵食背上的幼女,最後是餓得發抖的我才開始進食。然而生性多疑的婆婆,不知是深怕我這個「吃香蕉皮和樹皮」的大陸媳婦,會把好吃的食物塞進肚子裡,還是…?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婆婆問我:「剛才有聽到午餐要煮麻油雞,為何沒看到?」我耐心地解釋:「原本要煮,後來阿爸說菜色夠,就不煮了。」婆婆聽了半信半疑,嘴裡直嚷明明有聽到,而那天婆婆碗裡滿滿的魚肉,是我小心翼翼地剔除魚刺放進去的,我自己吃的是魚頭,在娘家我是不吃魚頭的。我的娘家家境雖不甚富裕,但生活也不虞匱乏,我本身也是一名幼稚園老師,不會是「餓鬼」啦!
數年後,公公往生之後,家中請來女傭,考量我身衰體弱,又帶兩幼小子女,當年一個四歲、一個兩歲,決定讓婆婆和女傭轉住另一兄弟家,我們除了出那份晚輩應盡的看護費,幫婆婆拿藥、載她去看病;每逢假日或週末,我和先生還帶著兩個孩子到婆婆住處,並且帶上婆婆喜歡吃的食物。俗話說:「在生孝敬一粒豆,卡好死後拜豬頭」,只要婆婆開口我們都有求必應。到水果行買水果,我都特別交代老闆,要拿好吃又漂亮的水果,老闆告訴我,我家大娘姑買的水果是便宜又熟透的水果給婆婆吃。我說:「身為兒女可以這樣做,但我身為媳婦一定要買最好的食物給長輩,這樣才能表達我們的孝心。」老闆聽了點頭默許。
有一年,出車禍,躺在床上多日,不能行走,有朋友建議我,讓女傭到家裡幫忙一下,我心想:我無法親自照顧婆婆,就讓女傭好好照顧婆婆。雖然家中有妯娌用婆婆名義請女傭幫忙料理家務,但我心不忍,還把外甥女來看望我的奇異果(那是婆婆最喜歡吃的),託大娘姑拿去給婆婆吃。我自己則一瘸一拐拖著虛弱的身體料理家裡大小事,在這期間,令人欣慰的是我那雙就讀國小兒女,主動幫忙分擔能力所及的家事,例如:洗碗、拖地、倒垃圾等。
「烏鴉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義」,何況我們人類是有靈性的高級動物?我也感謝父母在困苦年代養育我長大成人,我也常打電話回家問候他們,告訴他們要多休息,勞作少一點,不用擔心我們,我在金門一切安好。孝順父母比較容易,父母也較易滿足;但要孝順公婆是一件難事,讓公婆滿意更難,公婆不一定會把我們當親生女兒看待,但我們可以把她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一樣侍奉,盡我們為人晚輩的孝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婆婆在臨終前,竟然交代我,在她忌日時要準備哪些她在世喜食的食物。我們家妯娌有四個,她只交代我,可見她信任我這個大陸籍媳婦,是未來會延續和照顧楊家香火的媳婦,皇天不負苦心人!
在和婆婆相處十幾年,我感受到婆婆的擔心。但我了解在中國,婆媳相處本是一大難題,面對一個須靠人幫忙的老人家,難免沒有安全感,我是理解的,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有一天我們也會老,也需要他人照顧,將心比心。
在金門每人每年可享三節家戶配售酒,可獲利上萬元,還有八二三的榮民津貼,我和先生分文不取,都存到婆婆的帳簿裡。直到婆婆往生,取出為喪葬費用。雖然婆婆的健保費、分攤女傭費,家中祭祀和人情世故,我們都一概承受,收入不豐的我們從未想要「挪為公用」,我們夫妻只是節衣縮食,勒緊我們的褲頭。
當我們在對我們的孩子諄諄教誨,耳提面命如何孝順父母,不如用我們的身教教我們的孩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父母還健在,孝順要及時,以免後悔莫及。孝順的子女因孝順而心安,孝順為齊家之本,孝順是人間倫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