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拾在塵世裡的真珠--生活小確幸一書推薦序

發布日期:
作者: 林政華。
點閱率:643
字型大小:

由《人在千山外》算起,這是萬來賢弟的第三本純散文集;第二本是:《歸園田居訴衷情》。
這本散文集的內容豐實,分為四輯,包括:寫雙親的容顏笑貌;撩起褲管赤腳親持農作的甘苦體驗;生活中幾多「確幸」的追求;以及妻女、親友等多面向的人物描繪。每一輯,都有動人心坎的文字,全因作者心地的純真善良、感情的豐富專一、生活體會的深刻優美,因而建構了他的人生網絡與處世哲學。也正因此,處處可見到那醉人的善心與溫情之美,是好散文的範例。
這本散文集可說是萬來的自傳,充分表露他內、外在的一切。首先,他是一位愛妻疼婦的好好先生;寫妻瓊慈的,多達十五篇以上。例如:〈接送情懷〉,說:「忽然有一天,老婆說,如果她載女兒上學再去上班,時間就很匆忙,連上化妝室都很緊迫,甚至沒時間吃早餐。心想,也對,以前都是妻子起早趕晚的,連續好幾年,很是辛苦。尤其當年老大就讀遠地的私中,早上六點半就要到鎮上等校車;如有延誤,就要自行到校,車子來回要九十多分鐘,所以妻總是很緊張,腸胃時常不舒服。這種心情我現在才能體會,那時的我有幾次老婆有事得代班,因怕女兒遲到,只好在公路上快速飆車,神經緊繃。因此,我毫不猶豫的接下送二女兒上下學的工作。」
再如:在〈事急知妻賢〉文中說:「打通了電話,看她逐漸臉紅、尷尬,我知道請假不成了。當她告訴我校長的堅持以後,我有些氣憤,不禁口出惡言;內心無限的感慨,為什麼校長不能體會身處遠地老師的需求?我發了一頓牢騷。妻紅著眼眶,默不作聲。我知道我表現得太過火了;向妻表示歉意,並且安慰她,不要難過,不能提早返老家就算了。隔天,我打電話給妻,妻告訴我說,她難過的是我的『修持』不好,而不是校長的關係。我恍然大悟自己昨天的失態,並且答應以後會『努力改過』。妻在電話中才逐漸有笑聲,彼此才打開話匣子……感謝賢妻的寬容,讓我在人生之路上能更精進。」
看弟妹的「馭夫術」,真有智慧,難怪賢弟服服貼貼。
三如:〈魔力小面板〉文說:「有一陣子,妻從雜誌、報章剪下不少『菜單』教導我,讓我廚藝大有進步。」說是「教導」,箇中的關係可是師生哦!而〈擁抱三帖〉(之三)又說:「養成擁抱的習慣是好的;而我自小就沒有這個習慣,所幸妻子慢慢的為我們一家建立起這個習慣。」擁抱成習,全是太太教的;萬來是乖寶寶,很聽「太座老師」的話。甚至,最重要的,他對寫作的堅持,也是出自太座之命:〈起床下蛋囉〉文說:「今早妻下床時,我還在睡大頭覺。七點多,在臥室換完上班衣服的妻,倚在我身旁說:『趕快起床下蛋囉!』我朦朧的睡意頓時消失無蹤,還躺在床上閉眼的我靜靜的聆聽妻子的聲音:『我看到一篇文章說,要當一位作家,每天都要早起,摒除一切雜務,利用早上最清醒的晨光,坐在書桌前動筆寫稿,天天有作品產生,這不就像母雞每天都會下蛋一樣嗎?』……在妻的鼓勵下,提振精神,每天總要我做點什麼成績來……。想起近五十年的點滴往事,雖然往事並不燦爛輝煌,但在往事中尋求慰藉,隨筆記下,成為生活中的習慣,也讓妻子肯定,放心讓我宅在家。」
提引了這麼多,不在調侃他的敬內,而在反映萬來的真-真心處處流露;其文章所以可讀,也正在於此!
其次,他是出了名的大孝子;飄泊在北臺灣一、二十年,志業如日中天時,為了孝敬年邁的雙親,毅然決然的請調回雲林鄉下園田定居,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是他人學不來的。本書首輯﹝永恆美容顏﹞的十八篇文字,篇篇都是愛母敬父的妙文。在母往生後,看到他寫的一篇比一篇更感人;我甚至曾建議他另出一本紀念母親的專輯呢。這第一輯,光看題目就受感動:〈母啊,食飽未〉、〈離別的月台〉、〈叫太陽起床的人〉……這類文章如加以引述,必佔篇幅;且留待讀者一一細讀,在含淚中看到萬來的真孝行。
再來是,他返鄉後的耕讀生涯寫實;越是忙碌,他體味農情越深,化為文字,更見他是如假包換的「農鄉作家」-就像:廖鴻基、夏曼·藍波安曾長期在海面上、深海裡生活的真正海洋文學作家;而吳晟是公認的臺灣農村詩人一樣。他的務農體驗心得,在《人在千山外》裡初露鋒芒,《歸園田居訴衷情》一集佔了一大半;而這集,更見成熟,令人激賞。〈牛車上的童年〉、〈雨農·悲涼·憶〉、〈蔗鄉夢已遠〉、〈萬種風情總是春〉、〈細說田園堆肥舊事〉、〈刈稻學問多〉……篇篇引人入勝。去年三月六日在給筆者的網函中,他說:「學生退休近四年,這兩年開始種稻,許多的感受和體驗,也形諸文字。對生活的平淡也很知足。」
末句「對生活的平淡也很知足」,不是平常人說得出口的;要深得箇中三昧,才是真心話。由於萬來的修身與家教,二女也都很有乃父之風;來看〈長髮為癌友〉文即知:「……小女兒將已經留了六年的一頭長髮給剪了。……國中三年,逐漸進入青春期,開始注重外表;每天一早起床便費心整理頭髮,花去不少時間。我就建議剪短比較好整理;她說好不容易留了兩三年,要再留長一點轉送給沒有頭髮的人。頭髮可以做善事,是值得鼓勵,也贊同她的做法。從小就有一份慈悲心的她,長大了也不例外,讓我很欣慰……」。
萬來的文筆好,言情、敘事、寫景和寫人,都很道地;言情、敘事方面,上文已談多了。寫景上,令人讚不絕口的篇章是:〈秋野入眼來〉、〈七里馨香傳〉、〈萬種風情總是春〉、〈一年又冬風〉……
試看:「車經小鎮的路上,兩旁成排高聳的美人樹,在翠綠的樹葉中,一團團粉紅色的花朵隨風搖擺,開成一大片一大片燃燒般的燦爛,在眼前。繁華如夢般的風景……散步前進村路,偶見幾片水黃皮樹的葉子變了金黃,鮮亮了我的眼睛,捕捉到秋天的一份輕柔與懷想。午後三、四點過後,暑熱褪去,騎上單車,邁向田野的牛車路。休耕的田園一片,遍植油菜花與太陽麻綠肥,白鷺、野鳥紛紛飛起;零零落落的莊稼漢,或施肥,或噴藥,散落各處。那豐盛的大地,載滿無窮旺盛的地氣精力;金黃的陽光,到處顯影,一起為生命吹奏頌歌。
單調的黃泥地上,展現不同調的丰采:有的田地上才灌滿水,剛整完地;有的田地上已種上菜苗;也有鋪滿各種蔬菜,一群村婦正分工採收美生菜,顯出秋日的豐收與生動。更多的是,種著成長期不一的水稻,但同樣是綠意盎然,陣陣金風送爽,為秋天增添另一番風情,令人忘憂。」(〈秋野入眼來〉)
「徜徉在翠綠峰巒的懷抱,山嵐瀰漫,靈感湧現。走一趟山間步道,需要一、二小時;沿途峰迴路轉,可以望遠,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漫步在華山的文學步道,來一趟雲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欣賞之旅,提升人文情懷,讓人不虛此行。沉醉其中,再遠的路都近了,再疲憊的心靈都受到洗滌了。日思夜想的質樸,就在眼前重現」。(〈最愛雲林桃花源〉)而寫木棉,也從沒看過這麼壯美的描摹:「每棵都有兩三層樓高的木棉樹,在秋冬季節,枝葉逐漸枯黃凋零,直到禿枝滿樹,充滿蕭瑟之美。望著樹上側枝輪生、水平開展的枝條,有種風骨獨立蒼涼的寒意。但它無視於寒冬冷峻的淬煉,赤裸挺立的悲壯,正激勵振奮鼓舞著人心向上。……它會在春末夏初之際,讓逐漸成長的橙紅花苞和火紅的花朵,長滿樹頭,綻放鮮豔氣息,顯現自然的高貴風情。每一朵木棉花都有手掌般大,厚實的花瓣綴著盈盈的瑞意和喜氣,質感溫潤靈柔,讓人想一親芳澤;在亮麗陽光的加持下,更加彰顯出對生命的自信與驕傲。一樹燦爛的顏彩,潑灑在眼前,恣意的在大自然的綠意中塗抹,令人眼花撩亂。尤其每當我看到帶刺老幹細枝上的朵朵花苞,映著青天白雲,就覺得大地生機勃發而繽紛熱鬧,那是植物生意盎然的一種展現,也是春末特有的一番風情。那種直逼胸臆的豪情,充分表現百花春意鬧的景致!」(〈萬種風情總是春〉)在寫人方面,以無名英雄(雌)居多,伊們也因此奇文而留名;如:寫〈周運將的奇異人生〉、寫〈裝潢師生活哲學〉、寫〈生命勇敢鬥士〉、〈素寫印傭米麗〉,又寫〈外傭找到真愛了〉……都寫活了人物,令人叫絕。而擬人似的寫寵物等,也一樣令人激賞,如:〈戀念我的「多多」〉、〈小藍作陪到天涯〉……讀來都使人氣盪腸又迴。
心靈是那麼易感,筆觸那麼敏銳,生活那般質樸,而待人又是如此真摯的散文作家萬來賢弟:誠摯的盼望您繼續寫下去;英國的吉辛、美國的梭羅、臺灣的陳冠學……,不都是這樣寫出來的嗎?加油,祝福您。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