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滿足

發布日期:
作者: 徐正雄。
點閱率:725

根據專家的研究報告:一般人,平均一天要走6000到10000步的距離,一雙腳,一天平均排汗225cc汗水,因此,一雙鞋比手套、帽子、衣褲都重要多了。
襪子、帽子、衣褲可以過大或略小,然而鞋子卻萬萬不能,它必須尺寸和宜,太大會因為腳趾想抓住鞋底而產生爪形足,太小會導致腳趾變形皮膚摩擦產生病變;除了大小必須適當,鞋子的材質、維修、和舒適感,也是客人關注的重點,所以,當客人鼓起勇氣,將赤裸的腳交給我時,我是戒慎恐懼的。
基本上,我覺得腳比手更要私密,當我請客人脫下鞋子,或許也一起脫下襪子時,不少客人都會遲疑片刻,那彷彿護士要你褪下褲子打針一樣,所以,身為一位鞋子銷售員,必須時時懷著醫者的仁愛之心,小心測量他們腳的長、寬、高、曲折點,一般說來:站立時腳掌會比坐著還長,運動後血管膨脹腳掌會變得厚大,而糖尿病患,因皮膚受傷不易痊癒,更需要一雙擁有寬裕空間的鞋子。
鞋內的空間,我們稱它為楦頭。
除此之外,還得檢查客人是否長短腳、扁平足、腳掌變形……才能替客人找尋一雙,可以負載他們攀山越野久站長行,分擔疲累解除壓力的好鞋。
未入這行時,我對鞋子銷售員的想像,僅止於拿鞋給客人試穿,殊不知,這行居然也有 這麼多專業知識,而且光找鞋,就是一門學問。
鞋盒側面高達十幾位的阿拉伯數字,秘藏著產地、年份、顏色、樣式…每當客人選好樣式,我必須走入那少則數千,高達上萬的倉庫,迅速從一模一樣的鞋牆之中,羅列的數字裡,蒐尋出客人所要;判斷一組數字,往往比分別一瓶紅酒的身世更加繁複,剛入行者如我,經常身陷數字泥沼,猶如闖進天龍八部的珍瓏棋局,每每惹得資深同事不耐,進來喊我一聲、推我一把,才能解救我於水深火熱的入魔狀態。
因此,菜鳥時期,最怕客人每雙都試,一試十幾款,又猶豫不決,滿地是鞋好似神明之前,笑杯連連;或大批客人不約而同一起湧入,值班人員一起進倉庫找鞋,放店面唱空城計,在在都是壓力。
壓力過大,難免錯誤百出,也曾把不同尺寸、樣式的鞋子,亂點鴛鴦賣給客人,若樣式、顏色不同,因為差異大,客人大都能自行發現拿來更換,要是將長像一樣的左腳39號、右腳40號的鞋子裝在一起賣給客人,看起來雷同,泰半客人不會察覺異狀,這時候,想當然爾,我這邊肯定也會有一雙尺寸不同的鞋,那就必須自掏腰包賠償。
但是遇到大小腳、長短腳的客人,他們往往必須一次購買兩雙尺寸不同的鞋子,卻只能使用一雙。
現在消費意識抬頭,避免發生糾紛,通常,我們賣鞋時,除了量腳、詳細解說鞋子的特性和保養方式,也一定讓客人試穿到滿意,但是,現在人多忙碌,誰會去注意自己的鞋子是膠底還是環保材質?由於環保材質輕盈又耐磨,市面上的鞋子大多是這種材質,可是有一好沒兩好,環保材質容易水解,剛剛說:一雙腳平均一天要流225cc汗水,由於密閉,不易揮發,那些汗水大都積存在鞋墊和鞋底之間,一星期把鞋墊抽出來通風一次,或許可以穿個二、三年,曾經碰過天天把鞋墊抽出來的客人,一雙鞋整整穿了五年還十分勇健。
但是,客人大都忽略這些細節,以為防潑水的鞋應該不怕水,誰知穿了一年就開口,當鞋子露出蒙那麗莎的微笑,代表整雙鞋的基座已經開始龜裂,下雨天就會滲水,而我們如果不是順利賺他個換鞋墊、鞋底小財,就是被客人抱怨鞋子品質不佳。
還有一種情況是:客人穿了磨腳,不合想拿來更換,但是,公司規定,鞋子一但穿出去,就無法退換,客人常常因為這件事和我們起爭執,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鞋子買回去後,在家裡或辦公室穿個半天,如果是買去送人,我們也會千叮嚀萬交代,回去必定要試穿,七天內,不合一定要拿來換,但是,曾遇到兩位客人,完全不試穿,鞋子合不合腳也毫不在乎,這就像結婚,只看外表,連對方基本資料都不知道,通常,這會引起我的好奇。
那次一位客人,挑了一雙黑皮鞋說要送人,且信誓旦旦說他絕對不會拿回來更換,無論我如何解釋他的消費權益,說到最後,他竟有些賭氣,終於忍不住對我說:「這是要送給往生者,我絕對不會拿來換。」害我愣在原地許久。
還有一次,兩位男客匆匆光臨,隨手挑了四、五雙鞋子,款式有男有女說要送給家人,問客人要不要稍微試穿一下,感受一下舒適度,客人毫不在意,隨手拿出一張信用卡,前後不到五分鐘便要付帳,時間之緊迫,比上次買給往生者那位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心裡暗暗生疑,不知客人是何方神聖?
客人的信用卡是沒問題,一刷就過,但我們公司有個規定:凡消費超過五千元都必須去電和信用卡公司核對個人資料,當我電話接通,請客人接電話,那二位客人說要到車上拿個東西,竟然開著車,就此一去不回,連信用卡也不要了。
沒錯!做這行的風險,比你想像的還高,若沒有核對,讓上述那筆近萬消費過關,那我就必須照價賠償這筆金額,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雖然我們現場只陳列單隻鞋,有位客人,卻還是趁著周年慶,拿走一只價值兩萬多元上頭鑲著金飾的新娘鞋,雖說只拿走單隻,但其實跟偷走一雙沒兩樣,遺下一只金縷鞋,即便合腳,並不能讓我搖身一變,從銷售員變成王子的老婆,盡管公司後來打了三折要我賠償,也是讓人心裡淌血。
這件事,讓我的人生灰暗許久,也讓我學到經驗,此後再忙,我的眼睛,必定牢牢盯著那些最上層的高價鞋,就算要離開現場,也會特別提醒同事多多注意,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杜絕客人發癢的手。
不過,那些順水摸魚的客人畢竟是少數,客訴的人,比例也不高,只要你跟客人介紹時,不要昧著良心賺錢,將資訊全部揭露,並站在客人的立場想,通常,不但能順利賣出鞋子,還能跟客人交朋友。
有天一位女客,進來後不發一語,好不容易看上一雙鞋,拿鞋前,同事照例先替她量腳,一量發現女客腳長25公分,一般來說,女鞋大都只做到25公分的長度,同事婉轉解釋沒有她的尺寸,其實也怕她買回去會磨腳,此舉卻觸怒女客,她當場發飆:「都還沒試穿,怎麼就妄下定論……」我看苗頭不對,趕緊上前問女客要試穿那雙,我立刻去拿。
女客挑了兩雙,剛好都是寬楦,因此還算合腳,應對之間,我嘗試和她聊天,希望她放鬆心情,才知她是個要照顧丈夫孩子、同時又要照護娘家父母的辛苦人,重重壓力,大概讓她有點走不下去,才會轉進我們鞋店,希望厚厚的氣墊鞋,可以分擔她肩上的重擔。
我其實什麼都沒做,只是靜靜聽她訴苦,流完眼淚,她爽快的買了兩雙鞋,替我們開了市,離開時,問我是否會長長久久待在這家店,我說至少目前不會換工作,歡迎她有空來聊天。
其實,鞋店就像一個聯誼中心,女客買鞋就像挑情人,希望情人溫柔體貼,可以把她高高捧在掌心,讓她成為耀眼的鑽石;男客挑鞋比較像在交朋友,純真、樸實,能長長久久陪他走過人生坎坷道路的最好,所以,常有男客,把破爛不堪的鞋子送來,央求我們修復。
我們都會盡量滿足客人所需,希望每位客人的腳,都能得到最好的對待,人生道路可以走得更長、更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