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在太武山
近聞浯島上有觀星活動,主辦單位還貼心準備了天文望遠鏡、星空帳,以及專業的觀星墊,讓學員們可以躺著來欣賞美麗的夜空。
不由得想起30年前,我在島上的觀星活動,那時仍在戒嚴期中,嚴格的燈火管制,讓整座小島,成了一座絕佳的觀星地。
不知為什麼一度曾與一位預官走得極近。印象中,他說他家是台灣第一個製作偉士牌的廠商,讀醫,緊臨我的辦公室。記得最真切的還是他說的:「沒有光害的夏季,是最好的觀星劇場。」晚餐後,我們像兩條蟲,從一座岩石的肚腹裡爬出,身上帶著地洞裡特有的陰潮氣味,拿著手電筒,熟悉的翻上岩石的背上--一塊巨大的岩石,沒草沒樹,光潔的像張整理過的床榻,適合仰躺。
雙眼望著黑夜裡的點點星光。整個夜空,像是位身著黑色絲絨旗袍,又鑲綴著碎鑽的貴婦;我們用電筒的光,束照著一張從書店買來的簡易星座圖。他是老師,不時的指著一顆顆發亮的星星,說出星座的名字;而我是學生,一個笨拙的學生,總無法搞清星與星間,怎會有連接的線,最奇怪的是:把這些線再連接起來,這成了星座。
那是獵戶、大熊、長蛇、仙女……,倒是星星的名字,引起我的興趣,地球外的眾多星球,也是個碩大又神秘的宇宙,正像佛家說的那是個三千大千世界。
偶然,在夜空裡見到流星劃過一個弧度,然後消失;只是經常的觀星,才知道那樣的偶然,是個經常。心中沒有驚呼、沒有許願,就僅僅是顆流星,淡然的望著,像是一個陌生生命的消失。夜空中,在我看不到的角度,不知還有多少的流星飛過、墜落。只是沒有看到,就像沒有發生一樣,正如自己也是顆流星,在那個島上,連光也沒亮過的就飄逝而去;甚至今生的整個生命,都會像是顆流星,在這個地球悄悄略過。
躺在潑灑了一整天陽光的山脊上,整個山脊就像個剛溫熱的熨斗,有股溫意的透過縱橫交織成的衣服空隙,絲絲的竄進背上的每個毛細孔內,立即就感受到陽光也有溫柔的時候,就像面對某些直接又炙烈的感情,必須要等候:等到夜晚、等到自己躺下,才能體會那股穿透肌膚,熨平心中所有細微摺痕的力量。
30年來,未曾再回到那個跨著海的小島,但仍會偶爾抬頭望著飽受著光害與污染的台灣夜空,心情早已闌珊的不願也不再記得各個星座的名字;但就會憶起,曾有一年的夏季在那無人的山上,那恍似被人撫熨過的溫暖,早已變成了烙印在心底的痕跡,當然還有那位早已忘了名字的預官,我的星星老師;竟都成了當年枯寂如黑的外島生活裡,最讓人難忘的點點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