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征衣更妝新
與大膽島為攣生兄弟的二膽島,北距大膽島八百公尺,一上島,迎面即是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所題「偉哉將士來者勿忘」石碑,為官兵的精神標竿,可惜我們這次也沒法去二膽島,交通工具是關鍵。二膽雖小,名氣不若大膽響亮,但同為控制廈門港的要地,過去對岸動向逃不過守軍眼底,現在在大膽仍然可見王永慶漳州電廠的三支煙囪,由於目前大、二膽間水道為小三通交通船必經航道,大、二膽島已成為萬千台商前進大陸的門戶。從廈門每年參加「海上看金門」:看大膽島「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巨型心戰牆行程,根據統計,參加的遊客超過100萬人次,是外地遊客赴廈門的首選旅遊項目。
大、二膽從軍事到觀光之角色改變,規劃「卸下戰甲」要被上「觀光彩衣」開放觀光。負責督導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政則曾指出,最快106年(2017年)才能全面開放觀光,但暫不考慮開放大陸人士上島觀光。政府原研擬推動開放金門大二膽觀光方案,原準備島上全部撤軍,但遭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等立委反對,他們聲稱大、二膽是國民政府撤守台澎金馬,對共軍難得打勝仗的地方,「這個政治效應、政治意涵很強」,不贊成為了開放島上觀光,國軍就要全部撤走。因此為顧及到國家安全,島上200多名駐軍,於去(103)年6月只撤離100人,改由警政署、海巡署各40名警力協助駐管,以因應開放觀光客登島觀光。
大膽、二膽屬金門防衛指揮部烈嶼指揮部管轄,大膽島駐軍在全盛時曾達一個營、二膽島一個連,總兵力600多人。隨著兩岸關係和緩,國軍精實後,兵力只剩下一連兵力200多人,且集中在大膽島南山,如今劃為軍管區;開放觀光後,駐軍兵力再減少100人。但南山如一直劃為軍管區,許多古勝古跡就無法供人參觀了,應再好研討。行政院政務委員林政則曾表示,移交後,島上的公共設施、碼頭都需要時間整建,預定今年9月份試營運觀光,初步以金門公務部門及學校團體專案申請為主,再逐漸開放青少年團體、學校學生,或曾在島上服役的退役官兵專案申請;最快要到106年才會檢討全面開放的可行性。由於地點比較敏感,暫沒有考慮中國大陸人士上島參觀。未來是否開放中國大陸人士上島參觀?可再研商。針對有「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大、二膽島。金門縣政府評估決定將朝「先做好文化資產保存,再逐步有限度開發」,然後進行相關建設和進行開放觀光。同時,在開放的過程中,應發揮讓國人認識戰地文化的教育功用,且不會妨礙軍事任務的執行。
大膽島距離金門本島1萬2千公尺,但距離廈門僅約4千4百公尺,現有駐軍100多名集中在南山軍管區。島上觀光資源豐富,尤其是北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巨型心戰牆,已是對岸居民搭乘觀光船的必看景點。文化部評估,大膽島有21處文化資產,二膽島也有13處,建議採行「先文資保存,後建設開發」,以文化為主軸發展觀光產業,並建議將島上南山清代碑碣群指定為古蹟,並將《明威將軍墓》登錄為歷史建築。據《時報周刊》報導,六十多年來,大、二膽島原屬金門防衛指揮部的烈嶼指揮部管轄,全盛時期,大膽島駐軍達一個營,二膽島一個連,大約六百餘人。如今,大膽島仍歸烈嶼指揮部管轄,但兵力只有一連;二膽島更只有一個陸軍排,剩不到兩百人。今後金門大、二膽島嶼開放觀光,但國防部表示,為了確保防區安全,在戰時仍然應該由國軍接管,執行守備任務。
筆者對大、二膽島規劃開放觀光有六點建言:
1、金門大膽島、二膽島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原定於今104年6月30日完成基本設施整建;但我們這次登島參觀,發現從碼頭到北山沿路都在整建工程,不但沒美化還雜草叢生,可見要做的工作尚多。本9月1日起只是試營運,要到106年(2017年)才會全面開放觀光,所以還有時間,縣政府應加強準備整建。
2、對暫不考慮開放中國大陸人士上島觀光一事,筆者認為大陸人士,每年參加「海上看金門」:看大膽島「三民主義統 一中國」巨型心戰標語墻,行程的遊客超100萬人次。所以建議縣政府從長計議,俟全面開放觀光後,可以考慮大陸人士上島觀光。在不妨害國家安全前提下進行,可研究在金門本島或「結合烈嶼島、觀光新亮點」舉辦「大、二膽一日遊」,讓大陸人士在大金或小金報名參加,實施安全管制。現在的金門逐漸褪下戰地的角色,兩岸之間的政策也愈來愈開放,因此,金門要發展觀光,就必需跳脫過去小格局的思維模式,除了吸引台灣旅客外,更應將目標市場放在大陸龐大的潛在客源。
3、金門縣政府基本設施整建要加緊速度:現有大膽港口碼頭簡陋,要受潮水控制,旅客上下船困難應改善、現行用渡船,最好改用大、小快艇,像我以前曾乘成功隊快艇上大膽島,那種乘風破浪的感覺真夠剌激、還要增購島上運輸車,現有軍用「悍馬車」爬坡有點累、年青人可規定徒步旅行,老年人搭車;大膽島應興建小型商店、餐廳、廁所方便觀光客所需、要充足水電供應等基礎設施。大工程方面:可否評估興建烈嶼島與大膽島間、大膽島與二膽島間連結的空中纜車?創造金門新景觀,方便觀光客,增加觀光條件。
4、採以文化為主軸發展觀光產業,大膽島有21處、二膽島13處名勝古蹟,應以文化資產作整建。在島上南山軍管區的清代碑碣群,《明威將軍墓》建築等,應設法開放供人參觀。
5、規劃大膽成為一個動態的「軍事博物館」:金門的戰地文化具有特殊的觀光價值,因此應活化這些軍事設施,善用現有的軍事紀念碑、戰役遺跡與歷史,配合過去的史料和照片,針對碉堡、地下道、防空洞等設施盡力維持過去原有的面貌,並對這些軍事用地與設施加以規劃及綠化,輔以動態的體驗營活動,讓參加者可身歷其境,體驗過去戰役的激烈狀況,以豐富金門戰地特色內涵,相信會對旅客帶來一定的吸引力。
6、開發大、二膽海岸生態環境的景觀:大膽海岸海蝕地形、礁石,渾然天成,畫家最歡喜入畫;攝影家對自然美景,更不斷按快門;海岸沙丘,沙灘潔白,可研究成為海上遊樂活動景點。大、二膽長年受軍事管制和低度開發,有茂密天然植被,過境島類必多,可設觀鳥臺,讓人們賞鳥,攝影家、賞鳥者都充滿期待。
總結來說,金門大、二膽未來的發展定位應在軍事、環境與人文,不宜過度開發,可朝下列三個目標發展:國際休閒觀光島;軍事教育文化島;生態環境景觀島;大、二膽地小人少,除軍事、生態環境、人文資源,各產業缺乏,一定要與金門、台灣連結,將他們的優勢轉化為此島的優勢。金門未來發展應儘量與廈門差異化,就以大、二膽開發作典範,與大陸發揮互補性,而非正面競爭,兩岸共存共榮才是金門長遠的發展之道。(作者: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理事長)(下)
參考資料:
1、金門百科-大、二膽島
https://sites.google.com/a/kmip.org/kinmen/Wiki/Cities/Islet/DaErDan
2、維基百科-大膽島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6%BD%E5%B3%B6
3、維基百科-二膽島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8%86%BD%E5%B3%B6
4、中央社,「大二膽開放觀光 6月底移交」,2014/05/10。
5、中國時報,「大、二膽島金門遊亮點 後年9月開放觀光」,2013/10/29。
6、中國時報,「軍方:139駐兵守島 不能再減」,2013/10/02。
7、中華經濟研究院,金馬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2010年,經建會委託計畫。
8、金門縣文史工作協會,金門國家公園大、二膽戰役六十週年紀念活動專輯,2010年7月23日出版。
9、時報周刊,「戰地變觀光勝地 政院密令大二膽撤軍」,第1855期,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