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姊妹的糕仔情

發布日期:
作者: 蘇菲。
點閱率:1,266

媽媽家中共有六位姊妹,但在兩岸戰火突然燃起的緊急時刻,當時尚在襁褓中的二阿姨無法及時隨父母順利返金,便終身滯留廈門,骨肉因此分離,叫人情何以堪!政治分立的現實將外婆與二阿姨分隔兩地,但卻止不住親情的思念,故在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的政策拍板定案後,外婆每天心心念念的事,就是想要到海峽的另一頭去探探分離多年的二女兒。由於開放探親之初,兩岸尚未實施小三通,往返兩岸得大費周章,外婆要先坐飛機到台灣,再由台灣飛香港,最後再轉機到廈門,迂迴的飛行轉進使路途變得更加遙遠,這對年事已高的外婆的來說,是體力上的一大挑戰。
外婆是虔誠的佛教徒,長年以來早餐茹素,且對吃食多有挑選,若要遠行必先解決飲食問題,媽媽和姊妹們考量外婆特殊的飲食習慣,決定親自做些點心讓外婆隨身備著帶在路上吃,但該做什麼點心好呢?大家苦思多天,某日媽媽靈光乍現,想到了「糕仔」,這個茶點具備「即食」、「素食」的特性,完全符合外婆的飲食需求,於是眾姊妹開始著手自製糕仔。
糕仔,也有人稱糕仔粿,是金門傳統糕點,呈菱形狀。在我小時候,糕仔的口味大致有綠豆及油蔥兩種,前一種為甜食,後者為鹹香口味。在這次的糕仔製作前夕,由於適逢爸爸剛剛收成一批小麥,家中有新鮮現成的材料,而且平常就有人會將小麥磨粉做成麥麩來吃,於是媽媽大膽提出了她的想法,說服眾姊妹首次嘗試製作麥麩口味的糕仔,大家覺得這個點子或許可行後,隨即進行繁複的備料工作。
在媽媽的姊妹中,四阿姨不愧是出身糕餅世家的能手,她那媲美總鋪師等級的手藝向來受人稱讚,山珍海味、地方小吃、點心麵包都難不倒她,也自然成為這次行動的總監;烘焙炊蒸就借用大舅舅平日做麵包的烘焙坊場地;製作的人手除了遠在台灣的小阿姨無法參與外,大阿姨、三阿姨、四阿姨及媽媽共四姊妹全加入生產線行列。一切萬事俱備,眾姊妹於焉開工。
天色微亮,烘焙坊已炊煙裊裊,陣陣麥香撲鼻,我們這群孩子穿梭其中湊熱鬧,只見阿姨們忙進忙出,臉頰掛著斗大汗珠,其他的卻看不出什麼門道。大家在忙碌了一整個上午後,熱騰騰的糕仔終於出爐了。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我們這些陪伴大人早起做糕仔的小蘿蔔頭也都能搶先嚐嚐這絕無僅有的麥麩糕仔,想不到這看起來黑不嚨咚的糕點,咬一口在嘴裡,一股濃濃麥香瞬間在舌尖味蕾化開,香Q軟嫩,甜而不膩,任誰吃了都會愛上,想一吃再吃。
若按照計畫進行,在麥麩糕仔完成時,也代表著外婆即將出發探視二女兒的日子到了,但人算不如天算,誰知探親時間卻因故延期,這樣的不確定性,使得這條探親路更顯遙遠。那做好的糕仔怎麼辦?無添加防腐劑的天然麥麩糕仔無法等待外婆下一次的出航,不得已只好先分送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讓大家幫忙「消化」一下。
外婆盼了好久,終於再次敲定出發日期,媽媽和姊妹們再度忙碌了起來。同樣的製作流程再來一次,同樣的醇麥味道再飄香一次,同樣的等待心情再醞釀一次,結果,同樣的失望落寞再發生一次,唉!外婆的探親時間又延期了……,於是親朋好友、左右鄰居就只好再吃一次糕仔囉!這樣的事情來回發生了幾次,媽媽和姊妹們的糕仔也就做了幾次,分送出去糕仔已不計其數。
雖然好事多磨,不過外婆最終還是順利出了國、探了親,多年夙願得償,媽媽和姊妹們倍感欣慰,卻也有意外收穫:眾姊妹憑藉著童年時期製作糕點的經驗,通力合作,完成了媽媽的隨身點心,讓媽媽可以放心享用,是「孝心」;她們在傳統糕點美食中,勇於嘗試變化,研發麥麩新口味,是「創新」。然而這孝心與創新,最後竟演變為一段「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糕仔事業」。
原本以為外婆出國探親後,事情會順理成章的就此落幕,誰知分送出去的糕仔卻讓某事慢慢「發酵」中……。這味麥麩糕仔深受普羅大眾喜愛,讓吃過的人懷念,沒吃過的人聽口碑,外婆經營的糕餅店開始出現上門買糕仔的人潮,我們只能客氣又抱歉的解釋那是因應特殊需求而生的「非賣品」。只是,空手而回的失落感不但沒將顧客擊退,反使得慕名而來要求繼續生產的人越來越多,媽媽和眾姊妹拗不過大眾的請求,經過仔細思量、與家人討論後,決定讓麥麩糕仔再度「重出江湖」!
這次是「玩真的」了!於是,媽媽和姊妹們針對「糕仔生產計劃」進行全面的計劃與分工,經過縝密的沙盤推演模擬,確定原料進貨來源與食品安全無虞,場地寬敞空間足夠,製作器材機具到位,人員素質精良充足,糕仔生產線終於在眾人的千呼萬喚下熱鬧開工!
媽媽的娘家是後浦知名糕餅店家,大舅舅願意大方出借場地,令姊妹們「足感心」,但為了不影響舅舅的工作進度,所有工作必須在舅舅上工前完成,因此媽媽和姊妹們只好利用凌晨的空檔時間加緊趕工。只要遇到工作日,姊妹們就得半夜起床,在寂靜漆黑的夜色下開啟忙碌的序幕。
別看小小的菱形糕仔不起眼,它的製作過程可是手續眾多,相當繁複,從備料、去殼、炒料、磨粉、煮糖、攪拌、舂搗、過篩、搓揉、裝籠、抹平、畫花、蒸煮、印花、包裝,十多道工序缺一不可,有些過程還得反覆來回進行,可謂相當耗時費力。
這次的糕仔生產鎖定傳統的綠豆口味,再加上招牌的麥麩口味,備料較過去更為繁瑣複雜。然而在糕仔製作過程中,最耗費人力的部分還屬「舂搗」,這個步驟原本是可以用機器取代人力的,但是媽媽和姊妹們堅持以「手工古法製作」,卻也因此讓她們吃盡了苦頭。她們以傳統的石杵、石臼搗攪著半成品,掌握沉甸甸的石杵需有個「勢」,再搭配身體的節奏律動,才能使得「隨之所欲」,讓石杵與石臼融合一體,發出「ㄎㄧㄎㄡ~ㄎㄧㄎㄡ~」的摩擦聲。有時晨運或散步經過店門口的朋友,也會停下腳步幫忙捶搗幾下,趁機回味古早生活,可惜我永遠也抓不到那個「勢」,只能任憑石杵擺布,不僅體驗不出舂搗的樂趣,還惹得一身痠痛。真搞不懂為何要做得這麼累?媽媽說:「用機器雖然輕鬆許多,但是手工製作的糕仔更Q彈好吃,放個幾天也不需要再放電鍋回蒸,依然濕潤彈牙,這是美味關鍵的所在。」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媽媽和姊妹們使出渾身解數,把「吃苦當吃補」,難怪有人稱糕仔為「骨頭粿」,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經過充分攪拌過篩的糕仔粉末質地相當細緻柔滑,此時須將粉末放入蒸籠鋪平,再小心翼翼的以各種長度的木片格出菱形圖案,而糕仔厚度該鋪多少是門學問,這牽涉到蒸煮的火候和時間,過與不及都會影響整體口感與保存狀況。
爐上大火燒著滾水,炊煙裊裊,熱氣蒸騰,這在凜冽的冬季裡或許讓人覺得溫暖舒適,但若在潮濕悶熱的夏天就成了名符其實的烤爐,若非毅力十足的人,恐怕難以忍受那炙熱高溫的煎熬。數十分鐘過去,糕仔熬過熊熊烈火,從「生澀」走向「成熟」。這頭吆喝著「糕仔出爐了」,那頭便忙著架上電風扇讓冒著騰騰熱氣的糕仔加速冷卻,這時得趕緊印上胭脂紅小花,小巧可愛的四瓣花兒讓糕仔增色不少,這可是我們這群小蘿蔔頭唯一幫得上並搶著做的小事。
糕仔冷卻後,即可進行裁切工作,以四格菱形切塊,這樣的大小最為美觀,適合抓握,也方便包裝。媽媽曾經說過:「從截切糕仔可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節儉持家。」道理在於擅長規畫與分配的人能夠讓邊邊不平整、賣相不佳的「NG糕仔」數量降到最低,較不浪費,也是惜福的表現。
相較於舂搗、搬粿等「粗活」,包裝算是極度「輕活」了。當姊妹們著手進行包裝工序時,就代表工作已近尾聲,這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刻,大家圍著工作檯,手邊雖忙著挑揀糕仔裝袋,臉上表情卻是輕鬆愉快的,姊妹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談天說地,時而低語,時而狂笑,彼此分享家中大小事,堪稱家族的「情報交流站」。
當天空漸漸露出魚肚白時,住在屋簷下的燕子總是最早醒來的,牠們快速掠地啁啾呢喃的場面,似乎正向人們宣告「天亮了~」此時,早起的外婆也已到店裡「坐鎮」,從下半夜忙到天亮的生產線也暫告停歇,卸下工作的姊妹們圍坐在老媽媽身邊,有時再擠幾個頑皮的小蘿蔔頭,大家一起享用早餐,互相噓寒問暖,共享天倫之樂,所以我認為做糕仔這件事真是「一兼二顧」,它讓姊妹們得以藉機維繫感情,還能天天陪伴媽媽,時刻享受著媽媽的溫暖照拂,其樂也融融。
這種既辛勞又幸福的日子過了幾年,直到外婆離世,做糕仔的工作也告一個段落。但這幾年下來,糕仔生意已累積了一票忠實顧客群,他們希望依循古法製作的美味能夠繼續飄香,也好讓大家解解饞。因此,製作工坊漸漸轉移至四阿姨家中,恰巧這段時間小阿姨也從台灣回金定居,生產線上多了一位生力軍,五姊妹全員到齊,大家做起事來更帶勁了。
新工坊腹地雖不如外婆的糕餅店來得大,但五姊妹據守一方天地,把心繫在一起,天地就無限遼闊。五姊妹延續著從下半夜開工的習慣,不須過多言語的默契與分工,讓糕仔在後浦社區繼續飄香。清晨,只要鄰居們聞香而來,五姊妹們總不吝奉上剛出爐的糕仔與之分享、寒暄,讓這股隨風而去的麥香中,也隱隱飄送著濃濃的人情味。
五姊妹的糕仔主要銷售金門島內,有些鄉親也會將此傳統糕點寄到台灣贈與親友,甚至外銷至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遠至美國。五姊妹的糕仔聲名遠播,還一度發展到學商業設計的表哥要為產品設計商標與包裝,但一做將近二十年的「骨頭粿」,已讓耳鬢白髮漸多、體力日衰的五姊妹們無法負荷,不得已只好把擔子擱下,她們擱下了糕點,擱下了傳統古法,擱下了身體上的疲累,但姊妹情的青春印記卻永留心田。
如今,只要逢年過節,那些曾經在製麵板下鑽來跑去的小蘿蔔頭們,不論是住在家鄉或是身在台灣,依然能吃到五姊妹們製作的紅龜粿、年糕、發糕、肉粽、蛋黃酥、太陽餅……。一家手藝傳承三代情,這些幸福的滋味,牽繫著一甲子的姊妹情誼,姊妹情在傳統糕點中流轉,讓我們嚐著糕點時,不僅吃著「美味」,也嘗到「親情」。那甜,藏在心裡,久久揮之不去。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