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家在玉蘭花下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為學。
點閱率:568
字型大小:

民國六十六年到七十五年,我在地區第一大校~中正國小服務了九年,其中前六年,我每天都搭公車上班,下坑因係中途站,上得車去,車上早已是或坐著養神、或坐著K書、或緊抓扶手、或露出無奈表情、或略顯疲態的人潮,勉強擠上車的我,就只能在司機先生一聲聲拜託聲中:「請各位同學儘量往後面站立,前面空下位置,給剛上車的乘客站」,好不容易,才覓得一個暫時棲身之所,然後,隨著公車一路搖搖晃晃、開開停停的駛達終點站~金城車站。
運氣好時,碰到以前教過的學生,一聲悅耳動聽的「老師,我這裡有位置!」人馬上迫不及待的道謝,快步向前,應聲坐定;真的,有時,我還不一定記得這位學生,但重點是他依然記得我,這就夠了。
記得,當年時常與我同車的長輩或好友,有呂水涵校長、吳宗文(柏岸)同學、陳淑娟學妹、陳自強同學等人;因他們四位都是在起點~山外站上車的,運勢好的話,還可以擠贏學生,不過,這常常可要大費周章一番,因為學生肯定到得較早,有些用功的同學,一上車,坐定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拿出書來猛k,準備在今天的考場上大顯身手,聽他們說,平常想要有找個位置坐,確實不容易;這是後話,且按下不表。
山妻見我每天像遊魂似的,為了趕搭公車,惶惶不可終日,研議之下,於是就產生「遷居金城」的念頭,無巧不巧的是,當時,林佳麗同學家的老屋剛整修完竣,問我想不想搬去住,某個周末下午,我偕妻小,特從下坑搭車前往參觀,第一印象,除了沐浴和盥洗比較不方便外,其他的都還算滿意,不久,我擇了個黃道吉日,就從住了卅年的老家,搬到金城的玉蘭花下來住。
新家是一棟三進的閩南式建築,後屋住的是喜歡蒔花種草的蔡先生,左廂房住的是在自衛總隊擔任組長的鄭劍飛先生,前面住的是鼎鼎大名的中央社駐金特派員~郭堯齡先生;在這三位先生當中,我跟堯齡先生的互動最多也最友善,因為他是資深老記者,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寫不完的稿,因為郭老的為人謙和、學養俱豐,所以在他筆下,總能出現常人不能輕易企及的筆鋒與感情,加之,當年的中央通訊社金門特派員,銜頭和份量均足,上自達官顯要,下至販夫走卒,都要敬他三分,是一號令人既敬且畏的人物;但,我在玉蘭花下住了將近三年,郭老留給我的總體印象和感覺,一直是敬的成分居多!
在金城北門里,只消一提玉蘭花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好所在,這裡鄰近金城車站,生活機能良好,鬧中取靜,極適人居;平常我一下公車,步行個一兩分鐘,即可到家;安居於此,我可免除每天聞之色變的擠車之憂,與勞「車」動眾之苦。
金城北門的玉蘭花,又稱吉祥樹,象徵金玉滿堂,這兩棵玉蘭花樹,種在前庭,每年春夏之交,樹上開滿潔白清香的花,時常,當我們夫妻回下坑或料羅時,都會向林伯母要個幾朵,帶回去送給母親和岳母,老人家喜愛她的清雅淡香,幾乎愛不釋「髮」,兩老喜歡插在髮際,逢人問起,就說是兒媳、女婿買回來孝敬的,小小炫耀一番!
有時,我們正要出門,就聞到一陣陣飄來的清香,抬頭一看,哇,玉蘭花何時又盛開了,難怪昨天林伯母才摘了許多送過來?玉蘭花之為物,真是連接親情鏈的最佳小禮啊!
我不住玉蘭花下,屈指算來,已快卅寒暑,但,那兒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至今依然令人神往;可惜景物依舊,人事全非,聽說蔡先生已搬離後屋多時,鄭先生亦早已退休,令人敬重的郭老,也已羽化登仙多年;現在,每當我「藉故」繞經玉蘭花下,總喜刻意停留片刻,那怕是五分鐘、十分鐘都好,我佇立玉蘭花下,回憶過去種種,驚覺時光飛逝、不舍晝夜,而今年華已老,當年三十而立的年少輕狂,而今安在?如今,無計留春住的是渾欲不勝簪的滿頭白髮,真正是歲月不饒人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