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迴響》水調歌頭際遇定風波
發布日期:
作者:
孫德芳。
點閱率:497
孩提的鳥鳴聲滯留在耳畔(註1),
如歌如夢再相見。
旭光撫摸古厝的脊梁,
精靈在惆悵(註2)。
翟山坑道的音符(註3),
和著魚兒唱。
炮火早已伴著夕陽,
消逝在大海茫茫。
莒光樓前的晚霞,
讓人忘記毋忘在莒的蒼涼。
國小遺風,
今日難以比航。
慈湖的風吹著關帝廟堂,
難以忘掉熙熙攘攘的街道中間的孝節牌坊。
舉杯望月,
聆聽詩人的傷(註4)。
規勸的聲音,
那是來自塔山電臺的模仿。
穿行在幽深的金城坑道上,
可想當時的慌。
總兵署的紅色燈籠,
注解了特約茶室的悲愴。
回想兒時的牛奶糖(註5),
才知是光華基地的伎倆。
恩怨本是一家,
都是際遇開出的花。
蚵仔煎的味道,
那本是理解的誤差(註6)。
咖啡,美酒是金門的饋佳(註7),
炮彈變成鋼刀才是際遇的神話。
2014年10月20日,孫德芳有感於金門水調歌頭
(註:孫德芳,河南老子故里鹿邑人,杭州師範大學教師)
1.在大陸,小時候經常被鳥鳴聲從夢中叫醒,90年代以後由於環境的破壞,現代城市化生活已經多年沒有這種經歷了。
2.聽導遊講這邊父輩們下南洋的辛酸歷程
3.2014年翟山坑道音樂會
4.聆聽鄭愁予先生的人生經歷的感悟
5.小的時候,吃過台灣氣球飄過去的牛奶糖
6.高師大的老師問我在南京大學訪學過,學生問她蚵仔是什麼,同樣的問題問我,我也一樣不知道。這位許老師特意給我買一份蚵仔煎的味道,並問我味道怎樣,我說「很好」,她聽成「還好」,她非常幽默的說難道只是還好嗎?強調非常的表情與動作,讓我很是感動。
7.金門人的熱情,給我買咖啡,縣政府教育處李處長送金門高粱酒給我。
(稿費請捐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