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朝陽媚人的月娘【我在廈門港外大膽島】
如果一早碰到烏鴉對著人叫,則不吉利;會呸!呸!吐口水以破解;因為人類喜歡奉承和喜鵲報喜不報憂。所以人們口頭語是「閉上你的烏鴉嘴」和「狗嘴裡吐不出象牙」,是相同道理。烏鴉雖惹人討厭,烏鴉卻是鳥類中的大孝,牠們會反哺年老雙親,也為人類所稱道。有一首詩標題為〈慈烏夜啼〉表揚烏鴉。詩曰: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人類雖討厭烏鴉多嘴,但也敬佩烏鴉的孝行。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一首詩道盡了遊子思鄉念雙親之情懷。「月兒高掛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記起了我的故鄉。深夜裡砲聲高漲,火光佈滿四方;我獨自逃出了敵人手,到如今東西流浪。故鄉遠隔在重洋,旦夕不能相忘;那兒有我年高的苦命娘,盼望著遊子返鄉。月兒高掛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這個靜靜的深夜裡,記起了我的故鄉。」這一首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由任天道作詞,夏之秋譜曲的〈思鄉曲〉,道盡了遊子的思鄉情;也鼓舞了同仇敵愾,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促成抗戰到底必勝的決心和信心。
月裡嫦娥有兔子搗藥,吳剛伐桂之神話故事,已被人類傳頌了數千年;雖然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被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乘太空船登陸月球後,證明未發現有任何生物,既未和嫦娥約會,也未看到兔子搗葯,更無法阻止吳剛砍掉桂樹,目前尚不適宜人類居住;但並未粉碎人類對月球之神話傳說。我國民間仍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以月餅、棗糕、毛豆設香案拜月亮餵兔子;也未弄清楚嫦娥為何要奔月!行程有多久?吳剛為甚麼要伐桂樹,兔子搗的甚麼葯,是毒葯,還是長生不老的延年益壽良葯?
如果嫦娥要兔子搗的是長生不老的仙丹,對人類來說未必是福;如果人類都長生不老,只生不死,將使地球人口爆炸!地球裝得下那麼多好逸惡勞爾虞我詐的人嗎,吃甚麼,喝甚麼,排瀉物會汙染了整個地球,水和空氣中充滿各種有毒氣體,人類還能活下去嗎?現在人類已經你爭我奪殺戮不息,世界已經無寧日了;如果在秦始皇嬴政時代有了長生不老的仙丹,他就無須派徐福(市)率三千童男女到東海去取長生不老的仙丹;徐福因為找不到仙丹,畏罪一去不返。如果就算他找來了仙丹,使始皇帝長生不老,那麼「黔首─人民」可就倒了霉。好在他皇帝只當了三十六年,功勞是滅六國統一天下,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體。修馳道改善交通;統一度量衡,是為功勞。但連接長城,勞民傷財死人無數,也沒有擋住匈奴和胡騎的不停入侵慘暴殺戮,且法令嚴苛,實行連坐法,是謂暴政。好在他只活了五十多歲,粉碎了一世至於萬世之大秦王朝,傳至二世即亡,未依願長生不老!漢、唐王朝時代,好多皇帝服道家長生不老之葯,都被毒死了!原想長生不老,卻成為短命鬼。
但徐福雖然未找到仙丹,卻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無窮的災難。因為相傳他帶的三千童男女跑到東瀛三島,自稱大和民族,即我們稱他為「倭寇」的日本。千多年來,在東海為寇,搶奪燒殺擾亂中華,進而至於十九世紀佔臺灣,二十世紀初奪我東北,又進兵中國,殺戮中國無辜軍民五千多萬人。好在蔣介石領導全國軍民八年艱苦抗戰,打敗了日寇恢復失土;記得在抗戰時期,我讀小學時,曾撿到過日本飛機空投下的宣傳品,其中就強調,他們祖先就是當年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童男女到東海採不死葯的後裔,以歪理掩護他們的侵略謊言,說他們今天回來是尋根的!尋根不是用和平手段,卻用武裝殺戮暴力手段,能自圓其說嗎?
吳承恩所作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的《西遊記》,主角是唐太宗時代的唐僧(唐三藏玄奘大師俗名陳緯)向印度天竺國留學取佛經的故事。一路上遇到好多妖魔鬼怪要吃唐僧的肉,說吃了唐僧的肉,可以長生不老。其實三藏大師也只活了六十多歲,也沒有長生不老;果真吃了他的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話,對中國人是福是禍無法預測。所幸他比秦始皇晚生近九百年左右,如果他生在秦始皇時代,讓秦始皇吃掉後,中國歷史可能要改寫了。反正風花雪月,讓你會心一笑,就可以延年益壽了。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代,曹操作詩有「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名酒)。」之感懷;滿清時代,洪秀全太平軍領袖之一之石達開,一首豪邁詩「大盜亦有道,詩書所不屑,黃金如糞土,肝膽硬如鐵;策馬走懸崖,張弓射明月,頭顱作酒杯,飲盡仇讎血!」好狂妄殘暴的口氣,要以弓箭射月亮,是白癡還是屠夫!不過較「成吉思汗一代天驕,只識彎弓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幾個傢伙一丘之貉,都是屠夫劊子手,卸磨後殺驢!留下萬載千秋罵名,而今安在。
在刁斗森嚴隨時備戰的大膽島看月亮,感受不同,外國的月亮不見得比中國圓,「禿子跟著月亮走─沾光」只是一句俏皮話。海峽兩岸同在一個月亮下,為何兩極化?這是自由民主和極權暴政之爭。當風平浪靜,波平如鏡的和平夜晚世界,和一水之隔的廈門,形成嚴峻的對立矛盾。「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的情調,和「人約太陽下,烈日正當頭。」是兩種極端不同的感受,在大膽島卻體驗不出差別何在。這是人為的對立,簡直有點不倫不類莫名其妙的衝突對立,仁政與暴政在這裡黑白分明,人性善還是性惡,讓亞聖孟子也難下定論。(下)