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島孤人不孤

發布日期:
作者: 小青。
點閱率:398

六月,金門的太陽正火紅,是尚可出遊的熱,我參加了文化局辦理的「104年文化志工縣外觀摩交流活動」,這行程中的某一處是有吸引力的,那就是「龜山島」,整個行程走下來,還真是讓我難忘啊!因為暈、因為花、也因為南瓜之美。
從尚義機場來到松山機場,團員漸漸多了,因為有人是提早到台再來會合的,第一站到「台北探索館」,全國第一座城市博物館,四層樓規劃成「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是我們認識宜蘭的窗口,來到「發現劇場」,哇!360度大螢幕,聽說全世界只有兩座,真讓我們耳目一新。
用過午餐,來到「蘭陽博物館」,單面山造型的斜屋頂總吸引人多看幾眼,「走出蘭博,走進宜蘭」,「阿藝倌真正水,噶瑪蘭厚雨水」道出了這裡的天候。
接著來到「新南休閒農業區」,是另一種體驗,「炒冰」就挺新奇,當農場主人將液體的南瓜汁倒入後,我們二人一組開始來來回回動容器中的液體不讓它黏住,然後它就成了「冰」,農場主人在金門當過兵,把金門看成是第二家鄉,熱情的歡迎我們到來,而原本喉嚨些微不適不太敢碰冰的我,在主人大力的介紹之下也跟著有節制的吃了起來。然後我們坐「瓜瓜列車」享受自然風,一覽此地風光,「南瓜隧道」讓人稱奇,當主人叫著「小妹妹」來和大南瓜合照時,我心裡在想:你年紀應該比我小吧!但還是「配合演出」,他要我雙手抱著南瓜,一隻腳向外翹起,這樣才好看,想來到此一遊的人大都經過他的「指點」吧!真的好美,各種瓜類在這裡集結成了美美的「隧道」,讓遊客到此可以留下美麗的身影。主人還很認真的介紹瓜類成長要注意的大小瑣事,有如此用心的主人,才會有如此值得留連的地方。天色已暗,「划竹符」只有動作快的少數人去一探究竟了。
第二天,重點來了,要上「龜山島」,這真是又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第一次上去。凡事總是新奇,害怕的是「暈船」,雖說已做了準備-吃藥,但仍是不安,果不其然,航程二十來分鐘,導遊好認真的介紹,包括幾點鐘方向有什麼正朝我們游過來,臨場反應超級好,卻因為我們在接近「海豚」的途中慢慢的前進,為了欣賞,為了拍照,為了驚呼,為了給這群可愛的表演者掌聲,所以光是去的路就好像走不完似的,因為我已暈頭轉向,顧不得形象了。上了島。先至遊客中心休息,沿途參拜「普陀巖」-原名「拱蘭宮」,是島民唯一信仰中心,奉祀過太子爺哪吒及媽祖,民國66年島民因生活困苦,集體遷村至宜蘭縣頭城鎮大溪地區,媽祖娘娘也隨同移駕,同年軍方宣佈龜山島為軍事管制區,由國軍駐守,乃改奉祀觀世音菩薩,88年廟改了名。我照了「頭城鎮龜山里(路)282號」,導遊說若要寄信來要寄這個地址,不過寄給他比較快。
「裝置藝術」也在島上留下蹤跡,那一串「葡萄」及「浪木重生」是必照的點。龜山國民小學,1954年獨立設校,1977年因遷村而撤銷,或者只空留追憶及遊客到此一照的用途了,從某個角度看,一個「美人」躺在那裡,而「史奴比」在另外一頭,趕快照吧!因為下回再來造訪不知是何年何月了。是「島孤人不孤」還是「鳥抓人不抓」?後者多了點趣味性。這些字、言些趣味性的對話同樣在「大膽島」上聽過。「坑道」似乎是小島的必然特色,天然的「冷氣」是消暑的好地方,而「消音錐」若沒有抬頭看是容易忽略過的。龜山島軍事管制區歷史見證物-「美造MIAI式90公厘高射砲」挺立於坑道口,但那場景直覺的聯想到金門的「獅山砲陣地」,只是我們多了「砲操表演」。觀世音菩薩多年來守護著龜山島,這裡也有「冷泉」,離開龜山島的時候到了,坐在船上回頭望,捕捉這島最後的形影,回程順多了,因為時間短,也因為精神狀況好多了。
下午來到「金車礁溪蘭花園」,各種的蘭花盛開,真的美不勝收,這時我想是「花比人嬌」,而我首先找的是那些可愛造型的小人兒或小動物,尤其是各種動物活靈活現的在這園中,彷彿讓園中增添了更多的童趣,而花,不管是近看、遠觀都有它的美,真的是照顧得好啊!接著來到「四圍堡魔法車站」,以哈利波特及霍格華茲學院為主題延申的魔法餐廳,進入裡頭,眼前出現的盡是食物,但抬頭看才是重點,讓人感覺走進一個不同的時空。晚上睡的是高級的酒店,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好好的享用一下這裡的設施,難得來此,自然得把握時間才是,我們先去泡各種湯,不只是各種溫度,進入池裡也有不同的體驗,但總能讓人放下身心的疲憊,當然還要去讓小魚兒咬咬雙腳趾頭,可怕的是瞬間游來不可計數的魚,真的去了不少的角質吧!晚餐,慢慢的吃,找喜歡的吃,一盤一盤的吃,真的不知吃進了多少的東西,肚子飽了,其他的也都飽了。
第三天上午,走過「福隆遊客中心」,來看「2015年福隆沙雕藝術季-玩具聯合國」,這裡的作品由13個國家27位藝術家相互發揮創意,打造一個帶給大家歡樂的福隆樂園,只是烈日當空,穿梭其間,汗水不由自主的直流,走過每個作品快速的照一下,人也要快閃,否則真的會熱「昏」,只是對那個作品特別留意,美國Dan Belcher的作品-打破循環(Break the Cycle),每個人都能打破循環不止的恐懼、焦慮以及憤怒,有點像心情寫照。中午午餐在京站時尚廣場,自助式的,愛吃什麼、愛吃多少任君自取,只是保守的我都不太敢輕易嘗鮮,所以先看別人拿什麼也是一種方法。最後一站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博物院內62萬件收藏品中,大多數是昔日中國皇室的收集品,而我們就像是進入「特區」,背包要寄放,不能錄音、錄影,解說人員認真的、深入淺出的介紹,一件件文物都有它的歷史。再一次來到松山機場,我們已踏上歸途(但班機時間延後),這一趟為人生體驗再記一頁,點點滴滴,留下的不只是一張張與人分享的照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