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親情
閩南語俗諺:「雙手抱孩兒,才知父母時。」指的是親情是天長地久般的有形物資、無形心靈的支柱,每個人皆應對親人擁有一顆感恩、尊敬的心,愛護你自己、疼惜你的家人;大家應該以一顆真誠、敬愛的心來對待自己的至親,讓親人之間能夠和和樂樂的相處一輩子!
臺灣光復後隔年,父親逝世後二星期,我才出生,全家六人中我們三姐弟年紀幼小、婆婆已年老,就只靠著未曾讀過書的慈母一人除了照顧三位小孩、婆婆之外,還要負起家裡所有農事,及出外替人做些小工賺點外快以貼補家用、養家活口,並應付人情世故!
俗諺說:「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報親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的家就是有這麼一位愛家的母親,她一生不分晝夜、無私無我的辛勤耕耘付出,所創造出來的一部令人動容的辛酸史!每當孤寂的我在夜深人靜獨處時分,想起已在十幾年前因久病去世的母親,她細心照顧我長大的偉大、溫馨親情,莫不令我為之鼻酸、潸然淚下而久久不已!
寡母她擁有傳統客家女孩「嫁夫從夫」的優良傳統婦德習俗,年輕時,她就為亡夫盡義務孝敬婆婆、善待小姑、養兒育女,此份婆媳、姑嫂、母子的親情總是要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點的感性!因此,在胞兄往生後,我就一肩擔起為人子女該盡的孝道,親侍湯藥、擦洗身體,讓母親能夠安享餘年,以報答母親那春暉般厚博的珍貴親情!
從小時至成年,我跟母親相依為命,一直過著相當艱苦的生活;我深知她要幫人做事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體諒她無時間照顧我的求學、服役、婚姻及工作等事情,她也任由我自由發展;因此,我在出外求學、服役三年時,也盡量採取省吃節用方法,以便減輕她的經濟負擔。
雖已年老的母親仍與一生也靠勞力維生的我唯一胞兄,一起無怨無悔供應我在臺北市一年三個月補習及五年政大求學所花費龐大費用,此些感人的親情,至今,仍讓我久久縈繞於我的海中,而難以忘懷!
當今世風日下,從媒體報導中和生活周圍中得知,有些人卻漠視親情,例如有些年老父母及年幼子女遭到至親家暴傷害或遺棄下場,甚至還鬧出人命關天之事!父母辛苦養育我們之恩及子女乃是我們的親骨肉,我們未盡奉養父母及扶養子女之責,內心已感到慚愧不已!為何還喪心病狂的做出如此不利於父母或子女的行為呢?
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父母無私奉獻的珍貴親情無法以筆墨形容,大家應該好好珍惜,並能夠及時報恩才對!可以說:在你一生當中,你可以一無所有,但卻不能沒有陪著你一起成長的家人親情哦!唯有大家能夠時時、處處的以感恩、惜福、互助、互諒、孝敬之心,相待自己的至親,這樣就會讓您的溫馨親情,長長久久的發光發亮,使得家庭和和氣氣、社會風氣更為祥和、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