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擇
電視劇播著一對恩愛的夫妻,後來丈夫遇上自己的前女友卻隱瞞老婆這段往事,接下來一連串的謊言與巧合,造成三角之間的嫌隙,三人無可奈何卻也將彼此逼入婚姻與愛情、友情的死胡同,在這段感情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有趣的是,編劇沒有照以往的處理手法,來個小三趕走大房,或是妻子的復仇的劇碼,非要逼個你死我活不可。編劇巧妙的安排了前女友患了重病,讓夫妻倆可以大合解,也對過往的許多恩怨情仇解釋清楚,讓彼此釋懷,得以相互照顧。
故事到這邊,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個部分已經收尾了,可是劇情卻安排妻子內心的埋怨終於大爆發,因為丈夫將重心全部移往照顧重症的前女友,生活的時時刻刻都掛念著她,我想人非聖賢,也會有自私的情感,這樣才貼近真實的人生。
這樣的安排,也比較能綜合三人的心思,畢竟有家庭的人,不以家庭為重心,整天只是想著照顧他人為己任,而受照顧者也無法覺悟,更無法自尋解決之道,讓妻子的角色只能一再被隱晦,或是忽略,其實內心最煎熬的應該是她。
因為妻子必須在道德上做抉擇,在丈夫的意願上做抉擇,在自己的想法上做抉擇,又有誰能做到大公無私,把自己老公推到他的前女友那邊,但又是重症病患,身旁不可能沒有人照顧,所以相當兩難。但丈夫也是忍受著多層痛苦,一方面想要照顧好家裡,一方面又重情重義,無法拋下曾經付出過的人。而那個前女友,除了可能背負小三的罵名,也要受到病痛的折磨,還要盡可能不破壞他人家庭。
所以,每個人都在抉擇,每個人也都為了抉擇而痛苦。但新聞事件中,卻讓許多家庭因此破碎,讓可以解決的問題成了重大命案。因為每個人都想要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而讓抉擇有了太多的變數,也沒辦法坐下來好好溝通,讓彼此的想法可以好好交流,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應該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看到劇情最後,妻子帶著小孩離開了家庭,暫時成全丈夫。這就是說,如何取得三方的最大公因數最重要。可能有人必須犧牲,可能有人必須成全,但要知道的是沒有一方不是受害者,但沒有人退一步,讓一步,這件事情永遠無法完滿解決,待到對簿公堂,或是造成悲劇,是最下策的做法。
也就是說,要不就是前女友完全消失在他們面前,不然就是妻子退出,丈夫覺悟,人生中總有可以解決之道。而真實的人生或許不像戲劇那麼誇張與渲染,但人的感情還是存在在其中的,只有細心觀察,好好體會彼此,才能使愛情或婚姻關係不那麼劍拔弩張,而是有彈性與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