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困擾非小困擾
最近自殺的新聞時常被刊登在報章雜誌上面,有的是因為課業問題、感情問題、家庭因素、久病厭世或者是因為債築高台無法還債,父母親帶著小孩全家一起燒炭死亡,每次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我就會覺得多去關心身邊的人,真的事件很重要的事情!現今的生活壓力很大,無論大人或是小孩子,都會因為身邊的環境變動或是人際上問題、金錢上的糾紛,長輩的壓力都會給予無形的壓力,那麼「初級預防」就像是守在第一戰線,也就是學校的輔導老師或是導師、親人家人都擔任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他們是學生或是成人可以傾訴的對象,也可以時常接觸學生或成人,若是輔導老師或是導師、親人家人平時可以多加留意身邊的人的身心狀況或是情緒困擾等問題,或許自殺的事件就不會這樣頻繁出現在報章雜誌上面了。
鄭捷在台北捷運站犯下了殺人案,報章媒體在報導這則新聞的時候,描述輔導老師在諮商輔導鄭捷,去探究「為什麼鄭捷會有殺害無辜民眾的想法」,鄭捷的回答說:「他很痛恨學校的老師,因為學校的老師都不關心他。」這兩句話讓所有的教育單位都重新思考,是否讓更多的輔導老師可以進入校園之中,大學部分還思考是否要開立有關於「情緒困擾」等相關的問題,「亡羊補牢」雖然有些晚,但是我的想法是「只要肯做還是來得及」。
媒體記者將鄭捷所言的這句話原封不動去詢問他的大學,鄭捷就讀的大學發佈的聲明稿我仍然還是記得很清楚,鄭捷畢業的大學說:「鄭捷是我們的學生,我們很遺憾沒有好好去關心這個孩子…」在聲明稿的最後還提醒了每個人都要好好關心身邊周圍的人,以防再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鄭捷的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給我們上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多多去關心身邊的人」,在學校大部分的老聽話乖巧的小孩都容易受到注目,但是確實我們都忽略到「進度落後」或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無法跟「功課比較好」的同學受到相同的關心,以至於心生不滿與忌妒,我期許自己在未來成為老師的路上,能夠多去了解孩子,多用點心思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可以感受到老師滿滿的專心與注意。
從鄭捷隨機殺人事件可以知道,現在的升學壓力這麼大,卻沒有「管道」或是有學校開「情緒管理」相關的課程給學生,當學生有負面情緒與想法的時候,沒有辦法去了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沒有辦法去控制自己的負面想法,導致自己一直沉溺在負面的小圈圈裡,心情就會越來越糟糕。學校的課程應該要開設有關於「情緒管理」相關課程,讓「情緒管理」的議題可以在小學就從小扎根,若是等到大學的時候再來選修「情緒管理」,或者是已經面臨到一些情緒上的障礙的時候再來修「情緒管理」的課程,我想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情緒管理」融入校園課程的重要性在於,老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在這個龐大壓力的升學環境,學生已經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了,有些孩子可以順利度過考試壓力這關,但是有些孩子無法度過就會造成行為偏差,再加上現在營養與外在資訊豐富,學生的心智年齡也比以前成熟,在小學的時候就有「戀愛的經驗」,若是不成熟的心態去談感情的話,這樣貿然去嘗試感情,也沒有家長或是老師的帶領,會令人相當擔憂。因為感情的世界有時候連成人自己都沒有辦法處理好,更何況是一個心智年齡才剛成熟的孩子呢?學生在探索新戀情或是男女關係感到困擾的時候,老師應該協同家長從中指導孩子要該如何「談戀愛」而不是一如傳統的觀念「阻止孩子談感情」,孩子若是因為老師與家長的百般阻止下,可能會造成孩子不信任老師與家長,甚至會隱瞞自己真實的感情生活,這樣反而對老師、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信任感瓦解,家長與老師應該調整自己看待孩子「談感情」這件事情,然後學習如何去帶孩子探索感情的世界。
從上述的種種事件可以知道,「輔導」這門課真的相當重要且知識範圍也很廣泛,也很需要融入學校的課程之中,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多多關心我們生活周遭的人」,或許可以阻止像是鄭捷隨機殺人事件這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