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點
老人家常說,「人吃五穀雜糧,不是仙,那能沒有一點病痛。」更何況是久坐不動,四體不勤,已非規律作息的現代人。
歷來,我有腰背酸痛的老毛病,睡眠久臥,常因腰背酸痛難耐而甦醒,必得下床走動一番才得舒解。因為不嚴重,所以一直擱著,也沒有積極查明病因,只是笑稱自己的「命不好」,不能一夜睡足八小時。
這樣的生活習慣,持續,直到第一次右腰扭傷。
應該是七八年前了吧,有一次,為植栽換盆,一直蹲著,幾乎沒有起身,已經兩個小時,雖然腰很酸,還是心想,等工作告個段落後再好好休息吧。就在伸展手臂遠取小圓鍬或是什麼園藝工具時,彷彿聽見背背的脊柱發出一聲,像是折斷枯枝時清脆的響音,緊接著便是腰胯僵直不能動彈,軀幹一轉一動就痛像電擊。第一次遇見這樣的狀況,完全不理解身體裡面發生什麼事情,僵屍一樣定格一陣子以後,這才勉強,一寸一寸調整身體的姿勢,扶緊側身的牆壁,挪移四肢慢慢起身。這時腦中閃過一些電影畫面,這才懷疑可能是腰部扭傷了。
接下來的日子,腰不能彎,走動時上半身挺直,不能任意起身轉彎,一舉一動都得分解成一個個獨立動作的單位,慢慢來,像是以前當兵時「舉筷、挾菜、擺在唇邊、入口、咀嚼五秒鐘、不可以吞下、暫停、再咬五秒鐘……,最後,一口吞下」的整人指令。就連睡眠時也似攤屍,必得小心翻身,只要動作過大,腰背便會強烈酸痛,逼人從酣夢中驚醒。
上網查詢醫師的建議和病友的經驗,得知就算不到醫院打針,只要好好休息,腰部扭傷也可能自然痊癒,所以幾經考慮,決定先忍耐個幾天再看看吧。果然,禁足三四天後,原本緊張的背肌漸漸放鬆,腰部的酸楚已見舒解,略略可以彎腰拾物,例行的生活機能也慢慢恢復,終於又可以下樓,緩步到住處附近的書店和賣場。於是,依循背脊發生酸痛的病灶,輕輕按壓,慢慢鎖定疼痛的脊節和肌肉,手邊得閒時便按摩這些部位,同時在身體可以伸展的範圍內,順便做些柔軟操,希望藉此早日恢復以往正常的生活。這些事後的復健動作,的確可以舒緩酸痛,但是否真的有助於身體的康復實屬未知;總之又過些時日,身體終於痊癒,一切不適彷彿從未發生過。不過,我倒是心知肚明,如果不能改變生活習慣,目前也只是苟安的局面罷了。
經過這次的腰傷,有個意外的收穫,那就是「不能久躺睡眠」的老毛病,因為先前的復健不藥而癒了。日後,只要不偷懶,睡前花個五分鐘,確實做好伸展彎腰的體操,就可以一夜好眠。
果然,如同先前的預言,往後的幾年,腰部又扭傷了兩次,一是在用力打噴嚏,另外一次又是發生在彎腰取水桶,準備澆花的時候。這兩次,雖然事前早已聽見身體發出的求救聲,但是仍然無力阻止,不過病痛的持續時間或是心理恐慌的程度,卻是逐次下降。就在感覺越來越能應對這類背脊的毛病時,前個星期前,腰傷又發作了。這次,傷害前仍有癥兆,並且也小心預防,終究還是在一次彎腰丟垃圾的動作中,再次聽見背腰發出一聲已經熟悉,不會再讓我驚奇的折枝聲。經過一日的觀察,對於這次的病情有兩個心得,一是這次的發病算是輕微,所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概忍受三四天的不便就可以不藥而癒。另外一個發現比較讓我不安,那就是這次的症狀和以往有些不同,前幾次的腰傷是腰不能彎,一折腰就酸就痛,上半身僵直如古早時的洗衣板;但是這次剛好相反,反而是不能挺腰,所以起身站立時身體會前傾,得等一小段時間後才能站直,除此而外其他的身體動作倒沒有太多的怪異處,只是站久一點腰又酸,又得坐下休息,如此循環不已。
仔細觀察,這次酸痛的部位偏重在身體的右半側,猜想病灶可能不同吧。總之,休息四天後便是雨過天晴,生活重回常軌。
以前讀書時,曾經用一年的時間啃食上下兩大冊的「蓋統氏生理學」,對於人類的生理構造和生理現象多少有些最粗淺的了解,不過那些畢竟都是紙上談兵的死知知識,後來才發現,只有當身體有了病痛或是不適,才是了解肉身的最佳時機。像是這幾次的腰傷,事前身體發出的警訊在在都像是攝影美學裡的「刺點」,隨時提醒自己,必須防微杜漸,關注當下的生活方式和慣性,不然漸漸都會發展成慢性病痛的病灶,終至耗損肉身伊於胡底。慢性的身體病痛可以是肉身的刺點,那麼長期的生活壓力,過往懸而未決的心理創傷,甚或一直以來未能妥善安置的人生困惑呢,是否也是心靈底圖上一個又一個的刺點,在幽微的暗夜裡發出閃爍的星光,協助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探測浩瀚無垠的穹蒼?以往的老人家最能「忍病」,就算規勸再三,甚至幾近脅迫,老人家總是不愛上醫院,好好就醫,不料最近幾次的病痛,發覺自己也有了這些老人家的毛病。心中暗自警惕,平日生活,任何病痛的刺點都要盡早識別覺察,發病後,在症狀輕微時或許可以自行復健,但是當病情超乎自己的控制時仍得盡快尋求最佳的專業協助,以免延誤療癒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