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度金門的湖北老兵--林方恆

發布日期:
作者: 林靈。
點閱率:592
字型大小:

 盤山老人休閒中心旁的公園裡,綠翠的洋蹄甲篩下燦耀金黃的日光,投射在大夥兒聚坐的石桌椅上。來自湖北的老兵林方恆,提起已逾一甲子的往事,恍如昨日,清晰得歷歷細數,「我記得是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五號離開家的,那時……,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啊。」家中有三個兄弟,排行老么的林方恆如是說。
那年代,做父親的為不讓兒子去抽丁當兵,遂出錢買丁,就以「你去當兵,我付錢」這模式進行;可林方恆家錢都付了,所買的丁卻落跑了,所以徵兵單位循跡找到林家要人,「你這個兵怎麼跑回來了?」徵兵單位的人質問林家,「因為那時候在家裡我年紀最小啊……。」身為么子的林方恆就此入了伍,開始從軍。
剛開始,林方恆是跟著二○七師雄師部隊;那時的師長是王啟瑞,湖南人。「好苦喔!那時真是苦啊!你不曉得,吃飯吃不飽啊!那時候一個連不到十個人看得到,得了雀盲眼啊!就是晚上看不到。上面曉得了以後,就發了魚肝油丸,那個東西也真奇怪,吃了就好了。」林方恆就此從湖北移往上海,直待天氣漸暖,再從上海轉到台灣來。
到台灣時,已經是民國三十八年了,「結果是騙我們的啊!那時候說一個人有四兩豬肉,吃得好,伙食很好……。」林方恆提起這一段,仍有些許不平與無奈,「三十八年的時候整個大陸都丟掉了,報紙上也都看不到啊!」
到了台灣以後,林方恆初始是在湖口接受步兵訓練。「在湖口的訓練很久喔,從三十八年中一直訓練……,訓練不打緊,中間還有插曲啊,那時還聽說老共要攻來台灣。」訓練後移防至觀音山,林方恆與同袍甚至還協力挖了散兵坑,等了好幾晚,卻始終沒有等到老共來犯。
民國四十一年,林方恆隨著部隊到了馬祖。在馬祖住了一年多後,再從馬祖坐船,移防至金門,初抵金門時,已是民國四十三年了。一開始,林方恆在金門的駐地是中蘭,守海防。「那時候不能點燈的啊,免得被對岸看到;情勢很緊張的啊!你不曉得……。」來到金門的部隊,住碉堡、住民房,正是彼時戰地最寫實、最真切的刻苦寫照。
「我前後五度金門,五度金門就差不多去了二十多年囉!」自四十三年開始,兩年一調,兩年台灣、兩年金門、兩年台灣、兩年金門……,林方恆就此開始了長達逾二十年的軍旅輪調生涯。
經歷過九三砲戰的林方恆,直至現在,仍難忘初次親眼見到砲戰啟動的驚懼。「九三砲戰時,我們住在成功,那時離太武山很近啊!那天太武山的彈藥庫被打中了,打了一天一晚吶!碰碰碰碰的,嚇死人了你不曉得!那個汽油桶被打中,一噴火,跳上天去好高啊!很嚇人吶!」
民國四十五年,九三砲戰結束後,林方恆被調到台灣,而再次返回金門,卻又遇上八二三砲戰。「八月二十一號,我們還在料羅飛機場做工,疏散之後,差不多是二十三號的五點多鐘,一看,那太武山上竟然開始冒煙!那就是匪諜呀!二十三號就開始砲戰了,都是被打,電話又不通──有線電不通、無線電也不通,那營長氣的呀!」砲戰時的聲光交錯,一幕幕由林方恆一一細述,在場聽聞的大夥兒,一片靜默無聲。
「你看那個火一亮,就是砲彈來了。一分鐘以後,嗚呼~就會過來了,跟閃電一樣,好亮喔!一下子就散開。」在戰爭裡留存的人們,自是練就了一身如何存活續命的本事。「那時候我們的運氣好,沒有被打死,真是可憐啊!那時候我們一個營犧牲了不少吶……。」戰爭的殘酷無情,切身體認過的林方恆,至今回憶起烽火交逼的曾經,仍是無限唏噓。
儘管兩岸對峙,不斷煙硝,構築工事的進度卻未能因戰事的發生與行進而稍作停緩。「打仗的時候,還是要做工啊,要作很多工事的啊!那時一個砲陣地得花上五、六千包水泥呀!我們把材料都放在古崗湖,人再慢慢的扛上去;一個地方用上五、六千包洋灰啊,不得了,工程好大呀!」大夥兒忍不住問起林方恆,砲戰時,他所構築的那個碉堡迄今是否依然無恙?「當然在啊!那個碉堡啊,很漂亮的啊!一輩子都壞不了。」林方恆的語氣如此自信,如斯堅定。
兩年一到,林方恆又輪調回台灣。彼時的金門島,擁有五個師的兵力,再加上小金門一個師,共有十餘萬大軍進駐。「那時候啊,砲彈打到大家都習慣了,也都不怕了,一天到晚聽到砲彈的聲音啊!直到後來的單打雙不打…….。」二十餘年的長遠戰事流在時間的河裡,砲彈的囂狂聲音也溶在島上人民的生活裡。
林方恆第一次到金門,是在中蘭;第二次在成功,遇上九三砲戰;第三度住在陽翟,碰上八二三砲戰;後來,也住過屏東,還兩度盤山……。是第四度輪調金門時,認識了現在的太太。「但那時候只是認識,還沒有成功啦!」已逾而立之年的林方恆,一回台灣,立馬結了婚,但因生育一事,和前妻遂以離婚為收場。兩年後,林方恆又再度來到盤山,這回,就住在村莊中的碉堡裡。
仔細算算,林方恆發現退伍距今已逾四十年。「退伍後,輔導會本來要我去農場的,是在屏東裡面的山地鄉啊!要我去農場做工、種菜,我才不幹!後來我就走啦!」拿著退伍令,林方恆先是回到台北住處,買了計程車開,開了五年,決定再回金門。
「回來金門後,兩個人就種高粱、養雞、做早點啊,一直混到現在,吃了不少的苦喔!不然哪有你們現在看的這樣子。那時候金門半個島的部隊都是叫我的燒餅油條,那時候一個包子兩塊、一條油條兩塊、一個燒餅兩塊,生意真是好呀!不像現在,現在沒有阿兵哥了……。」民國六十五年返金的林方恆,和現在的太太結了婚,就此胼手胝足、攜手打拚著兩人共有的人生。
林方恆覺得自己還是挺幸運的,「出來的時候,家裡兩個哥哥、父親與母親都還在,我還不錯,三十八年給家裡通了一封信,那時候我人在台灣,部隊在八里鄉,家裡收到信後也給我回了信。」旁聽的大夥兒忍不住開口探詢,「開放以後,您有再回去過嗎?」
兩岸一開放探親,林方恆立即報名,那時往返大陸一趟花費所需不貲,幸好國家有津貼補助;但申請手續仍屬麻煩,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林方恆最後只能返鄉一個禮拜。「一個禮拜怎麼回去嘛!我人在金門,還得坐飛機到台灣,再從台灣到大陸,時間根本來不及嘛!所以沒有去。」直到後來兩岸開放自由行,林方恆回鄉一次,在大陸老家裡住了十九天,「那時候回去,大哥不在、二哥不在、爸爸媽媽也都不在了……。」
沁涼的秋風徐緩吹來,戴著金框眼鏡,花白著髮的林方恆,時有低首斂目,時有托額沉思,時有緩緩沉吟,彷彿墜入時間河裡……,九十歲的湖北老兵,五度金門,最終是偕著身旁相依的太太,就此在金門落了地、生了根。
穿著白色汗衫背心的林方恆,披上太太送來的長袖外套,在太太的一聲「呷飯啦!」喚聲中,起身離開。「好了,我們走囉~」帶有一口濃重湖北鄉音的林方恆,帶著長長的影子迤邐在盤山社區的水泥馬路上,以穩健而持續前進的步伐,徐緩走向那個名為「家」的所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