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蔡元友海峽兩岸共祀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蔡復一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幹豪。
點閱率:469
字型大小:

─記金門廈門首屆蔡復一文化節
今年是明代著名歷史名人蔡復一439年誕辰,6月26日至7月5日,在同安舉辦首屆蔡復一文化節。同時蔡復一暨夫人漢白玉雕像正式「入住」同安蔡復一故居。27日,在同安蔡復一史蹟研究會、廈門市柯蔡宗親會的組織下,首屆海峽兩岸蔡復一文化節同期舉行,兩岸多地500多名柯蔡宗親齊聚一堂,共話蔡復一文化。
在文化節開幕式上,500多名兩岸及泰國柯蔡宗親齊聚同安區會堂。世界蔡氏宗親總會主席蔡卓明先生、副會長蔡松潮先生、臺灣一國兩制促進會理事長、臺北柯蔡宗親會理事長蔡武璋先生、海峽兩岸(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協會秘書長賈金升先生、同安區蔡復一史蹟研究會會長蔡約,以及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副會長蔡幹豪、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廈門市原同安縣前文化局局長顏立水、金廈柯蔡宗親聯誼會會長柯水彪等出席大會,在開幕式上海峽兩岸代表分別致詞,共同緬懷明代兵部尚書蔡復一的豐功偉績,共同研討蔡復一文化。兩岸鄉、宗親認為,蔡復一文化是海峽兩岸智慧的結晶,兩岸鄉親應共同研究,一起弘揚蔡復一文化,尤其要學習蔡復一憂國憂民思想及其勇於開拓、不畏強權、廉潔奉公、一身正氣等優秀品德,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正能量。
據《同安縣誌》記載,蔡復一(1576-1625),字敬夫,號元履,同安縣翔風里十七都劉浦保蔡厝(現屬金門)人。少年聰明過人,12歲即寫出洋洋萬餘言的《范蠡傳》。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中鄉舉,第二年又接著中式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走上仕宦之路。從刑部主事到總督的大半生官宦生涯,蔡復一始終奉行著自己說的三句話:「報國恩以忠心,擔國事以實心,持國論以平心」,為明王朝立下了「二百年未有之功」任刑部主事時,蔡復一不顧自己新任末席官職身份,上疏彈劾石星冒殺平民,邀功朝廷,使得石星在御審中被下獄論死,朝野震動。遷任湖廣參政後,他分守荊嶽,致力於清積逋、核虛冒、革加派、足軍糧、嚴保甲、禁驛擾、杜參謁、賑洪害、彌兵嘩,事事做出成績。為了維護社會穩定,蔡復一主持修建了湖南鳳凰的「南長城」,至今依然屹立在鳳凰古城,它是研究明代對邊遠少數民族征服統治鮮活的歷史資料。
任按察使後,平苗患、通官道。那時貴州總督想徵調湖廣永順、保靖兩土司的兵丁去幫助蜀土司征討紅苗。復一認為紅苗之患主要在四川,不應該「黔代蜀憂」,更不該派湖廣兵去用祖代扈,因此得罪了貴州總督,不得不引疾而歸。
光宗即位,起蔡復一為易州兵備。任上正逢遼陽陷落,復一出俸金募鄉壯,修器械,積極備戰。朝中的達官貴人,誣告蔡復一被變亂嚇得手忙腳亂,泣不成聲。復一知道後上疏自辯,慷慨陳詞:「請把兵器都架在脖子上,看誰先皺眉!請一塊兒過三岔河去打仗,看誰先卻步!」凜凜正氣,見於形色。又說「須是靠送禮物去巴結權勢、通關節托人藉以外的人,才有真人品」。不久提升為山西左布政,以病告辭不准。就任途中,又聽到河西陷落的消息,感慨不是臣子保養天年的時候,立即帶病兼程趕赴任所。在短短的7個月任期內既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迫的邊糧緊缺問題,又裁革浮征,地繳正額,不增加老百姓的負擔。天啟二年(1622),任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疏請免掉了舊欠加派鄖賦計十幾萬金。此外,核屯額、肅軍實、飭吏恤民,以突出的政績成為朝廷的楷模。
貴州苗酋奢崇明、安邦彥起兵反叛明廷以後,巡撫王三善被打得大敗而死。朝廷任命復一為兵部右侍郎巡撫貴州,獲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不久又取代楊述申總督貴州、雲南、湖廣軍務兼巡撫貴州。復一受命於戰敗之後,兵士喪亡,兵食奇缺,要反敗為勝,其難可知。但復一苦心運籌,指揮若定,經過七次大戰,殲敵近萬,克地數十百里。最後因事權不一,協討鄰軍臨陣脫逃,在水西一戰大敗,喪亡數千而被解任。
按慣例,解職候代的將軍是可以離開軍營的,但蔡復一不顧疾病纏身,以「一息尚存,豈可以賊貽君父優」為念,日夜指揮作戰,兩戰連破189寨,斬首3000餘級,直至病死於平越軍中。噩耗傳出,「遠近震悼」,平越人贊他「入三百年不到之地,成二百年未有之功」,朝廷追贈他為兵部尚書,賜「清憲」諡號,歸葬同安沙溪。
蔡復一為官,奉守「報國以忠心,擔國事以實心,持國論以平心」之旨,以「正己不求」律己,為許多正直官員所稱許,耿介負大節。既歿,橐無遺貲。蔡復一不僅是個運籌帷幄的將才,他還博學多才,好古博學,工詩、能文,一生著作頗豐。他著書立說,「崇論宏議,涵古茹今」;談論國事,披吐肝膽,切中時弊;尤工於詩,觸事感時,出而為詩。其詩作「淵遠雄渾」「一往情深處,讀者如聽唱大江東去兼曉風殘月之致」。著作計有《遯庵文集》18卷,《詩集》10卷,《督黔疏草》8卷,《雪詩編》,《駢語》5卷,《楚衍錄》10卷,《毛詩評》1卷,《續?語》2卷。
其墓在今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小盈嶺大房山,穴名「七星墜地」。蔡復一生前文友池顯方曾賦詩憑弔:「高天留肅地,危石護孤貞。肺腑真男子,光明一鬥精。眾人憐爾後,聖主易其名。下拜松風切,如聞馨劾聲」。詩歌褒揚蔡復一的生平氣質,經濟才學,表達了對故友的崇敬之情。現墓葬基本完好且經修葺。
蔡復一故居是明朝萬歷年間建成,位於同安縣城北門內建第宅,名曰「貞素堂」,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現僅存後樓,為雙層樓,開五進三,寬18.99米,底層深11.18米,二層深9米。抬梁構,硬山頂,燕尾脊,是金門明代名人留在今日同安的彌足珍貴的文物古蹟,被列為1988年第三批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廈門市列為涉臺文物古蹟。系廈門市四大名人古蹟之一,同年3月經同安區民政部門依法登記成立了「蔡復一史蹟研究會」,該會從2002年開始籌資修復蔡復一故居,於2003年修復完畢。
他生為名臣,去世後深得廣大民眾的追思,被尊為蔡府王爺,能夠驅魔治病、保生祈福,護法佑民的萬能神祗。在海峽兩岸許多地方都有蔡王爺府,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五月十二日都要舉辦過境巡安,每年這兩天的時間海峽兩岸都有上萬名信眾前來朝拜。今年的文化節一樣舉辦蔡王爺繞境巡安活動。與往年農曆五月十二日相同,連日來每天都有數百名海峽兩岸多地柯蔡宗親齊聚同安蔡復一故居祭祀蔡復一。6月27日,來自廈門、福州、漳州、泉州以及臺灣、金門等地的柯蔡宗親代表,輪流祭祖,慎終追遠。
在蔡復一故居還舉行了蔡復一夫婦漢白玉雕像揭幕儀式。這兩尊雕像蔡復一身高2.28 米,夫人身高1.99米,均由世界蔡氏宗親總會主席、泰國著名華人企業、慈善家蔡卓明個人捐贈,於去年10月運抵蔡復一故居,農曆五月十二日正式揭下帷幕。
隨後,500多名柯蔡宗親來到同安區政府會堂,共話蔡復一文化。當地政府有關領導蔡志強、金門縣文化局局長呂坤和博士、臺灣臺北蔡氏宗親會會長蔡武璋等出席大會並做了重要講話。他們認為,蔡復一是過去臺灣在大陸任職最高的官員,保護好蔡復一故居和有關文物,不僅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對海峽兩岸和平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他們呼籲,國家、福建省、廈門市要更加重視對蔡復一的歷史文化保護,深入進行研究,把蔡復一故居、陵墓都列入國家級重點涉臺文物保護單位。
在文化節期間,於6月27日至7月5日還舉辦了兩岸共圓「中國夢」書畫展。該書畫展由海峽兩岸中國書畫藝術交流協會指導,同安區蔡復一史蹟研究會、同安區文化館、北京市春常在文化傳播中心承辦,展出兩岸百幅以上優秀書畫作品。
(本文提供者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副會長兼柯蔡委員會會長蔡幹豪及金門縣蔡氏宗親會蔡元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