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拜會柏林國會

發布日期:
作者: 林一平。
點閱率:616
字型大小:

 2015年3月,我在駐德國的陳華玉大使陪同下,前往柏林國會拜會德國內政部次長及國會議員,並在柏林國會聯誼社用餐。柏林國會聯誼社原來是國會議長的辦公室(所謂的國會主席宮)。
我們拜會的國會議員是德國基民黨Ilm-Kreis郡黨部主席辛潘斯基(Tankret Schipanski)。我上下打量他,身材健壯,在議會和人推擠,絕對不會吃虧。德國國會議員是否會有粗魯的推擠動作?柏林的國會相當文明,不會推擠的。在柏林國會,如果意見歧異甚大,在野黨可提案,要求全體國會議員站在議會大廳外。外面有三扇門,由右向左,門上寫著nein(反對)、ja(贊成),及Enthaltung(棄權)。600多名議員選擇一扇門,重新魚貫步入議會大廳,整個過程費時至少半小時。古早的德國是牧羊部落,牧羊人讓羊由胯下通過,來數羊兒的數目。這三道門具有「胯下數羊」的功能。德國國會議員蘭斯斐(Philipp Lengsfeld)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我,政黨杯葛需要用此仗陣,有點胡鬧,在他印象中只發生過一次。我心中暗想,這位議員先生顯然沒有見識過台灣政黨杯葛時肢體推擠的戲碼。
午餐時我們和辛潘斯基議員廣泛交換關於數位匯流以及教育的看法。這位議員是1976年次,相當年輕,目前是國會數位匯流政策(Digital Agenda)委員會召集人,也是教育、研究及科技委員會成員,真是青年才俊。午餐後辛潘斯基議員帶我們到國會參觀。國會聯誼社位於柏林國會(Reichstag Building)東側,冷戰時期兩棟建築被柏林圍牆隔開。今日可看到一道平行於兩棟建築的石板線,是以前柏林圍牆的舊軌跡。而由國會聯誼社到國會大廈有一條黑色石板垂直線,底下是一個地道,連通國會大廈與國會主席宮。辛潘斯基議員帶領我們走過地道及東側門,是有特權的,並不開放給一般的訪客。這一個有暖氣管的地道是在兩德合併後,進行改建時發現,當年的地道有一小段被保留下來展示。
1884年6月9日國會大廈啟動奠基典禮。雖然這一天大雨傾盆,德皇威廉一世仍親自動土,當時動土的鏟子保存至今(圖右)。威廉一世長相很性格,我素描如圖(參見左上)所示。1933年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國會發生縱火案,成為報紙頭條新聞。納粹以此為藉口,對其政敵採取暴力襲擊。有人懷疑納粹成員使用地道進入國會大廈放火,嫁禍於人,但至今仍無證明。柏林國會大廈處處有過去歷史事件留下來的痕跡,參訪時彷彿上了一堂歷史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