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院裡的記事
2、另類的野台戲
五、六○年代裡,野台戲是普及可見的娛樂。舉凡廟會慶典、男子娶妻,老人家做大壽,都會請歌仔戲或布袋戲來演出做為慶祝,也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小時候祖母最喜歡看歌仔戲,常會帶著我們小孩一起去,但哥哥們比較愛跟祖父去看布袋戲。耳濡目染長久下來,我們這一群小孩也在家開起戲棚,當起演員來了。
每個星期六的中午放學後,三姑媽的三個小孩就會一起坐客運車到外婆家,那個週末的晚飯後,由我們家小孩聯合主演的「另類野台戲」就開始熱鬧登場了。爸媽的房間裡有個小閣樓,閣樓上圍有欄杆架,拿塊長布把欄杆架一披掩,大哥、二哥、表哥、表弟,躲在布條後面,把他們事先用木棍和碎布綁成的布偶往欄杆架上一擺,揮舞著雙手,配著二哥和表哥的旁白,布偶就活起來了。當演出打架情節時,大哥會敲擊木板和鐵架乒乒乓乓以作音效,真是動感十足,有聲有色的演出。
當然,好戲還不只這樣,盛大的廟會慶典上常會有幾個戲台,火力全開來拚戲對決的場面。閣樓上演的精彩,閣樓下也「輸人不輸陣」。大姊、表姊、堂妹們和我,我們找來了大草蓆舖在地板上,把被單、煮飯用的圍裙往身上一披就是最佳戲服。鍋蓋、鍋鏟、木棍、草帽,是扮演武生的現成道具,這個角色通常都是表姊扮演,她比較具領導能力,也是我們這個小小劇團的靈魂人物。我記得有一次她主演「陳世美反奸」裡那位貪求富貴,在高中狀元後,隱瞞已婚,拋妻棄子,再娶公主為妻的負心漢陳世美,演得架勢十足,讓喜愛歌仔戲的祖母直點頭笑說演了「有成」。連原本對我這樣吵鬧搞怪很不高興又礙於表姊和表哥們是祖母疼愛的外孫,不好發飆修理我們的媽媽,看了都啼笑皆非說:「冊免讀了,以後咱們家組個布袋戲班和歌仔戲團好了」。
等戲結束後我們也累了,趕緊收拾入睡,這時平日三更半夜在小閣樓屋樑上玩起馬拉松追逐賽,吱吱喳喳吵死人的老鼠,剛剛被嚇得連鼠屁都不敢放,我們睡覺後就輪到牠們上場演一齣「大搬家」。我睡眼矇矓的看著牠們不曉得又從那裡偷來的糧餉,合作無間的連推帶拉,把食物塞進屋樑洞穴裡,來來回回吱吱喳喳忙得很!看到那噁心囂張的老鼠,我嘴裡衝出一句:「鼠輩看刀」啪!手往睡在旁邊的姊姊身上用力一打,驚醒的姊姊也回我一掌。
在村裡,五、六○年代電影院並不普及,黑白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只在中午和晚上共幾個時段。沒有MTV、KTV,更沒有現在的PUB。野台戲除了用錢請來的,還有可免費觀看的露天戲,都在晚飯後大人們較有空閒,通常演到一半時都會穿插賣膏藥之類的,鼓起他們那專業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大人們心動不如行動,有時候生意還真不錯,所以後半段他們的演出就會更起勁賣力。至於小孩看野台戲時才不管戲在演啥麼!小孩更關心的是今天來了那些賣零食的攤販。大人為了能安心看戲,總禁不住小孩的吵鬧而塞給零錢。
三姑媽家經營鐘錶眼鏡店,三姑丈整天守在店裡忙,三姑媽也沒得閒著,住在街道上的店家小孩沒有住三合院裡的孩子熱鬧花樣多,所以三姑媽的小孩喜歡在假日時往外婆家跑。我們除了演戲、玩捉迷藏、辦家家酒、灌蟋蟀……,還有那鍋香綿冰涼令他們懷念的「綠豆湯」。姑媽說有一次表哥睡覺做夢,三更半夜跑到樓下餐桌,嘴巴唸著要吃綠豆湯。童年的點點滴滴趣事,我們家那「另類野台戲」,著實成為我們長大後不可磨滅,珍貴的童年回憶。(6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