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過招挑戰底線
小二課後班裡,隔代教養、單親的孩子為數不少,一整個下午,除了功課指導和才藝課程,我還得和這二十幾個小鬼鬥智,師生過招有輸有贏,經驗的累積漸漸讓我可以如如不動的面對學生的挑戰。
中午放學,課後班學生紛紛到教室。我總例行的提醒他們:認真完成功課的就可到角落玩或做自己的事,大部分學生是認真的埋首在書頁之間。
總是有一批留在原班教室訂正或補寫功課的孩子們姍姍來遲。他們一進門,其中幾個孩子來跟我說「老師,我們功課都在教室寫完了,我們老師也都改過了。」
我忙著看作業,邊回答著:「嗯,那先把聯絡簿跟寫好的功課拿給我再看一下。」許久,不見他們的動靜,原來已在位子上安靜的振筆直書。心喜一番,我的警覺應該讓其他孩子有了警惕之心。
幾週之後他們故技重施,在原教室補完功課,才一進門又開口:「老師,我們功課都寫完了,我們老師也改好了,功課都在她那裡了。」
我依樣隨意回答著:「我等下去跟你們老師確認。」不到半分鐘,幾個孩子靜靜走過來,搔搔頭說:「啊!老師我忘了,原來我還有幾樣功課還沒寫,我現在就去寫。」
一個月後,那幾個孩子很有自信、煞有其事的來跟我說:「老師,我的功課都寫完了,老師也改完,功課都交給老師,可是我們老師有事先離開學校了,妳找不到她喔!」
「這麼巧,我剛好有事要跟你們老師聯絡(拿出電話)……」,我還沒按鍵,那幾個孩子心虛的自首:「哦,老師對不起,是記錯了,應該還有幾樣還沒寫完。」
偶爾也有孩子一到教室就說功課沒帶,需回家再寫,我總笑笑:「我會幫妳影印今天的作業,也會寫在聯絡簿上提醒以後記得帶。」不到一分鐘,只聽得她喊著:「老師,我找到了,我現在要寫了。」
家庭結構改變,有些孩子回到家是不動筆的,學習動力低,總遊走在學習邊緣,說謊、逃避等僥倖的行為無奇不有,於是功課缺交、補寫,如此惡性循環;識破技倆的同時,也告訴他們,老師的陪伴與教導只是一個階段,只有他自己用誠實和負責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和學習,才會有收穫與成長。
每次鬥智的同時,也為他們的學習態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