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三合院裡的記事

發布日期:
作者: 藍芸。
點閱率:605

4、灌蟋蟀
每到炎炎夏日的午後,好些附近的大男人們,搬來他們家的大籐椅,搖著扇子坐在竹欉底下納涼話家常,這是他們的午間聚會,不一會兒又隨著竹欉被風吹動,搖擺著吟唱催眠曲,讓大人們一個個進入夢境會周公。張大的嘴巴,打鼾的聲音此起彼落,和竹欉的吟唱合奏成一首最天然的交響樂曲;袒露的肚臍,隨著呼吸高低起伏著。而我們小孩子雖然也愛來此納涼,可是周公並不愛找小孩下棋。我們會在那道和堂叔家相隔的圍牆邊跳上跳下嘻皮笑鬧,不然就溜到牆內灌蟋蟀。
三叔公的兩個兒子共住的那兩排房子雖不是三合院格局,但也有個分爐的祠堂,那前面的大埕是沒有舖上水泥的土埕,經常可以看到隆起的小土丘,我們知道裡面有通道,蟋蟀就躲藏在裡面。我們兩三個小孩一起拿著瓶子或小桶子裝水灌進洞裡,然後閃到洞口的背向。被水灌得受不了的蟋蟀牠必須跑出洞口呼吸,出到洞口前蟋蟀會先探探是否有危機,然後再跑出洞口逃走。這時我們必須快速的用手蓋住蟋蟀才能逮著牠,太慢就會被逃走,有時候蓋住蟋蟀的力道太猛了,就會將蟋蟀壓得肚破腿殘也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太急了牠會退回洞內,就得再用水灌,或用樹枝挖開牠的老窩,但這時如果蟋蟀也有「狡兔三窟」,牠老早就從別的洞口逃走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必須有人把守附近的其他洞口,讓牠展翅也難飛。
我們把抓到的蟋蟀都放進罐子裡,準備利用做晚飯後的餘火,把蟋蟀烤得香噴噴後吃進肚子裡。雖然那時我看著其他孩子吃得津津有味,我也跟著拔了一點後腿淺嘗其香味;不過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既殘忍又噁心,但是灌蟋蟀的過程的確是很刺激、很好玩。這個活動幾乎是那四、五、六○年代的孩子,共同的童年回憶,尤其是生長在鄉村或山區的孩子們。
在那個年代裡,如田鼠肉炒麻油,聽說肉質很細嫩好吃;蝸牛肉炒薑絲,甚至捉到的蛇都被煮成蛇湯,敢吃的人都說蛇肉細膩,蛇湯清爽可口,不過除了蝸牛肉炒薑絲不錯吃外,其他的我可不敢領教。但現在想到蝸牛肉炒薑絲,也會覺得有點反胃。我們最常吃的是在做完飯菜後的餘火裡放進番薯或帶殼的土豆,烤熟後就是我們小孩最佳香噴零嘴了,不過也常常忘記取出,被烤成一根根黑黑的番薯焦炭,讓我們失望的看著,將口水猛吞回。(6之4)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