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修「輔導原理與實務」課程之學習心得

發布日期:
作者: 青蘋果。
點閱率:987

兩年前是我第一次在小學擔任三年級的導師,班上有個可愛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小福,每天下課的時候都會看到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靜地畫畫,我看到他在畫畫的時候,充滿自信與滿足,很難想像他的父母今年初就要辦理離婚,就連大人都不知所措的問題,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又要怎麼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老師,我是小福的媽媽,我可以來學校看小孩嗎?」小福媽媽哀求著我,泣訴小福的爸爸不讓小福與自己的媽媽見面,我可以從小福媽媽的言語中,能夠理解到她與小孩分開的痛苦與真心的希望可以見到小福一眼,哪怕幾分鐘而已。「老師,小福的媽媽有時候都會來學校看小福,我真的希望老師可以不要讓他們兩個人見面,拜託老師!因為小福的媽媽是台灣人,我真的很擔心小福的媽媽會將小福帶走,小福是我唯一的兒子,我真的不希望小福離開我的身邊,真的很希望老師可以幫忙。」
小福的爸爸媽媽就這樣輪流打著老師的手機,兩方面都拜託著老師,小福就像是夾心餅乾夾在兩個已經不愛的爸爸媽媽之間。在這樣兩個都不知道該要選擇誰的情況下,小福的心理狀態越來越差,有的時候他會自己拿著剪刀發呆,有的時候他會跟老師說,他真的很氣媽媽為什麼要離開他?小福一問就是好幾個問題。小福的爸爸跑來學校,心急如焚地告訴導師,小福的爸爸希望學校的輔導單位可以介入輔導小福,小福的爸爸也不斷地開導小福,試圖讓小福可以理解爸爸媽媽為什麼會離婚。
輔導老師一周一次帶領小福到輔導室進行一對一的「聊天」,輔導老師每次都會問了小福很多的問題,譬如說「你知道爸爸媽媽要離婚嗎?」「你聽到爸爸媽媽要離婚,你心裡想甚麼呢?」「你為什麼會拿著剪刀呢?」「你傷心的時候會做什麼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呢?」輔導老師在每次與小福「聊天」後,都會贈送小福很多小福喜歡的貼紙,每次小福回來教室的時候,周圍都會圍著許多同學羨慕地看著小福的貼紙,小福心裡得意極了,漸漸地小福每次到了要跟輔導老師「聊天」的時候都會特別地開心,甚至有的時候會在下課的時候迫不及待就跑到輔導室跟輔導老師見面。「輔導室」在小福的心裡沒有留下任何的陰影,也沒有使小福被同學標籤化。
經歷了這樣的案例,當時身為導師的我,也是在第一線面對學生的心理狀態,我也很關心我的學生,可是我沒有「輔導」的專長,我不知道該要怎麼樣「輔導」學生,又怎麼樣站在中立的立場面對需要輔導的學生,因此在這學期我選修了「課程輔導原理與實務」,希望藉由這門課,可以讓我更加了解清楚了解輔導這門學問,往後我在面對學生心理負面狀態無法順利有效排除的時候,我能夠有基礎的輔導知識讓我可以處理學生的問題,並且協助輔導,讓我的學生可以更快地去除心理所抗拒、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一次聽陳慶福教授的課,老師豐富有趣的實務經驗,讓我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老師有時候會用自己遇到的案例或是身邊的例子,引導我們這樣對輔導懵懂無知、一知半解的門外漢,可以在老師有趣的上課方式,漸漸地內化自己的輔導技巧。還記得有次聽到老師在分享自己曾經教過特殊生,其中有一個學生有自閉症,上老師課的時候都會遲到,也有某些特殊的行為,面對這樣的學生,身為導師該要怎麼處理?陳老師又提到老師在學生入學前要先做好功課,陳老師不斷叮嚀我們,做老師不能夠太過懶惰,對於學生的事情要很積極,多去了解學生的心態,就如同三級預防,老師守在初級預防的階段,就像是足球的守門員,對於每個學生遇到的問題都要有同理心,只要老師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去了解學生心理的想法,而不是用老師與學生上對下的階級來關心學生,更不要用責備、嚴厲的態度來「關心」學生,學生在還有接收到老師的關心,學生就已經封閉自己的內心,無法對老師開啟心房訴說自己的心事,更無法信任老師,這樣老師要輔導學生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正在走向未來成為導師這條路的我,我期許自己能夠記取老師耳提面命的叮嚀,在未來面對我的學生的時候,我能夠運用輔導的知識處理學生的問題,協助我的學生,幫助我的學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