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對孩子的祝福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晴。
點閱率:559

因為擁有二個寶貝,家裡總不時吵吵鬧鬧,而孩子的吵鬧就像是另類的音樂,在原本靜默的世界裡,因為有了音符的滲透更顯溫柔。從一大早張開了眼睛,就宣告了一天的奮戰正式啟動,這些磨人的小蘿蔔頭精力像是永遠也用不完似的,時時都處在亢奮的狀態,而身為母親的最大願望就是希求上帝能夠多撥點時間,非僅是一天24小時。
有一個朋友的孩子,不過八九歲,正是天真無邪的年紀,在每回的聚會中這位朋友卻總會苦著臉,不斷泣訴著孩子的叛逆與不懂事。此刻在我眼前的不單只是一位憂傷的朋友,更是對孩子充滿了不知如何是好的恐慌與無助,而即便上一分還在抱怨連連,下一秒卻又開始手舞足蹈的分享起孩子的逗趣與童真情事,諸如此類的心情轉折,時而可見。但我心中明白,其實這就是母親,這就是一輩子都割捨不斷的不捨與愛戀情緣。
從談話間明白了朋友對孩子的擔憂有時似是過了頭,從清晨送了孩子到學校去,就開始擔心孩子在學校是否安全、是不是會被同學欺負、功課能否應付良好、午餐吃的營養嗎?而假日也因為自覺孩子還小,所以幾乎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讓他們嘗試著做,其實天下的孩子都是具有高度好奇與新鮮感的,好幾次當孩子想動手做,卻總被斥喝,於是形成了一種有趣的畫面:孩子嚷著想體會母親在生活間的雜事、想替其分攤家務,卻無耐總是做得不好,而下一秒就聽見這位朋友驚叫聲連連。久而久之孩子卻步了,不再擁有高度的好奇與單純的想分攤家事,最後導致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少爺行為,想當然耳這位朋友在下一場的聚會間,又開始數落起孩子,說養了個小少爺不懂得母親的辛勞,在不斷的惡性循環下,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
記得證嚴法師曾開示過一段話:「父母如果常擔心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有福氣,那麼就要多多的祝福孩子,而不是叨唸他的孩子。」不可否認初見到這段話時在心裡起了很大的漣漪,天下的父母有多少是能夠輕鬆的化擔憂轉為祝福呢?愛得愈深就愈害怕對方受到傷害,於是想耗盡一切的努力來保護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雖明白生命是上天給的禮物,本該用感恩且珍惜的心去看待,而非用枷鎖套住彼此,一旦如此,愛隨時都會變質為沉重的負擔,讓彼此在愛的世界裡無法喘息。
每當面對這個好友,心裡總有無限感慨,真想告訴她讓孩子多點自由的空間與自主吧,當孩子想主動分攤家務是一種多麼貼心的心態與舉動,這在無形中不也是孩子與父母另一種甜蜜的互動,就試著用較大的接受度去包容孩子不熟練的行為吧,熟即能生巧不是嗎?讓我們把對孩子的擔憂化為祝福吧,祝福這些小天使們在充滿希望的生命裡,皆能夠燦爛生輝、翱翔在自成的朗朗天空中悠遊自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