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感慨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件,令我刻骨銘心。
去年暑假,我在熙來攘往的市中心閒逛,正當一切如此和平愜意之際,一個令人難過,值得我們深省的景象被我望見。一位年齡約七旬的老婆婆,皮膚棕黑枯癟,身形瘦弱,外貌憔悴,走起路來踉踉蹌蹌,似乎有些肢體上的障礙。她身上背的、手中提的全都是紙類、塑膠類、寶特瓶……等回收物,我猜測,她正準備將一天辛勞撿拾的回收物拿去變賣。
紅燈亮了,行人如海平面般風平浪靜,停留在人行道上,她駐足在斑馬線的一端,等候號誌的轉換;綠燈亮了,行人如浪潮般波濤洶湧,從這岸湧來,從彼岸退去,她步履蹣跚地行走在斑馬線上。
不知道是矮小的身軀,無法負荷回收的重物,還是一時之間的閃神,她手上提的回收物在道路上撒了滿地,或許是她蓬頭垢面又帶有多日未清洗身體的惡臭味道,又或許是她衣衫襤褸,接近幫忙可能有損形象般,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彷彿深怕受到怪物攻擊,沒有人願意上前協助。
那一瞬,我的腦海浮出各種畫面及想像,如果今天那位老婆婆是我未來衰老的雙親或是祖父母,我必定會期盼有人能伸出援手,在他們潦倒困頓的時刻,幫助我的親人度過難關,而不是帶著無情的無視離去。
小綠人越跑越快如同我心跳的頻率,時間所剩不多,我立即上去幫忙,將散落的回收物裝回袋子,扶著老婆婆過馬路。她用臺語向我道了謝謝,那恬淡的喜悅充溢全身上下,能幫助別人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啊!
電視上總有悲情的場面,感人的旁白,動人的音樂;馬路上只有喧囂的汽車,煩亂的行人,高聳的大廈。人心為前者的悲劇美所觸動,而踴躍捐獻金錢及物資,但卻難為後者所打動心靈,而伸出援手。
法律不處罰不願拔刀相助之人,世界的正義像是受到了限縮一般,我悵然感慨著人口浩繁城市之中心靈的冷漠。 即使艷陽高照,也會因漠視目光而凍寒;縱使寒風凜冽,也會因厚實關懷而溫暖。願每個人能為社會人上弱勢之人,付出一點稀薄的關心,願充滿光輝及希望的世界,總有一天能夠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