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妻良母陳玉端居士
前言
余於元月卅日,上午腹部開始微微作痛,迄午後加劇陣痛,腰無法挺直,車子更無法駕駛,本來有大陸貴賓來訪欲歸,吾亦無法送行,實感抱歉。臨時電話通知大女兒女婿開車來沙美接我,女兒鳳仙反應得快,逕行送入署立「金門醫院」急診室,旋經醫師診療,即時駐進病房,穿插「鼻喉管」抽取腸胃雜物,咳嗽不停,經五天診療,略謂「腸阻塞」,乃決然於三日早上八時,安排軍機「後送台北榮總」。
在榮總繼續使用「鼻喉管」引流,吃盡苦頭,直至二月十三日出院,在家休養,仍然隱隱作痛,但害怕又須住院手術,故不敢過份叫痛,飲食儘量克制,少量多餐。想不到一病卻需在台北過年。
驚傳噩耗
在此期間,因農曆正月十二日乃先父忌辰,與弟媳通電,彼謂無法回金,乃知邦育嫂病逝噩耗,一時悲泣萬分,哽咽難以言狀。
懿德留芳
邦育兄與吾既是小學、初中同學,論親戚又是余堂叔內表弟,說高攀亦是吾表舅,玉端算是表舅媽,自與相識以來,知其外表端莊淑寂靜,沉默寡言,夫婿在外活動應酬,彼從不干預過問,即使偶然陪同夫婿外出亦然,誠然是「賢妻良母」典範。
望族閨秀
邦育嫂閨名玉端,姓陳,金門縣斗門村人,民國廿四年二月廿四日生,年僅八十一虛歲。在鄉世代望族,父陳坤圃,母何氏巧娘,令婆婆黃玉荷氏與沙美旅居新加坡人稱船大王張允中氏令堂黃玉燕氏,及洋山張峰奇先生令堂黃美珠氏為同胞姊妹,親上聯姻,根繁枝茂,親情無與倫比,彼此互相照應,枝葉茂盛,各自奮發,團結就是力量,事業蒸蒸日上。
相夫教子
玉端女士,雖夫婿貴為東光船務股份有限公司、東輝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數家公司董事長,一群子女、媳婦、女兒、女婿儘皆投入,協同合作,齊心努力,為公司打拚,為事業奮鬥,邦育兄董事長掌舵,巨輪出海,風平浪靜,一帆風順,事業如日中天。
老夫人夫婿因熱心社會公益,故數度被推為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對於會務貢獻良多,諸如會務經費之贊助、同鄉子弟學業優秀或家境貧困者,每每提高發放獎助學金,使許多青年學子得以完成學業。又逢年過節,經常出資對於同鄉鰥寡孤獨生活無依困窘者,及時予以救助。例皆低調不願宣揚。
又多屆受聘金門縣政府縣政顧問,縣長或立法委員選舉後援會主任委員,為家鄉傑出人才鼓勵打氣,蓋其甚符人望也。雖然再三推辭,實礙於人情難卻,此亦盛名之累也。但老夫人對此,非常低調謙虛,從不炫耀,閉口不談夫婿公事,淑德嫻靜,修養獨到。
但老夫人盡心家務,每遇子孫闔家團聚,則喜笑顏開,無比歡樂。對外則十分低調,每勸子孫多讀書,多行善事,切莫干預政治,勿惹事生非,有點財富,更須謹慎矜持,謙虛低調,總以積德為先,常言道:「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望子孫戒慎恐懼,則後裔可望長守富貴也!
積德被蔭後裔
玉端表舅媽對夫婿,相敬如賓,鶼鰈情深,數十年如一日。而邦育兄雖白手起家,自離開金門縣農會主管,來台經商,稍有成就,惟如彼之財富,金門企業界人士在台者,比比皆是,但能似其「樂善好施」者,則猶如鳳毛麟角,甚至「為富不仁」者大有人哉!
蓋天下唯「名」與「利」兩字之取捨最難,無論黨、政、軍、士、農、工、商等各界,天天為此爭得頭破血流,爾虞我詐,甚至骨肉相殘,厚著臉皮去坐牢者亦在所不惜,說穿了就是為了「錢」!「名聲」一斤能值幾個錢?
問世間能有幾人看破「錢」?能有幾人捨得「花錢」?可是玉端女士就有異於常人之特別思想,與「仁民愛物」之善心,因此近二三十年來,舉凡金台舉辦「水陸大法會」、修建廟宇、美化萬善祠及其公園、修橋舖路、濟老助幼、贊助古老藝術南音,資助創設金門縣浯江南樂研習社、鼓勵青年學子習字寫作,贊助藝文書畫有成學者作品之出版等等,甚至家鄉社區整建諸多社會公益,不勝枚舉。
邦育並非大富翁,號稱「大善人」實不為過,聖人云:「君子以財發身」是也!知其人者,必知其「名盛於財」,老夫人枕邊細語,助其行善,遺澤子孫,功莫大焉。
古人有云:「積善之家慶有餘」,現令長公子群釗任數家公司總經理,長媳劉玟君為好助手;次公子群增為經理,次媳徐梅協助之;三公子群達、三媳湯麗勳,長女碧珠、長婿邱漢興,次女碧惠、次婿楊世文,均在東光船務、東輝企業、煒達貿易及新州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家和萬事興」,張府家訓嚴正,但作風民主,是以個個不分彼此,或職位之高低,每日上班時到,人人埋頭苦幹,兢兢業業,努力不懈,這就是「私人企業奮發上進之精神」,公營企業或政府機構,永遠無法撫其項背!金錢不會天上掉下來,其來有自。
佛心終有善報
玉端居士,終身禮佛,心意至誠,口吐蓮花,心中有佛,平時與鄰為善,事事謙沖為懷,處處讓人三分,胸懷坦蕩蕩,所罣礙者,唯夫君身體健康,子媳暨諸內外兒孫平安,事業順遂發達,鴻圖大展耳!願我佛庇佑,一切如願,並祝福 您往昇瑤池西天,被蔭眾生,善有善報,快活如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