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點香

發布日期:
作者: 郭桂玲。
點閱率:582

拆開香束袋,在點煙器的上方點上火苗,橘色的光點在香的上方駐佔,慢慢燃起溫熱的光點,暖心。輕煙稍許,裊裊飄渺,淡淡的香氣隨著空氣的流動在四周川流,是一股叫人熟悉又能定靜心神的氣味。我喜歡把香束湊近身畔鼻前輕聞,縱使在假日香客信徒多矣的新港奉天宮裡,這氣味就是滌濾煩障喧嚷的無形屏風,讓我的心往定靜沈著的一方靠攏,在心的廊道間開出一條與神明、菩薩的對話道。
我很喜歡這種拜拜的美好儀式,感覺在這樣祈祝拜祭的過程中人特別清明,不管多憂惱的事情,總能在拜拜的過程中慢慢化淡抹去,即使沒什麼事想祈求神明,拜拜還是讓我感覺一股心安的力量,所以這儀式早已成為生活裡的一部分,不管是拜家裡的祖先、住家附近的廟宇或者專程前去祈拜的遠方廟宇,都一樣有著虔敬的心。
回想這樣的習慣其實從很小就建立了,那時年紀很小,不識字的奶奶每每要到市區的佛寺或廟宇拜拜總是拖著我們這些小孫子前去,尤其是喜歡廟寺氛圍的我成了最愛跟隨的小跟班。陪著奶奶搭車、轉車、拜拜、在佛寺裡遊玩一下、吃吃已拜好的餅乾水果,再帶著一顆歡喜的心回家,這過程就彷如出門去郊遊一樣的美妙。奶奶年紀大,動作緩,點香的工作就自然落在我們身上,我們這些小輩也最喜歡搶著誰去點香,但點香還是有點危險,這工作當然不是弟弟或堂妹適合的,奶奶總是習慣囑咐我去把香點燃。
所以一到廟宇,把帶來的水果洗淨、放上供盤完畢後,我就會算算此廟共需插上多少香,就算算香束袋裡香支數量點上,其餘的就放置到廟寺裡放香的櫃子裡。點上香,沈香或檀香的淡淡氣味在周身圍擁,那氣味有股魔力的會讓人的心舒和定靜下來,連我們這樣喜愛動來動去的孩子,都會在這樣的香火裊繚中慢慢緩靜下來。
跪在奶奶的身邊,聽著她與神明之間的祈祝對話,細細瑣瑣的把她對家裡每一個人的渴盼一一言說,說到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只有說希望神明保佑,讓這些孫子們身體健康、平安長大。當時的我聽著,覺得大人的煩惱好多啊,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渴盼希望神明幫忙達成或保佑,也疑問著真的來拜拜神明就會特別加持保佑,把一切好的事物都降臨到拜拜者的身上嗎?長大了,自己也喜歡拜拜這儀式後,才知,不管神明會不會保佑、拜拜後會不會就有幸運降臨那都是其次,人們在拜拜的過程中獲得安心的力量、獲得無形的方向指引,那就是最殊勝的力量。畢竟我們身而為人,有許多煩惱業障、許多無法定奪的抉擇,透過拜拜獲得安定感、指引力,不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嗎?只要不要過渡迷信,完全失去自我的主導性和判斷力那就好了。
隨著年紀增長,兒時跟著大人去拜拜的遊樂心態已遠颺,換上的是虔敬的心念,每每在拜拜時,就會想起和阿嬤一起共度的美好時光;那無數個一起到廟寺拜拜聽講道的日子。
想念天國的阿嬤,在一炷清香的輕煙杳杳間,我又回到兒時最無憂的幸福時光,幫著阿嬤提著水果,往寺廟的清靜道路前行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