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三合院裡的記事

發布日期:
作者: 藍芸。
點閱率:784

3、踢銅罐仔
五○年代的農業社會裡,生活很單調,連黑白電視都還不普及,但小孩的玩樂方式卻很多樣化,如:打陀螺、跳繩索、跳房子、打尪仔標、玩捉迷藏、打玻璃珠、踢銅罐仔……等。都很好玩,是很值得回憶的童年記趣。
眾多的遊戲中,以踢罐子刺激性最大,這種遊戲需要人多玩得才起勁。玩的方式是找一個空的銅罐仔,擺在空地上畫著大圓圈的中心,所有參與的人要猜拳,猜輸的要當「鬼(看守銅罐仔,抓接替的自己人)」,猜贏的人其中一個用力把圓圈裡的銅罐仔踢得遠遠的,然後大家趕快跑去躲起來,而當鬼的人必需去把銅罐仔撿回來圓圈內放好再去抓人,那些躲起來的小孩,會聲東擊西的引開看守銅罐仔的鬼去找人,這時躲藏的小孩中就會有人再衝出來把圓圈內的銅罐仔又踢的遠遠的再去躲起來,那位當鬼的人必須再回來把銅罐仔再撿回圓圈內放好才可以再去抓躲藏者。但是跑出來偷踢銅罐仔的人被抓到就要輪到他當鬼守銅罐仔了。
在我們家玩踢銅罐仔不只是在白天玩,我們有時也在晚上玩,那才更刺激,遊戲方法跟白天都差不多,只是晚上我們會戴上大人的斗笠,或兩三個人合披一件被單、草蓆之類的一起衝出去踢銅罐仔,讓當鬼的人傻住了不曉得該抓誰、喊誰的名字,當他意會過來時銅罐早就被踢得老遠去了,他只能氣得跳腳大罵犯規,再去把銅罐仔撿回圓圈內擺好。這個時候他想抓個人來替自己當鬼很不容易,必須智取,所以自己也躲在附近,獻「空城計」引誘那些衝鋒隊衝入空城才能逮住,有時候是兩三個人合披一件被單腳步不一致,衝出來時跌倒摔成一堆就被逮了。踢銅罐仔玩起來很刺激也很累,往往孩子們到了晚上睡覺做夢都還會喊得很高亢,很興奮!
五、六○年代的小孩在物質上遠不如現代的孩子豐富多元,但那時的孩子很單純,活動空間大,沒有現在孩子的課業壓力重。雖然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和網路世界。這些文明產物雖帶給現代孩子很多新視界、刺激的新遊戲,但也讓小孩們越來越「窄」,甚至成為「低頭族」。在那些五花八門、眼花撩亂的網路遊戲裡,隨時在更新,玩過了記憶很快就會被刪除,所以現代的孩子沒有玩伴,將來更找不到「童年回憶」。
我很慶幸自己能擁有這些童年的珍貴記憶。玩踢銅罐仔時,兩三個人合披一件被單衝出來時跌倒摔成一堆的慘樣,到現在都烙印在記憶深處。跳繩子、打陀螺、跳房子、打尪仔標、玩捉迷藏、打玻璃珠、踢銅罐仔,還有追小火車抽甘蔗、焢土窯……等的童年回憶,是現在家族相聚,朋友聯誼時話匣子裡的寶貴珍藏。(6之3)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