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過新年

發布日期:
作者: 鄧榮坤。
點閱率:634

  現代人為什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
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交替之際,就會從深山跑出來而傷害人畜,民眾驚慌失措,叫苦連天。當時,村子裡一位老先生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當怪獸闖進佛山時,民眾舞動著獅子,朝怪獸直撲而去,怪獸看見獅子撲過來,嚇得魂不附體,逃之夭夭。
怪獸走了,村落恢復了平靜。
當地民眾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能力,於是,每逢春節時,都會敲鑼打鼓,舞獅拜年,祈求平安。
  ◎做客
  大年初二,媳婦回娘家探親,稱為「轉妹家」,即歸寧之意。
  早年的習俗中,這天早晨,媳婦的兄弟會造門拜年,並且帶著姊姊或妹妹回娘家。隨著社會結構的轉變,這項習俗已經不存在了。媳婦回娘家都是在丈夫陪伴下出門,由於家家戶戶都有車,也使得塞車之苦於每年都成為現代人之心痛與惡夢。
◎接神
由於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返回上天述職的眾神,於這天重返人間,所以,家戶戶都準備了牲禮或水果迎神,透過裊裊的香煙,祈求眾神能添賜吉祥。
由於民間有「送神早,接神慢」的習俗,所以,這一天大都是吃過午飯之後才開始祭祀;因為神明在人間時,會監督人們的善惡,所以,人們總是希望神明能晚一些時間回到人間。
春節的假期漫長,一般從除夕當天開始至正月初五,過了初五,機關或公司行號就開始上班了。
初五,俗稱財神日,過了這一天,春節的氣氛漸漸淡去。坊間許多企業或商家會選擇這一天開工,除了互道恭喜外,參加開工典禮的員工,老闆也會包個紅包討個吉利。紅包不大,一般為200元或600元,視企業規模大小與員工人數多寡而異,如今,生活水平提升,物價攀升,上千元的紅包也常見了。
開工是公司行號的盛事,於是,三牲與水果、鞭炮與金紙一樣也不能少。有些企業僱請舞龍舞獅隊伍表演,博取好采頭外,為了招徠生意,有些商店會來個新春大減價,吸引買氣,儀式結束後,設筵招待親友和老顧客,賓主盡歡。
新年的氣氛越來越淡了。
一轉眼就到了農曆正月初九。初九,為天公生,亦即玉皇大帝壽誕。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天界的實際領導者,也是地位最高的神明,又稱為玉皇大帝、玉皇、玉帝、天公。為了尊重玉皇大帝的神威與感恩賜福,當天凌晨子時過後,信仰道教的家戶都會準備餅乾與水果祭拜,祈求一年的平安順利。
正月二十,天穿日,是客家人特有的節日。
天穿日的由來,據說與女媧煉石補天的故事有關。
相傳這天是女媧娘娘煉石補天之日,因此,當天都會下雨,而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鄉親,在天穿日當天仍流傳「補天穿」的習俗,亦即把過年期間留下來的年糕(甜粄)放進油鍋裡炸,然後,大家聚在一起吃香酥Q軟的年糕。
農業社會中,客家庄流傳幾句非常有意思的俗諺。
有做嘸做,聊到天穿過。
天穿毋聊,做到死。
天穿毋聊,苦到死。
意思就是過了天穿日才會開始到田裡工作,如果天穿日沒有休息,一輩子會非常忙碌或窮困潦倒。隨著生活環境變遷,工商社會中,天穿日之習俗已式微,然而,在早期的農業社會中,天穿日是十分重要的節日,一般民眾要過完元宵節才算過完農曆年;但在農業社會的客家民族來說,過完了天穿日才會開始收拾心情工作。
這一天,一般農村婦女用過年用的甜粄,以油煎熟,在上面插上針線,稱為補天穿。傳統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會在家休息而不下田耕作,因為他們深信這天下田會觸怒天神。所以,早年的客家人,無論工作怎麼忙碌,都會在天穿日這一天休息;現代人因為是上班族居多,無法隨意休假,久而久之,甚至逐漸淡忘了天穿日的意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