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贏得尊敬
廉潔如朗朗的晴空,展現一望無際的寬闊;廉潔如晶瑩剔透的玉石,閃耀亮麗的光芒;廉潔如清澈而沁涼的溪流,讓人心曠神怡;廉潔是高尚品德的表徵,操守缺乏廉潔之人無法獲得別人的信任與尊敬。
好友阿鴻擔任新竹關東橋旅處長時,有一回,假日晚上回營區,一進辦公室就發現桌上放了一份禮盒,裡面裝有一瓶XO、一瓶陳高和兩大包牛肉乾。他問傳令兵誰送來的?傳令告訴他,是一位許姓的新兵家長送來的。他隨即通知這位新兵來找他。一見面,這位新兵喜形於色侃侃而談地說:「家裡住在鶯歌,父親是陶瓷藝品公司的老闆,……與某位立委、議員很熟……」說著說著,無意間得意洋洋的比手劃腳,剎那間,彷彿忘了自己是正在接受入伍訓練的新兵。聽完了他的描述,阿鴻處長告訴他:謝謝他父親的心意,但要麻煩他將禮物拿回去,因為收了禮,對彼此都不好,而且有違軍中規定。阿鴻處長要他把禮品拿回去,並寫一張拿回禮品的字條;倏然間,這位新兵站得好好的,立正的姿勢完全合乎基本教練的要求。約一分鐘後,他彎下身子以微顫的手簽寫了收條,並拿回禮品,臨走前還向阿鴻處長行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
記得一位長官曾言:「身為領導者佔一分便宜,就會失去十分尊嚴。」如果阿鴻處長收下那份禮,不知這位新兵和家長如何想像部隊的長官?是正面還是負面,不言可喻。不論時代如何變遷,當年黃埔軍校創校時的對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別路。」仍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廉潔是軍人最基本的要求,廉潔才能顯現剛正不阿的節操;才能煥發正義凜然的氣質;選擇當軍人就要能看淡名利與生死。
自古以來貪官污吏必遭唾棄,廉潔自持者則能贏得尊敬。東漢太守楊震,有人趁著夜黑風高的晚上送上金元寶,並言:「暮夜送來,無人知道」,楊震說:「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以說無人知?」後人以「四知」來彰顯廉潔的情操。
戰國時代,田稷子相齊,接受屬下黃金百鎰,呈獻給母親。母曰:「子為相三年矣,祿未嘗多若此也,豈脩士大夫之費哉!安所得此?」對曰:「誠受之於下。」其母曰:「吾聞士修身潔行,不為苟得……。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田稷子慚愧而出,退還其金,並向宣王請罪。宣王聞之,大賞其母之義,遂赦稷子之罪,並極力推崇其母,廉潔剛正,責子受金,堪為表率。
廉潔之人,奉公守法、不為勢劫、不為利誘,堪稱君子;廉潔之人,開誠佈公、心胸坦蕩、俯仰無愧,足為典範;廉潔之人,如松柏挺立,不畏風寒;似幽蘭綻放,芬芳四溢,令人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