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司馬文字追夢
司馬相如琴挑文君的故事,兩千多年來絲毫未見褪色。〈鳳求凰〉傳送至今,世人仍然津津樂道。司馬相如以深情又帶著挑逗的文字,譜寫二曲琴歌,挑弄那礙於禮節躲在屏後聽琴的卓文君。他將自己比喻為鳳,暗喻文君為凰,琴歌歌詞香艷醉人,新寡的文君情思被勾動,霎時意亂神迷,司馬相如立刻贏得美人芳心。文君夜奔司馬相如驛站賓館,二人相偕,連夜私奔出城,回司馬相如的故鄉成都。
我們且來看看司馬相如的文字,為何會有這麼大的殺傷力?
──司馬相如的〈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蘭房,室邇人遐獨我傷。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雙興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予悲。
這琴歌,一方面表現熱烈奔放的情感,另一方面又透著深摯幽微的纏綿,譬如歌詞中這幾句「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心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孳尾」就是鳥獸雌雄交配,這已經是把男女床笫間魚水之歡的情事寫得淋漓盡致了。兩人情意綢繆,繾綣交歡過後,通體舒暢、心靈諧美,這是靈肉合一的最高境界。這半夜裡貼身陪伴妳的除了我還能有誰呢?曾看過有另一個版本是「中夜相從知者誰?」這意思是─咱們倆夜半裡相偕私奔,有誰會知道呢?我不喜歡這個版本,這語意太直接,缺乏細膩的情思與含蓄的美感。
整體而言,司馬相如的〈鳳求凰〉融合了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麗明快,堪稱上乘之作,難怪文君聞之傾心,寅夜相思,情難自禁,便夜奔司馬相如驛站賓館,投入司馬相如的懷抱。
我們回顧司馬相如的仕途,初期實乏善可陳,漢景帝在位時,司馬相如並未受到重用,因為景帝並不特別喜愛辭賦,加上司馬相如自幼口吃,無法流利地應答景帝垂詢,所以只擔任小小的武騎常侍,他自知前景並不看好,於是請辭侍郎。輾轉前往梁地,投梁王為清客。梁王於某次狩獵途中辭世後,門客盡散,司馬相如頓失所倚,窮困潦倒,轉往臨邛投靠好友─臨邛縣令王吉。王吉親迎十里,高規格接待司馬相如,將他安置於驛站賓館,奉為上賓。
當時,臨邛首富卓王孫仰慕司馬相如的才華,在家中大擺筵席,宴請當地富賈仕紳,並透過王吉對司馬相如邀宴,於是引出後來司馬相如撫琴放歌,二曲〈鳳求凰〉「琴挑文君」這段浪漫絕美的故事。
景帝崩,漢武帝即位,發現司馬相如的舊稿〈子虛賦〉,讀後大大讚賞,發出喟嘆:我恨不得能跟他同生在一個時代啊!犬監官楊得意報告武帝:司馬相如仍然在世,是我的同鄉,他還有許多篇類似〈子虛賦〉這樣佳美的文章呢!武帝聽了就迫不及待地召見他。後來司馬相如又寫了〈上林賦〉獻給武帝,武帝大喜,拜為郎,後又拜中郎將。
幾年後,西夷、南夷擾境,夜郎自大,武帝不悅,派司馬相如奉命出使西夷、南夷,以漢皇禮節前往招安。司馬相如到達蜀地作〈諭巴蜀檄〉,這又是他的一篇傑作,檄文義正辭嚴,要求地方官教導夷部子弟,服膺漢室正統,並廣賜棉帛儀品,西夷、南夷欣然歸化。司馬相如不費一兵一卒,就幫漢武帝招安平夷,開疆擴土。真可說是文士一筆在手,勝卻百萬雄兵啊!總而言之,司馬相如憑著他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不但讓他情場得意、官場得利,當時被武帝大大重用,文字的功勞自然不再話下。但仔細深入思考司馬相如的歷史定位,以及其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則司馬相如就不僅僅是司馬相如了。此話怎講?我們一塊兒往下看……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被世人矚目、傳頌,嚴格說起來其主要原因,應該是司馬相如的〈鳳求凰〉表現了太強烈的反封建思想,引起長久以來受禮教束縛的兩性關係大騷動。當時司馬 相如與卓文君的大膽演出,不但是突破封建禮教和所謂的道統,是離經叛道的大叛逆行為。用現代語彙來說就是:跳Tone、反傳統、反主流、敢於挑戰世俗權威,引領風潮,成為後代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先鋒。我們看看 後來的《西廂記》張生也隔牆彈唱《鳳求凰》,他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牆頭馬上》中的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文君私奔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裡的潘必正同樣以琴心挑動陳妙常小道姑,兩人私下成其好事;足見〈鳳求凰〉反封建思想影響之深遠。
時至今日,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司馬相如的跳Tone、反傳統除了引領後世男女自由戀愛的潮流之外,更妙藏著高度的經濟價值在其中呢!話說,卓王孫得知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後日子清貧,二人從成都返回臨邛開起酒店,文君當爐賣酒,司馬相如扮起店小二跑堂洗碗,讓卓王孫覺得顏面全失,羞得躲起來好一陣子,不敢出門。但女兒總歸是女兒嘛!卓王孫在友人多方勸解之下,最後還是消了氣,分給文君一百名僮僕,一百萬錢;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歡歡喜喜回轉成都,成了富甲一方的人物。這司馬相如的策略果然不同凡響,真可謂人財兩得,榮華富貴全數到位呀!
然而,這高度的經濟價值也使得司馬相如後來得意忘形,開始有二心想要納妾,甚至還想休妻,因此造就出一位兩千多年前的女性主義者:卓文君。
《西京雜記》(卷二)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想那當時窮困潦倒的司馬相如但憑二曲〈鳳求凰〉,得此如花美眷,何其幸也?豈不應當對嬌妻百般珍愛、萬般呵護才是!然而,司馬相如也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在受到武帝重用之後,赴長安為官,春風得意,開始花心起來,想要納妾。於是給家裡的老婆卓文君去了一封信,這信裡頭甚麼體己話也沒有,只寫了一行數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萬 」─這就是後人茶餘飯後傳說的〈數字詩〉。
文君收到久別在外的老公捎來信箋,急忙展讀,發現司馬相如的〈數字詩〉,詩文只寫到「萬」而無「億」,她讀出司馬相如的弦外之音,知道老公已經變心,對自己再無情「意」可言。文君傷心至極,但她並不軟弱。當下含淚揮墨回敬一首〈數字詩〉,另外又寫了〈白頭吟〉和〈訣別詩〉給她那個沒良心的的薄情郎,準備趕在自己被司馬相如拋棄之前,先把他給休了。
──她的〈數字詩〉是這麼寫的: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字無可傳。九連環無故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掛牽,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孤身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間心寒不敢搖蒲扇。五月石榴似火,偏遇冷雨摧花瓣;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煩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扯斷。噫!郎君兮,盼祗盼,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瞧!卓文君的文才比起司馬相如來,也絲毫不遜色!接著我們來讀讀文君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蓰蓰。
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卓文君對於司馬相如的寡情薄倖感到心灰意冷,〈白頭吟〉一字一句血淚交織、嚶嚶泣訴。聽說負心漢司馬相如因此深感慚愧,便打消納妾的念頭。
最後,卓文君決定慧劍斬情絲,作〈訣別詩〉與君長訣。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文君這一首〈訣別詩〉層次分明、節奏漂亮,語意鋪陳鬆緊有度,情感收放之間張力十足。劈頭一句「朱弦斷」,明白交代她與司馬相如緣起琴心,弦斷緣滅。第二句「明鏡缺」意表破鏡難重圓,緊扣前句斷弦意象,仳離之意確切堅定。往後四句「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憤怨的情緒漸趨沉緩,轉為無奈哀傷。接著「努力加餐勿念妾」,文君口硬心軟,哀怨情緒再慢慢揚起,瀟灑中有酸楚不捨之情。在此,我們彷彿看見一個休止符畫在「勿念妾」的後面,情緒再度轉折,末兩句「錦水湯湯,與君長訣。」帶出此恨綿綿,揮劍斬情亦斷腸!弦音嘎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的唏噓呀!
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寫休書給老公的女性吧!這一位女性主義的漢代才女真是非常有Guts,我個人非常佩服她。
相較於司馬相如的文采,才貌雙全的卓文君確實與他不相上下呢!卓文君身上強烈的女性主義色彩當真是震撼力十足,她的〈白頭吟〉和〈訣別詩〉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仍然不免要倒抽一口冷氣的吧!
凡寫過必留下痕跡,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文字,已然匯成巨流,千里一瀉而下,影響久遠,後世稱相愛的情人或夫妻為「文君司馬」。他倆舞文弄墨、瀟灑風流,無疑是中國愛情故事歷史裡,一部最神聖雋永的交響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