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芋仔的春天
我把金門當作是我的故鄉,它孕育了我們家庭的成長,我逐漸淡忘遙遠的東北瀋陽,那只是我誕生的地方,它給了我太多的苦難與坎坷。近半世紀的漫長歲月,是金門這塊土地無私地涵養我們,讓我們得以安居健康的生活。如今,我已86歲了。三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了,一生戎馬,現在是含飴弄孫的時刻了。
回想我這一生,儘管天道靡常,人事滄桑,人卻是生於憂患的,人生不是戲劇,更不是夢幻。或有人依然在默默的「細算浮生千萬緒」,覺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多少惆悵,多少迷惘,多少悔恨,不免執著,為煩惱所困。蒼莽磅石薄,剛健不息的人世竟成無邊的苦海,枉過一生,匆匆物化,豈不遺憾!芸芸眾生,價值觀念和性格涵養漸漸多元化,以何安身立命,豈不愧對這嚴肅的生命之美?
懷抱著榮耀逐漸走向生命盡頭之際,回首記憶的長廊,孩童年華,不正是民國肇建之後的軍閥割據,日寇橫行,國不成國,家不成家。入伍後,卻是兄弟鬩牆,兵戎相見,整個華夏再次淪為殺戮戰場,兵荒馬亂,血流成河,造成百姓顛沛流離,憂患和痛苦。國分兩邊,家分兩家,自詡溫良敦厚,忠誠樸實的中華民族,在上位者上演爭權奪利、同室操戈、血刃骨肉慘忍的戲碼,卻造就千萬無辜的百姓流離失所,生活於這兵燹多舛沒有明天的日子,人生之恨,莫此為甚。退守台灣之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面對這陌生的環境,內心深處的徬徨與恐懼,對於我們這些狼狽的老芋仔,過去那段苦澀歲月,挫折重重,陷入迷惑和惶恐,再加上思鄉之苦,人生之痛,莫此為甚。退伍後,將金門當作是我的故鄉,將家定居在這個傳統禮教的蕞爾小島。回想我這一生為這個國家付出了青春、血淚與生命,近二十年來的安逸的家庭生活,感受到金門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涵養,讓我晚年的家庭生活,享盡人生的幸福與快樂。其中的歡笑與溫馨,已足夠讓我咀嚼在這個如夕陽餘暉的歲月了。也深深體認再寒徹的冬天,春天總會來的!或許,人類只有在悲劇的痛苦中蛻變,才能在痛苦中創造、前進,以至於有今日。這是人類何等莊嚴而又蒼涼的生命情調。
後記:趙伯伯原是海龍蛙兵,故身體健朗,惟耳重聽爾。書寫本文之夜,小小的竹院初靜,月影朦朧如夢,人語蟲聲俱寂,一片淒迷落寞中,驀然想到一首偈子:「萬山冰雪連根凍,一片身心徹骨寒。不是死中重發活,如何能得識情乾。」冰天雪地,寒徹心骨。從死寂絕望中重發活潑的生意,憬然識破了人世間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種種本相,彷彿春殘破繭,自然蛻變了。似乎彾然凌霄,遊於無窮,逍遙蒼穹,有解脫之樂。對人間萬象,世俗塵緣,毫無牽掛了。猶之如蜿蜒重巖疊嶂中的一流清淺,終於會澹然出谷了。或許這就是趙伯伯一生的寫照吧。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